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969节
    但现在,他却又发现。

    原来这个该死的胡姬,竟然真的能变成美人蛇。

    看了两眼之后,常继祖立马抬头,看向被重重帷幔遮挡着的天空。

    该死的胡姬,已经快要爬到自己的腰上了。

    那两只手,就好像是无骨一样,开始试图钻进自己的衣袍下。

    朱允熥眉头微皱,伸手按在了阿里娅的脑袋上,将其向下一压。

    阿里娅发出一道低沉的呻吟声。

    仰头间。

    她已经是满脸桃花,双眼水盈盈的好似是一朵清晨下沾满露水的花骨朵儿。

    她缓缓的低下头,双手也收了下来,微微张着嘴。

    朱允熥却是按住她的脑袋,将其向前一推。

    随后,朱允熥双脚退后一步。

    这个该死的胡姬,难道以为大明人会和他们那边的人一样吗?

    他扭头看向明明抬头看天,可那眼神却不断瞥向这边的常继祖。

    “接下来这段时间,她就由你看管。”

    说完一句话,朱允熥便不再理会未能品味大明儿郎而满脸幽怨的阿里娅。

    常继祖瞪了瞪眼,一脸不解的看着转身离去的朱允熥,又回头看看屈身坐在地上的阿里娅。

    阿里娅抬着头看了一眼常继祖,然后便默默的从一旁的木箱子上扯下来一块绸缎,起身之间便已经将自己整个人包裹了起来。

    阿里娅目光平静的看向常继祖:“劳烦将军。”

    常继祖皱起眉头。

    想了半天,最后只能是低沉的冷哼一声。

    “大明是讲究规矩和礼制的,回头换上我中原女子的衣裳。”

    阿里娅默默点头。

    自己已经找到了这个强大的东方帝国的皇太子,自己的身体自然不会再给旁人看了。

    ……

    而在大都督府内。

    宽阔的军情作战分析室内。

    一张巨大的沙盘,几乎是作战室正中间的空间给霸占了。

    沙盘上,高耸的雪白高原,金黄的戈壁和顶端雪白的天山山脉,往西则是山地纵横的中东西域。

    在沙盘的周围,零星的站着几名身着蟒服、斗牛服的大明功勋武将。

    而在角落里,则是数量最多的结业于讲武堂的军情参谋,以及跟随在这些军情参谋身边,开始实习的讲武堂在读武生。

    内阁大臣、岐阳郡王李景隆,则是身披软件,左手压刀,右手握着一根指挥杆搭在沙盘上。

    “太子爷那边已经递话过来了,今冬之前我朝西征大军便要开拔,明年入春前各部兵马必须在阳关以西集结。”

    “西域是中原的西域,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哪怕是追溯到前汉时期,西域也是我中原的。”

    “军中主官,以及大都督府派驻各部的参谋,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也必须要告知所有的将士。”

    “前唐孤守安西四十载的白发军,需要在各部营中讲述,前唐一人灭国的事,也需要让所有的将士牢记心中。”

    “大都督府后勤司,即日起分出大部精力,全力应对西征一应后勤保障示意。火器要提前运往阳关内,告诉工部和将作监,火药工厂全力开动,要是人手不够我大都督府可以下征辟行文,调动地方百姓临时前去做工。”

    “自大都督府的军事改革,已经明确将以火器为全新的发展方向。虽然眼下,我朝还是需要以刀兵战马为主,但火器却已经是一场战争能否获胜的关键因素。”

    “告诉底下的人,谁都不许在这件事情上偷懒,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让河南道和山西道的人准备好,他们离着河西近,但他们的人手也要在明岁开春之时,按照计划接防河西边塞,好让河西的弟兄们腾出手来打进吐蕃人的老巢里。”

    “现在,还有什么疑问?”

    手中的指挥杆在面前的沙盘上,一通比划之后。

    李景隆目光审视的扫过在场的功勋将领。

    这里面有些人是他的长辈,大多数人则是他的同辈,少数人是军中的后起之秀。

    只是这一刻,李景隆就是在场的最高军事指挥官。

    众人纷纷表示明白。

    而最近一直在讲武堂执行固定讲学任务,在接下来将会转调西征军中的景川侯曹震,则是轻咳了一声,目光看向李景隆。

    李景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景川侯有什么疑问?”

    曹震嘿嘿一笑,手掌拍在自己的后脑勺上。

    “俺没什么问题,就是想问王爷一个事。”

    李景隆面上笑容不减。

    对这些军中的功勋老将,即便他是岐阳郡王,也必须给以足够的尊重。

    哪怕整个大都督府都知道,景川侯曹震是一个最不正经的功勋老将。

    李景隆摊摊手:“景川侯尽管直言。”

    曹震双手拍在一起:“其实也不是俺一个人的问题,俺也是替军中的弟兄们问一问,这一次咱们西征,灭一国算何等功劳?灭两国,功劳又能有多大?”

    他这句话问完之后,沙盘周围众人,纷纷动起来。

    李景隆看了一圈,这帮军中悍将,个个都是满脸期待的看着自己。

    他不禁笑了一下。

    而后就在所有人的等待中,李景隆缓缓开口:“前几日陛下在文华殿,与内阁商议西征事宜有言,此番国朝西征,公侯不限。”

    这话一说完,作战室里便立马发出一片无声的欢呼。

    而曹震却是继续问道:“王爵难封?”

    李景隆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曹侯,此番西征乃是太子殿下为帅,难道咱们还能给太子爷弄个王爵?”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纷纷露出笑声。

    按照前两次东征和南征的惯例,封王者都是一军主帅。

    朱允熥现在已经是大明的皇太子了,若是说等西征结束,班师回朝,封了个王爵,那岂不是给太子爷降级了。

    李景隆接着便横眉说道:“西域弹丸之地,撮尔小国。前唐汉使一人,便可灭一国,此等灭国之功,何以于朝言说?待我朝西征,能将帖木儿国、德里苏丹国剿灭,我部西征大军与南征大军回师,此番西征诸将,或可论功晋封公侯。”

    这就是此番大明西征的最终军事目的。

    西征并不是简单的一路向西。

    而是要将中东地区和印度地区拿下,继而和南征大军会师。

    在这一过程之中,四川行都司和陕西行都司还会从东、北两个方向进攻吐蕃。

    等到一切的军事战略目的达成,高原也就成了大明后花园里的一座假山高地罢了。

    山南山北,亦如关内关外,皆为大明实控疆土。

    曹震沉默半响,想了许久,才重重点头:“成!俺曹震若是能借此,当一回公爷,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大明开国以来,封公者并不多。

    开国之时,仅有六人封公,随后才稍有增加。

    直到如今,武将中,也仅有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信国公汤和、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寥寥八人。

    当然,除此之外还另有韩国公李善长以及近些年才封公的黔国公沐英。

    大明到现在也有三十年,但公爵并不多。

    曹震若是封公,也可以称得上满门荣耀了。

    对于曹震的美好憧憬,在场众人都是抱以认同的微笑。

    这些大都督府治下的功勋武将,哪一个不是渴望着能再进一步的。

    往日里,朝廷便是出兵讨伐,也都是小规模的。

    也就是这些年才渐渐有大战。

    东征和南征,以及北伐,造就了一批新起功勋武将,这一次西征,势必也会有一大批人会因功得到封赏。

    谁都不愿意错过这个机会。

    ……

    第七百三十六章 铁龙运兵

    时维九月,岁在戊寅。

    洪武三十一年,苍茫关中平原之上。

    一条钢铁巨龙,喷吐着浓浓白烟,使之龙身隐约于神秘之中。巨龙的轰鸣声,犹如雷动,漫长不见首尾的铁轨两侧,每隔数十里便有一座哨站默默的守卫着巨龙前行。

    恒古的关中平原上,开始有了未来的模样。

    这是大明西部铁路建成路段,大明最新式的蒸汽火车,正在夜以继日的向着帝国的西部投送着这世间最强大的士兵。

    九月的关中,已经渐渐寒冷了起来。火车的疾驰,裹挟着关中的寒气,砸在人脸上冰冷刺骨。

    然而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止车厢里的京军士兵们打开两侧的车门,欣赏关中的风景。

    为了保证运力,西部铁路司在每一列蒸汽车头后部,由原来的一节运煤车厢增加到了两节。

    后面才是十数列运兵车厢。

    在运兵车厢的后面,又有或装在火炮,或是战马,或是粮草军械的车厢。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