<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80节
    “家父信国公,薨逝……”

    还在廊下的朱高炽心中一惊,顿时明白了熥哥儿先前的举动。

    看着跪在雨中的汤燮,任由雨水拍打在他的肩背上。

    朱允熥眉头皱紧,看向眼前的炳哥儿。

    朱尚炳会意,立马弯腰伸出双手将汤燮拉起来。

    “四叔随我去面圣。”

    朱允熥也不多言,只是沉默的向着税署外走去。

    “伞!”

    朱高炽这一会儿已经是叫了税署的官吏,拿着好几把大伞出来,他自己撑着一把伞到了朱允熥身边。

    “是不是该问问皇爷爷在作甚,然后为汤四叔换一身衣裳,再过去?”

    朱允熥摇摇头:“爷爷更想第一时间知道信国公薨逝的消息……”

    老爷子是个重情义的人,过往他曾经给过很多次机会,只是那一帮淮右的老兄弟们忘了他们为何要创立大明。

    所以最终,老爷子背上了一个凉薄兄弟的名声,只是没人敢说,没人敢言,却在人人心中。

    而朱允熥在猛然醒悟,信国公汤和已经薨逝的消息后,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大明的创立者们,纷纷都已年事已高。

    汤和不是第一个薨逝的开国功勋,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帝国似乎进入到了一个真正的转换蜕变期。

    此时的雨越下越大。

    宫中除了那些值守各处的上直亲军卫将士,便只有守在一处处宫殿廊下的内侍和宫娥们。

    四下里无人走动。

    当朱允熥带着汤燮一路到了乾清宫。

    远远的,内宫总管孙狗儿就望见了四人。

    孙狗儿咿呀一声,脸上带着惊讶,赶忙取了一把伞撑开,冲进雨中:“殿下这是怎了,竟是浑身都湿透了,秦世子也是一样。老奴这就叫人送姜汤过来,为殿下、世子驱寒。”

    说着话,孙狗儿的眼神却是不断的打量着和朱尚炳同撑一把伞的汤燮。

    这人他认识,是信国公的第四子。

    虽然只是在太孙大婚的时候见过一面,但孙狗儿还是记住了。

    信国公薨逝了。

    经于人情世故的孙狗儿,一眼就看明白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说了两句,孙狗儿便低声开口道:“陛下正在后殿,刚刚哄睡了小世子和世女,现与太子爷在前殿弈棋。”

    朱允熥嗯了一声:“再取几件衣裳过来,孤先带着汤四叔面圣。”

    孙狗儿连连点头:“老奴这就去办。”

    说了一句,孙狗儿却是未曾挪动脚步,而是继续道:“是否先瞒住太孙妃她们?”

    朱允熥轻叹一声:“此时孙大伴去做便是。”

    汤燮这时已经被带到了寝宫前。

    他自知身上满是雨水,不敢入殿,带入寒气,便跪在了殿门前。

    “臣,信国公四子,都督府散骑,汤燮。

    入京求见陛下,报丧。

    家父,大明大明开国功勋、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俸禄三千石,信国公,日前薨逝。”

    ……

    第四百七十四章 钟山功勋陵

    汤燮悲戚的声音,在乾清宫外响起。

    大明信国公薨逝。

    终于是传到了皇帝的寝宫里。

    孙狗儿手抱着几件干衣裳,领着两名手提驱寒祛湿姜汤食盒的小内侍,压着脚步声到了宫殿门口。

    大明正式从一个时代,走向了另一个新的时代。

    皇帝寝宫外的长廊,雨水连成串的从斗檐上落下,哗啦啦的砸在宫中金砖上,发出不同的音节,汇聚成了一曲哀乐。

    雨声。

    唯有雨声。

    乾清宫内,只有那连成串的雨声不断的回响着。

    朱允熥止住了孙狗儿想要上前送衣的举动,默默的看着跪在宫殿门前的汤燮,举目看向因为雨天而显得幽暗的寝宫。

    “你今日心思有些不定,如同臭棋篓子。”

    摆出大龙,开始绞杀太子的朱元璋,面带笑容的手执黑子悬于棋盘之上,此手一落,满盘输赢将定。

    朱标眉头皱紧,久久难舒,摇头低声道:“或许是今日秋雨,扰了儿臣思绪。”

    朱元璋眨眨眼,终究是没有落子,似是在想着旁的事情。

    而在这时,寝宫外的呼喊声也已经传了进来。

    “……”

    “……信国公,日前薨逝……”

    汤燮的报丧声,飘进了寝宫里。

    哐当。

    朱元璋执子的手微微一颤,黑子落空,砸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汤……”

    朱标脸色一紧,赶忙起身到了老爷子身边,伸手扶住老爷子的手臂和肩膀。

    “汤大哥……”

    朱元璋满脸迟疑,眼底却是不断的流露着悲痛,手臂颤巍巍的翻转着抓紧太子的手掌。

    他转头抬起,双眼看向朱标,似是请求的说道:“信国公……信国公他!是他吗?”

    朱标此刻亦是满脸悲痛,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是宗室嫡长,自幼便是在那帮开国功臣们眼前长大的,乃至于后来娶妻生子,又久居应天监国政务,对这些为朱家打下大明江山的功勋们,自是无比熟悉,也情感深厚。

    朱元璋抓着太子,几度摇摇晃晃才站起身,深吸了一口气,微微闭上双眼,将胸中的那一口浊气长长的吐出。

    “汤大哥领俺入伙,这几年更是你我亲家。去岁,俺叫他回京,就是担心他什么时候没了,思来想去,只想着便不能再见,也要多活几年……”

    朱元璋脸上满是痛惜和不舍,双眼微微涨红。

    朱标轻叹一声:“人死不能复生,信国公今昔古稀,亦是寿终正寝。父亲要以龙体为重,万不可太过悲切,忧心伤神。”

    “那是汤大哥家的老四吧……”朱元璋却是不听太子半分劝说,抬头望向殿门方向,低声说道:“当初熥哥儿成婚的时候,老四来过。去岁汤大哥入京,也是老四侍奉在身边的。”

    朱标确实有些不太记得,刚刚在寝宫外报丧的人究竟是谁,但老爷子如此说,那边是没有错的。

    他点点头:“想来也该是他。”

    “就是他!”

    朱元璋无比肯定的说了一句,双眼凝重,扫去眼底的忧伤。

    在朱标的注视下,朱元璋缓缓直起身挺起胸膛,手掌推开太子的手臂。

    “俺要去见他。”

    朱标脸色一急,低声开口道:“父亲……”

    “无妨!”

    朱元璋掷地有声,不顾太子的担忧,探脚而出,向着寝宫外走去。

    寝宫门前。

    汤燮长长的跪在地上,从西安门外走到乾清宫,雨水挂满了他的身上,此刻已经在他身下的金砖上淤出了一滩水渍。

    在他身后的朱允熥一直微微皱着眉头,心中思索着,大明的这些开国功勋,如今都到了何许年纪,又有几年寿。

    大明是从前元乱世之中走出来的,那时候占据了应天城的老爷子,遵循着广积粮缓称王的准则,东征西讨,在江淮之地左右腾挪。

    寻得一切机遇,方才以当时并不是最强的一方势力,占据中原之地,直至将前元赶到了长城外。

    如今大明已经立国二十八载,无数的军中老卒老将,都到了人生最后的阶段。

    下一步,大明该如何,又该何去何从?

    朱允熥觉得自己的眼前已经没有前路可以借鉴了。

    幸运的是,讲武堂的创立,正在发挥着原本设想的作用。

    打下大明江山的明军,在可见的时间线里,将会一直保持现今的战力,威慑四方。

    “和俺说一说,汤大哥走的时候,是怎样的?”

    忽的,朱元璋的声音传入朱允熥的耳中。

    朱允熥眼角一动,抬眼看向不知何时背着双手站在宫殿门后的老爷子。

    在老爷子身边,是满脸哀伤的朱标。

    “陛下!”

    “家父……”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