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757节
    殿内的文武百官默默不语。

    一片寂静之后。

    太监便沉声道:“散朝。”

    群臣退散。

    朱标在陛阶上,沉默的静坐了片刻,等到六部尚书、五寺卿开始退下的时候,他方才起身,背起双手,缓缓的向着华盖殿后面走去。

    殿内,铁铉正欲转身离去,却被西平侯沐英叫住。

    “铁学士留步。”

    铁铉稍有疑惑,停下脚步,看着包括沐英在内的几名内阁成员,不知何时已经是聚在了一起,或是双手兜在一起,或是背着双手,默默的走向了自己。

    铁铉当即颔首:“不知侯爷叫住下官,所为何事?”

    沐英笑了笑,侧目扫了一眼身边的任亨泰、解缙、徐辉祖、翟善几人。

    最终,还是解缙开口说道:“鼎石啊,咱们一同去文渊阁喝杯茶吧。”

    铁铉点点头,侧过身。

    解缙几人依着内阁里的排位,从铁铉的眼前走过。

    等到最后,铁铉方才迈出脚步跟在后面。

    出殿。

    走在前头的任亨泰便轻声开口:“老夫很乐意见到内阁有年轻人进来做事,老夫老了,心气大不如前。只是眼下,九边却更需要有可定乾坤之人前往。所以,今日老夫在殿下面前举荐鼎石去往九边,鼎石可得要理解老夫的良苦用心……”

    说着话,任亨泰的眼神默默的看了解缙一眼。

    铁铉和解缙几人,当初都是太孙身边最早追随的朝中官员。

    如今解缙为次辅,若是铁铉能再入内阁,对他这位次辅势必会形成助力。

    跟在后面的铁铉瞧了解缙一眼。

    等他见到解缙默默的点了点头之后。

    铁铉这才开口道:“老大人良苦用心,鼎石又何曾不能明白。鼎石此番回京,亦是希望能在地方上,为朝廷实实在在的做些事情。”

    任亨泰面色缓和了一些,点头道:“你能如此想便好。眼下里,九边要大举用兵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你此番北上九边,无论有何要求,老夫都会协同内阁,尽力为你周全,使你北上不会有一丝负担。”

    说罢,任亨泰又侧目看了徐辉祖一眼:“想来,大都督府那边也应当做好协调的。”

    徐辉祖颔首点头:“大都督府上下一心,此番鼎石去边疆,谁要是胆敢推诿懈怠,本帅定不饶恕!”

    得了军方第一人的许诺,任亨泰这才放心的嗯了一声。

    “如此就好。”

    几人沉默了下来,已经散去人群的皇宫大内,只有任亨泰几人的大红袍,在平坦的地砖上行走着。

    当几人走到奉天殿东侧的时候。

    后面远远的,却是有一名小内侍疾步追赶上来。

    “学士!”

    “学士!”

    几人停下脚步,目光淡淡的注视着满头大汗的小内侍。

    小内侍赶到众人面前,这才反应过来。

    眼前这几位可都是大学士啊。

    小内侍缩了缩脑袋,赶忙低下头:“铁学士,太子殿下召见。”

    铁铉愣了一下,不知道太子爷这个时候为何要单独召见于他。

    他转头看了看周围的几人。

    任亨泰面带笑容的挥挥手:“既然是太子召见,定然是要与鼎石面授机宜,还是快快过去,莫要让太子等候太久。”

    解缙亦是冲着铁铉挥了挥手。

    铁铉抱拳躬身:“诸位上官先行,下官面见太子之后,便去文渊阁恭听教训。”

    任亨泰几人对视一眼,笑了笑,姿态轻松的转过身往内阁而去。

    铁铉则是跟在了小内侍身后,往华盖殿方向重新返回过去。

    未几。

    铁铉便已经被小内侍带到了华盖殿后。

    在前面,便是皇宫三大殿之一的谨身殿。

    此刻,两殿周遭无人。

    大明朝的皇太子殿下,正背着双手,站在中间的御道上。

    铁铉压下脚步声,看了一眼身边。

    那原先引路的小内侍,早已消失不见。

    他只得是小心翼翼的走到了朱标身后,未等他开口,前面的朱标便已经转过头。

    朱标的脸上带着一抹笑容:“鼎石来了。”

    铁铉躬身颔首抱拳:“臣,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的脚步向前探出一步。

    “鼎石博学,可否知晓这座殿宇为何取名谨身?”

    铁铉抬头,看向面阔七间、进深物件,重檐歇山顶的谨身殿,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不知太子为何会有此一问。

    铁铉还是开口道:“汉书有言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君王为天下亿兆臣民之表率,更应勤修己身,为天下表率。”

    朱标点点头:“我中原古往今来,总是热衷借万般外物,警醒自身,以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空有经略社稷之志,却不识五谷,何以施政。”铁铉转口对答。

    朱标默默的看了铁铉一眼,背着双手往谨身殿前走去。

    “鼎石身居朝堂,即将为政一方,有何理想?”

    “臣愿天下无灾,百姓五谷丰登,边疆再无战事,大明社稷万世而存。”

    朱标忽然发出笑声:“鼎石倒是懂在这官场之上如何为官。”

    铁铉也想了想,继而转口道:“臣其实只希望,自己的差事不会被自己办砸了就好。”

    “哈哈哈哈哈!”

    “好你个铁鼎石!”

    朱标的笑声更大了一些,回荡在这片宫阙之间。

    他的眼睛都要笑出泪来,指着铁铉道:“孤便取你这个不希望将事情办砸了的态度。”

    铁铉面带笑容,颔首不语,只是跟在朱标的身后。

    朱标收起笑声,轻声道:“明岁朝廷将会在九边,发起一场很大的战事。而从今年年中,工部打造的新式火炮和其他兵器,已经在陆陆续续通过海路,运往北平城。

    这一仗,大明势在必行。

    同样,大明也只能胜利,不许失败。

    只要这一仗胜了,我大明才有超越强汉盛唐的根基。

    这几年外头的人总是说,我大明拿下了交趾、占城以及瀛洲,都不算什么。

    唯有驱逐元贼,收复西域,方才算是国家功德远超汉唐。

    你懂孤的意思?”

    铁铉默默的点头。

    朱标则是继续道:“太孙毕竟未曾独自经历大仗,这一次北巡九边,是头一遭。高春风有治理交趾之功,却无征讨一地之经验。

    你去九边,当多加辅佐太孙,以内阁大学士之身协调九边诸方兵马、官府衙门。

    更重要的是,孤要你留在九边,好生想一想,我大明该如何彻底解决草原上的问题,不再叫北方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

    孤,不希望千百年之后,中原再一次面临北方而来的铁骑践踏。”

    铁铉抱起双拳,停下脚步,躬身弯腰。

    “微臣明白!”

    “明白就好。”朱标目光幽幽,站在谨身殿前转过身,面朝南方。

    “为了这一目标,孤允许你在关外动用所有的手段。”

    说完之后,一阵脚步声传入铁铉的耳中。

    等待他再一次抬起头的时候,眼前再无皇太子的身影。

    四下里彻底空无一人,只留他一个人站在此处。

    铁铉目光幽幽。

    太子今日单独召见他的目的,已经明白了。

    不论太子前面说了多少,最重要的也只是最后那一句话。

    可以动用所有的手段。

    那么,亦如自己在瀛洲所为,便是往草原上从此再无一人放牧,也是被允许的。

    铁铉的目光微微缩紧。

    “学士,奴婢领您去文渊阁那边吧。”

    正当铁铉在心中琢磨着,大明朝的这位皇太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的时候,方才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小内侍,已经是再次出现在眼前。

    等到暮色挂在应天城上空的时候,铁铉方才出了皇宫。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