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151节
    常升跪伏在地上,带着众人请罪。

    “臣等辜负圣恩,死罪以。”

    朱允熥拍拍桌子:“陛下这次开恩,算是饶恕了你们。但京师重地,不可在这般懈怠下去。自今日起,也不要想着回家过富家老爷的日子了。都去京营坐镇,操练起来,整顿起来,无令不得出。”

    曹震等人心头一松。

    常升亦是带头叩拜道:“臣等叩谢圣恩,叩谢皇太孙宽恕。”

    这时,朱允熥又道:“汤醴这两日就要回京了。你们在京营之中操练整顿,五军都督府就交给他去整顿。若是应天城下次再有贼人来去自如的事情发生,便是孤也再难保下尔等!”

    这便是敲打饶恕之后,和他们说清了,等汤醴回京之后,五军都督府里必然会被汤醴安排进信国公府的人。

    这是在提前告诉他们,要好生相处。

    常升等人这是也只能是诚心应下。

    到这时,朱允熥才慢慢的靠在椅子上。

    “年节要到了,地方年前进贡了不少好绸缎。你们在营中操练整顿,都要安下心来。回头,孤会让汤女官带着人,往各家都送去些绸缎,家里儿郎女娘们,做几件新衣裳过节。”

    堂堂大明的功勋侯伯们家中,何曾会短缺了做新衣的绸缎布料。

    但是众人都知道,重点在于皇太孙是要汤女管,也就是信国公嫡长孙女汤鹊清,将这些礼物送到各家去。

    这又是在敲打之后,做出的示好之意。

    送些做衣裳的料子,这是亲近的人才会做出的事情来。

    常升这时候心中也愈发的满意起来。

    尽管他知晓即便自己是朱允熥的二舅,但朝中也绝不可能允许常家一家独大。

    而皇太孙如今敲打恩赏却是运用的娴熟无比,更是不曾失了这份亲近,他已经是满意的了。

    众人当即谢恩。

    朱允熥挥挥手:“都去吧,整顿起来,抓紧了操练营中将士们。”

    众人就要起身告退时。

    朱允熥却又忽的开口:“曹国公留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臣愿为皇太孙赴汤蹈火

    曹国公留下。

    朱允熥的声音传入众人的耳中,李景隆身子微微一颤。

    他们都走了,皇太孙就留下自己一个人。

    一丝不妙的感觉,在李景隆的心头闪现而出。

    常升等人则是不加停留,纷纷起身,躬身告退。

    还未等他们做出小书房。

    朱允熥已经开口道:“曹国公坐镇中军都督府,可是将中军都督府管的甚好啊!贼人在这应天城来去自如!”

    李景隆要倒霉了!

    出门之前,听到皇太孙这一番话的常升、蓝玉等人,心中如是想着。

    只是谁让李景隆偏偏是管着中军都督府的。

    这个锅活该是要他去抗的。

    几人再不停留,鱼贯而出,还要赶回家交代两声,便要遵照谕令各入京营整顿操练起来。

    而被留在小书房里的李景隆,已经是彻底的慌了神。

    自己猜测的果然没错。

    早知如今,当初他就不该接下中军都督府的差事。

    跪在地上一直就没有起来的李景隆,再不多想,当即伏地叩首。

    声音也变得悲壮了起来。

    “罪臣死罪,往日依仗先父余荫,深受皇恩,为陛下执掌中军都督府,却因不察,生了贼人从京师数十万大军眼皮子底下潜逃而出的事情来。罪臣难辞其咎,任凭皇太孙责罚惩处!”

    李景隆这时候说的是义正言辞,好似一副要慷慨赴义,承担一切罪责的模样。

    可朱允熥却是目光幽幽的盯着他,细不可闻的哼哼了两声。

    这货倒是个机灵的。

    请罪还不忘扯出早已薨逝了的先曹国公李文忠来。

    那是老爷子的亲亲外甥。

    这时候说这话,可不就是在求饶,希望自己看在已故曹国公的情分上,饶恕了他。

    朱允熥则是开口道:“陛下的秉性你是知晓的,眼里容不得沙子,谁做错了事,就要接受惩罚。昨日生的事情,孤先前也与尔等说明了,陛下是准备杀人的,要杀谁,你也该明白。”

    李景隆这时候哪里敢不明白。

    自己现在可不就因为执掌中军都督府,被皇太孙留在这里。

    中军都督府乃是负责京师、直隶等地卫所官兵的。

    昨日应天城出了那等事情,皇帝老爷子想要杀人,也是想杀他的。

    李景隆抬起头,双眼已经是红了起来。

    “是罪臣辜负了圣恩,辜负了太子爷当年的教导,也辜负了皇太孙的期望。便是夺职削爵,也难以开脱了臣的罪责。”

    若不是心中明白今天的目的,朱允熥差点就要装不下去,爆笑出声。

    他再看着李景隆的时候,只觉得这位大明国公,不说有没有真本事,这机灵变通的劲头,却是足足的厉害。

    朱允熥哼哼着:“夺职便能了事?先曹国公为国征战,这个国公是先曹国公挣回来的,不论是陛下还是孤,都不忍将其削了。”

    李景隆听到这里,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

    只要国公的爵位还在,自己不论受到何等惩处,过些年终究都是能回来的。

    然而下一刻,朱允熥却是沉声开口:“可你不能以为先曹国公的功绩,觉得朝廷不会惩处了你!曹国公的位子你坐不得,朝廷自然可以在李家另寻子嗣,改封过去!”

    糟糕!

    李景隆后背一阵发凉,自己竟然给这事忘了。

    曹国公的爵位要保留,但家中可还有好几个弟弟啊,朝廷大可将自己削爵,曹国公的名头封到那几个弟弟头上去。

    他立马再次叩拜:“臣死罪,自知无论如何都难以为昨日之事开脱。便是降为一名兵丁,去到边疆为大明戍边杀敌,也消除不了臣的罪责。臣便是战死沙场,也无言面见先父。”

    曹国公的爵位不能丢了,不然自己真的就是死了都没脸去见父亲。

    为了能抱住曹国公的爵位,李景隆已经不顾一切,就是今天被夺了身上所有的官职,贬黜成一介小兵,发配到边疆戍边,也好过夺爵。

    朱允熥则是嘴角微微一样,目光淡淡的扫向李景隆:“曹国公就算是当一个普通士卒也愿意?”

    这话是还有机会!李景隆心中想着,深吸一口气抬起了头。

    “回皇太孙,莫说是一介普通士卒,便是皇太孙将成罚入边疆,去为前线将士喂马,臣也无怨无悔。”

    这是承诺的话,随后李景隆再进一步补充道:“只要能弥补臣所犯之事,臣愿为皇太孙赴汤蹈火,便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臣也在所不惜,义不容辞!”

    “好!”

    朱允熥猛的一拍桌子:“曹国公果然是没有落了先曹国公的威名!说起来,如今朝中正好有一兵事,属为艰难,原本孤还心中忧虑,究竟该让谁去办……”

    说着话,朱允熥的眼睛却是瞥向了李景隆。

    李景隆立马反应过来:“先父昔年为陛下征战疆场,乃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念头。臣虽不才,却也不愿丢了先父的名声,无论何等艰难,臣义不容辞,绝不后退半步!”

    大明朝军伍之中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

    还有什么是能比得过驱除鞑辱,年年北征,深入荒漠草原的。

    不过是去北方戍边而已。

    李景隆如是想着。

    而朱允熥则是沉声开口道:“倭人大胆,屡屡侵犯东南沿海,今次更是在陛下万寿节上口出狂言,趁夜潜逃,毫不顾忌大明威严。其中,以北朝足利氏逆贼最甚!

    陛下以有意,派大军出海诸军倭国,与南朝吉野氏联手,镇压清剿北朝!”

    领兵渡海去倭国?

    李景隆一下就迟疑了起来。

    朝廷什么时候决定要打倭国的?

    他全然不知,可一想到皇太孙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要自己去领兵去倭国。

    李景隆心中就犯难了起来。

    那可是要乘坐战船渡海,才能抵达的倭国啊。

    倭国境内情形如何,谁也不清楚。

    这次那个倭人能够在应天十数万大军眼皮子底下潜逃出城,谁知道自己去了倭国之后,会不会被倭人悄无声息的摸到床头,一刀噶了自己。

    到时候身死异乡,恐怕就连尸骨都回不到大明来。

    朱允熥瞧出了李景隆的迟疑。

    他淡淡开口:“陛下昨日在问,你家老三是不是颇有先父之风。”

    听到这话。

    李景隆一个激灵,浑身一颤。

    他当下开口:“国朝有事,宵小之国袭扰大明,臣自请领兵出海,震慑清缴倭国逆贼!上报陛下恩宠,下报先父遗志!”

    朱允熥这才满意的点头。

    “既然曹国公自请领兵出海,协助倭国南朝吉野氏清剿北朝逆贼,为国效力,孤又如何能阻拦。此事便交托于曹国公,万不可辜负了陛下的厚望,孤的期许!”

    李景隆咬咬牙,事情已经答应下来了,再难悔改。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