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811节
    朱允熥脸上一笑。

    有道是小别胜新欢。

    他看了一眼已经喝的有些混乱的酒席,老爷子正拉着如今已是开平郡王的常升,在那追忆常遇春当年的事情。

    一帮帮的功勋喝多了酒,也开始划起拳头来。

    工业化的事情可以先往后放一放。

    为老朱家开枝散叶,得要放在前头,先行一步。

    朱允熥心中一动,正要拉着汤鹊清离开这里。

    他转身没走出两步,却是脚下一顿。

    便见小肉球阿巴阿巴的圆滚滚的溜到了一旁。

    朱茯苓则是在一旁,屁股坐在地上,看着哥哥大显神威展露身手,两只小手开心的拍着。

    终于停下来的小肉球,艰难的爬起来,瞪大了双眼,已经是气坏了。

    “坏人就是坏人!”

    第六百二十九章 京中杂事

    回京自皇室家宴后,朱允熥便在东宫那边足足待了三日,中间不曾走出过一次。

    为了大明的宗室繁荣昌盛,朱允熥觉得自己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天。

    当朱允熥扶着腰,两腿有些颤巍巍的从东宫春和门走出来的时候,就看到朱高炽正环抱双臂,靠在宫墙上,一脸暧昧贱嗖嗖的盯着自己。

    “你怎么过来了?”

    朱允熥有些好奇,按理说这个时候小胖应该还在税署那边处理这一年来堆积的事情。

    朱高炽却是撇撇嘴:“我也就是来看一看,我大明朝的监国皇太孙殿下,还能不能行了。”

    “我没有什么不行的!”朱允熥气息有些虚的倔强反驳了一嘴,身体却还是诚实的冲着小胖招了招手。

    死鸭子嘴硬。

    朱高炽心里暗暗骂了一声,伸手上前,让朱允熥搭在了自己肩膀上:“浑身上下也就这张嘴最硬了!”

    朱允熥默不作声。

    自己硬不硬,还得要到现在都没能起来的太孙妃、太孙侧妃证明。

    朱高炽搀着朱允熥,两兄弟慢慢的走在宫中甬道上。

    “明天就是这一旬的大朝会,按照老爷子的意思,要在大朝会上好生的封赏北征有功将士。”

    朱允熥面色平静:“这是应该的。”

    朱高炽又道:“这两天京中很是热闹。虽说关外牺牲了不少将士,但草原算是实实在在拿下来了,百姓们虽说无关此事,却还是欢喜的。城中不少商家,也都打着折扣售卖货物。”

    “还算他们有点良心。”

    朱高炽点点头:“其实还是邹学玉这个应天知府干得好,去年年关的时候,京中有商家伺机涨价,被邹学玉罚了个底朝天,京中其他商家便学乖了。”

    “邹学玉历任交趾道,是有杀气的,当初将他放在应天知府的位置上,算是明智之选。”朱允熥的脸上露出笑容。

    朱高炽哼哼了一声:“你这是在夸自己看人准?”

    “那不然,我怎么能发现你这么大一个人才呢?”朱允熥反问了一句。

    朱高炽脸色紧绷了起来。

    这家伙,还在说自己以前体宽身胖的事情呢。

    他啐了一口,转口道:“所以正因如此,老爷子才专门为他设了一个直隶道,让他就任直隶总督大臣,权柄可是很重的。”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

    随后才缓缓说道:“此前,长江两岸府县分治,衙门一座又一座且互不干涉。但直隶一地却又是天下赋税重地,粮食产出虽已不如湖广,然商贾纵横,商税颇丰。设立直隶总督衙门,正是时候。”

    朱高炽忽然停了下来。

    以至于朱允熥没有反应,脚步还是向前,差点猝不及防栽倒在地。

    他不满的回头看向小胖。

    朱高炽却是目光审视的盯着朱允熥,低声道:“直隶总督衙门的事情,你是不是有所参与?可你一直都在边关又怎么有机会参与其中?邹学玉马上就要上任直隶总督大臣了,你准备让他做什么?”

    朱允熥扫了小胖一眼:“你最想问的是不是,我有没有打算让你在这里面做什么事情?”

    朱高炽抿了抿嘴。

    他可是记得清楚,在朱允熥的安排里,这一次回京之后自己的事情是要变一变的。

    于是朱高炽冲着朱允熥眨了眨眼。

    你那点小心思,胖哥我还是能拿捏住的。

    朱允熥撇撇嘴:“我对你的事情,还没有想好怎么安排。”

    “啊?”

    朱高炽啊了一声,脸上写满了不相信,这样的回答有点出乎自己的预料。

    朱允熥点点头,伸手勾住小胖的脖子,示意对方继续往前走。

    两人重新向着宫外走去。

    朱允熥解释道:“其实直隶道的设立,我确实在爷爷那里有提及过。朝廷之下的行政需要统一协调,才能更有效的办事。

    直隶一十八府,干系重大,乃是国家人丁最充盈之地,亦是国家税赋重地。

    眼下新政已经迟缓,直隶或许会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你要借直隶道,将新政再向前推一把?”

    朱高炽有些疑惑,他认真的思考着直隶道总督衙门设立之后,会给朝廷和国家格局带来怎样的改变。

    朱允熥这时候却是不再提及此处,而是转口道:“先去上林苑监一趟,然后再去工部、将作监在城外的工坊。”

    朱高炽点点头。

    两人一路出了宫,因某人腿部无力,便乘着马车行在官道上。

    至上林苑监。

    早就有人进了衙门通报太孙驾临的消息。

    这时候朱允熥已经稍微缓和了一些,不必再让小胖搀扶。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马车,便见上林苑监门口,已经有袁素泰领着一帮官员等候在此。

    只是看了一眼。

    朱允熥便看到了记忆之中那个熟悉的大明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

    总是一双草鞋,连带着小腿上都粘满了泥水。

    因为长时间在外,导致皮肤黑黝黝的。

    明明已经贵为大明少师,双手却满是老茧,指甲里也深深的藏着黑色的污垢,指甲也因此显得很是厚实。

    若是去掉袁素泰身上的官袍,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野田间老农。

    离京年余,再见袁素泰,这位一心为国为民的老人,已经愈发的沧桑了起来。

    朱允熥看着,眼里都带着心痛。

    “臣……”

    “少师免礼,快快请起!”

    衙门前,袁素泰刚刚拱手弯腰,朱允熥已经是三步并着两步冲到了袁素泰跟前,双手一把稳稳的托住了袁素泰弯下腰的双臂。

    “殿下?”

    朱允熥望着眼神晃动的袁素泰,满脸笑容,朗声道:“少师有大功于国家,此后万不可再与孤面前这般了。”

    袁素泰嘴唇蠕动了一下,却没有说话,只是两眼放光的点点头。

    朱允熥则是上前一步,一手搀扶着袁素泰的手腕,看向衙门里头。

    “先进去走走看看,且说着话吧。”

    袁素泰点点头:“殿下这一次北征收获巨大,国家就此再无北方外患,功绩在于天下社稷万民。臣闻捷报入京,当日便于家中多饮了几杯酒。老臣亦是想着,等这一遭殿下忙完了朝中的事情,也该是要来上林苑监的,却不想殿下竟然这般快就过来了。”

    两人被上林苑监的官员们簇拥着走在前头。

    朱允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上林苑监充斥着衙门后面田地里种植的庄稼气息。

    他开口轻声说道:“战事顺遂,也是有上林苑监的一份功劳。有道是解甲归田,如今战事结束,前两日实在是抽身乏术。今日得了空,便想着过来和您老说说话。”

    袁素泰很是朴素的笑着:“这两年都是难得的好年景,虽说地方上是有灾患,却也波及不大。如今老臣再去城外各处庄子,也能见着百姓们时常吃些白米饭了,庄子上的孩子也越发壮硕,脸蛋都圆了不少。”

    在经过一开始的增产之后,现如今大明的粮食产量已经很难再有提升。

    这是一件需要漫长时间才能改变的情况。

    上林苑监如今的任务,也转向了如何更好的增加地力,如何培育新的庄稼品种。

    以及……

    大型畜牧养殖的可能性。

    袁素泰眨着眼,看着始终都是实实在在搀扶着自己的朱允熥。

    有这样的皇太孙在,大明何愁不能兴盛。

    朱允熥嗯了声,见已经到了上林苑监后面,入眼尽是庄稼地,便笑着说道:“还得要让少师知晓,孤这一遭去关外,其实也未曾亲临战阵。但确实在河套东北角,大青山那边建了一座大青城。

    且说现在虽然尚未建好,但已有十数万牧民来归,那边的草场也都一一划分好。此前随行的上林苑监官员,如今也都在那边做着事情。孤瞧着,他们也在按照少师的想法,期望能弄出些适合在咱们这南边畜养的牛羊。”

    “好事!这是好事!”袁素泰连连说好。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