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941节
    只见尸体心口处,渗出一滴血水。

    “是针眼?”

    按住心口位置的锦衣卫嘴里嘀咕了一声,然后手上更加用力的向下按压。

    一滴滴的血水,开始从心口位置渗出。

    随着锦衣卫将两只手都按在心口位置。

    那一滴滴的血水,便开始便成一条细小的血流。

    “镇抚?”

    千户官的语气有些变化。

    孙成轻步上前,眉头紧锁,脸色如霜。

    千户官让了让位置:“属下现在是真的看不明白了,为何这里会有一具倭人尸骸?”

    孙成则是低声说道:“他杀?”

    千户官看了一眼心口渗血的位置,摇摇头:“不确定,很难说。但这个位置,不可能是自己动手的。”

    孙成嗯了一声,便陷入思考之中。

    千户官并没有确定,这个倭人是不是被他杀的,但又说心口这个针眼不可能是自己动手做的。

    那就是说,也有可能是这个倭人生前,主动让人下手的。

    或者是,被要求这样做的。

    事情一瞬间又变得错从复杂起来。

    “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情!”

    孙成半响之后,才目光幽幽的开口说了一句。

    千户官点点头:“倭人确实在这附近。”

    可是倭人到底藏在哪里?

    千户官抬头,看向岸上的照过来的灯火。

    岸边林下,阴影婆娑。

    孙成站起身,看了一眼地上的尸体,有些晦气的皱眉道:“掩起来!你带着人去山川坛和天坛走一趟,让那边的禁军一同查一查,看看山川坛和天坛里,有没有被藏下什么东西。”

    他不敢说山川坛和天坛,现在是不是已经有可能,被倭人藏下了大量的火药,等着禅让大典开始之后引燃,将整个大明朝给炸到天上去。

    但千户官却是明白意思。

    点头领命。

    千户官又看向孙成:“那镇抚您……”

    “剩下的人跟我一起,也藏起来。”

    孙成眯着双眼,让人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千户官想了想,却也想不出现在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除非是让朝廷暂定几个时辰之后的禅让大典。

    但这样的要求,肯定是不可能得到同意的。

    且不说这是皇帝亲自定下的日子,得到了钦天监的理论支持。

    就说一旦禅让大典暂停或者延后,都有可能会在朝堂和民间滋生出无数的流言蜚语。

    甚至会有人觉得,这是因为朝廷察觉到上苍很有可能不同意这一次的禅让,所以朝廷才不得不暂停禅让大典。

    到时候,太子可就要陷入到两难之地了。

    所以不论如何。

    哪怕几个时辰之后,天要塌下来,这禅让大典都必须要如期举行。

    千户官深吸了一口气,一时间只觉得肩头犹如万钧沉重。

    带着人快速的消失在河岸边。

    而孙成亦是带着剩下的人,开始在岸边摸索着,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典在即

    洪武三十一年,正月十五日。

    大明朝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即将禅让皇帝之位,于皇太子朱标。

    禅让。

    并不是大明首开先河的事情。

    上古之时,黄帝以后,尧舜禹禅让,成就中原上古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

    春秋战国,燕王哙禅让给国相子之。赵武灵王赵雍禅让给儿子赵惠文王赵何。

    西汉皇太子刘婴禅让给王莽。

    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

    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

    ……

    唐高祖李渊禅让给儿子唐太宗李世民。

    武曌禅让给儿子唐中宗李显。

    ……

    宋光宗赵惇禅位给儿子宋宁宗赵扩。

    从上古开始,中原之地的君王便多有禅让。

    禅让于外姓之人,则为外禅。禅让于同姓之人,则为内禅。

    而不论外禅还是内禅,其实更多的都是充满了政治色彩,而非是禅让者真正想要这样做的。

    但是今朝大明却不一样。

    黄帝就是真二八经的不想干了。

    监国多年的皇太子,抵死拒绝,最终也无可奈何,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禅让的提议。

    天色渐亮。

    应天城比之平日更早的喧闹起来。

    百姓们早早的走出家门,开始汇聚在朝廷举办禅让大典的沿途附近,等待着观礼这一次的举国盛况。

    自内阁,至直隶总督衙门,再到应天一府两县,所有的官府衙门整齐出动。

    兵马司的官兵在天色还没有亮起来的时候,就已经穿戴一新,整装出发,在东城西侧按点驻守。

    京军官兵们亦是早早的就开进内城,配合着上直亲军卫,自洪武门开始,向南往正阳门。再在正阳门外大街和天坛大街上,以固定间隔站立在道路两侧。

    内廷二十四衙门会同礼部、鸿胪寺等衙门,将沿途装点一新。

    所有的行道树,被裁剪成一样的高度,一样的大小。

    若不是不能违背自然,按照内廷二十四衙门的意思,就连这些裁剪之后的树冠上的枝叶,都要确定一个统一的数目。

    户部和大明银号这一次更是放开了手脚的往外花银子。

    无数的彩旗迎风招摇。

    从正阳门外开始,过山川坛,到天坛,沿途的道路在年前就重新铺设了一遍。

    一水平整的苏州府制金砖,马蹄和战靴踩在上面,便是一阵接连不断的好听的金属声响。

    两侧的街墙上,亦是被清洗一新,刷上了洁白的白石灰。

    甚至于应天府还在西城项目上深受启发,将沿街行道树下用一水的青石板铺设了人行道,而后又将每一棵树下用青石条砌了一圈花池。

    哪怕如今还是正月,尚未开春。

    从正阳门下开始,到天坛这一路上的街道两侧行道树下的花池里,已经是长满了各色盛开着的花卉。

    年前的时候,以徐家为首的海运商号,就接到了大明商号下达的订单,采购自交趾道、占城道的花卉就被加急运来京师。

    在开年之后,这些花卉就从上林苑监的暖棚里被转移到天坛大街两侧的行道树花池里。

    就连两侧的百姓民房,也被快马加鞭的修缮了一番。

    更不要说,凡是应天府在籍百姓,人手一面以锦布缝制的巴掌大的大明龙旗,以及人手一条可以系在脖子上的明黄色丝巾。

    朝廷这一次格外开恩,准允了应天百姓们佩戴天家才能使用的明黄色丝巾。

    在以上各部司衙门出大力之后。

    朝堂之上的各部司衙门也应声而动,各显神通。

    翰林院组织了在京学子们,在整个天坛大街两侧诵读圣贤经文。学子们那一水的青衫,自然又是翰林院打上户部要来的经费采购而成。

    鸿胪寺、太常寺等,更是将正阳门外大街旁的玄真观给征用了,天还没亮就开始大锅造饭,准备各种吃食。

    然后就让应天府的差役马不停蹄的送到天坛大街两侧早早就跑来占据位置,预备观礼的百姓手中,防止这些百姓因为早早的出门而饿着肚子到时候晕倒了。

    太医院亦是为此,几乎是将院中所有能动用的人都出动了,在玄真观后院开辟出了一块医疗区,防止今天有人在城外观礼时受伤,可以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而最过分的就数教坊司了。

    那些个没入教坊司的女子们,早在年前就开始一个个的试衣。

    一早就浓妆粉黛的出了正阳门,在天坛大街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帮教坊司的女子组成的舞团,在乐班的配合下,翩翩起舞。

    从刚天亮开始,这些女子们便开始跳了起来。

    一时间惹得早早前来围观禅让大典的百姓们络绎不绝。

    按照教坊司透露出来的消息,这些女子们要在天坛大街两侧,一直跳到禅让大典结束,新老皇帝和王公大臣们离开天坛,返回皇城之后才会结束。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