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932节
    伙计从腰上的茶袋子里取了一份单独的茶包,为中年秀才换了一杯茶。

    “您可是要说昨日里知府衙门那边灭门惨案的事?”

    中年秀才嘬了一口茶。

    店家单独的茶包,果然就是要比那寻常大茶壶里的茶,要更香一些。

    中年秀才品了茶之后,脸上露出惬意的表情。

    放下茶杯,手掌轻轻的拍在桌子上,手指一下一下的动了起来。

    “却就是要说昨日府衙街那边的灭门惨案。”

    围观众人,脸上的八卦之色顿时更浓了一些。

    不等中年秀才开口,人群里便已经小声的讨论开了。

    “我听说的是,有一伙不知从哪里来的山中强匪,觉着年节里京师多有现银,便不管不顾冲进那座宅子,将里面洗劫一空。”

    “哪里的强匪,竟然这般凶残,便是洗劫财货也就罢了,怎得连人都给杀光了?”

    “那你们是有所不知,这帮山里头的强匪啊,那都是能生吃人肉的!杀几个人算什么事?没将那些惨死的人给现场生吃了,都算是这帮强匪想要早早跑路的缘故了。”

    人群里,一阵倒吸凉气声。

    这年头,尤其是在京师的人,对大明盛世到来的感受是最为直观的。

    如今数遍应天城内大街小巷,那些个茶馆酒楼饭店后厨,每日都有不少厨余剩饭是被倒掉的。

    在这应天城里,已经多少年没再见过有索乞儿了。

    但凡你穿的衣衫褴褛,面色枯黄一些。

    只要是被应天城里的官府中人看见,二话不说,便会不由分说的将这人给拉到官府的救济院去。

    甭管是发生什么事情。

    一套换下来的新衣服,一套备用换洗的衣服,再加上一份足够数日的干粮,这是最低的保障。

    如果确认是流落到京师的百姓,那官府更是会直接将这人给送到官办的工厂里去。

    也正是因为这等优渥的待遇,在政策实施的初期,无数应天百姓乔装成落难百姓,趁机混到这份待遇。

    只不过官府自然也不是傻子。

    几番追踪核实,这帮人虽说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但在官办工厂里干活的工钱却都被罚光了。

    也算是本以为有点小聪明,却没想到为官府白打工了一回。

    经过初期的整顿之后,应天府的这份救济待遇,才算是真正的落实了下来。

    应天城现在确实是和以前大不同了。

    那真的就是首善之地。

    强匪杀人截货的事情,已经多少年没有听说过了。

    但是很快,人群中便有不一样的声音传来。

    “我怎么听说的,和你听到的不一样。”

    “哦?愿闻其详!”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于是,一个有关于仇杀的故事,很快就在茶馆里散播了开来。

    那住在府衙街对面宅子里的三家人,是因为过去得罪了人。前日死的三个人,只是第一次警告。

    那帮仇人也算是讲究的。

    只要这三家人能赔礼道歉,就不再杀人。

    但这三家人却都是脖子硬的,偏偏就是不为所动,甚至还对那对面的仇家放出话,有本事接着杀。

    这下,对面的仇家哪里还能忍得了。

    就是搬到府衙街去了又怎样?

    又不是住进了府衙里头。

    杀!

    于是,就有了昨日那宅子里,三十七条人命的事情发生了。

    这人大概是说书的。

    一个仇杀的段子,被说的绘声绘色,就好似是亲眼目睹了一样。

    而那中年秀才也不懊恼。

    只等这些人说完了之后,这才将空了的茶杯放在桌子上瞧了瞧。

    “诸位兄弟,你们这都是道听途说罢了,且听我来说一说这其中由来吧。”

    说着话,中年秀才目光扫了一眼边上的伙计。

    伙计很是懂事,立马上前为秀才续水。

    中年秀才见众人又看了过来,这才缓缓开口。

    “这事啊,不是杀人越货,也不是什么所谓的仇杀。”

    “这件事情啊,是有大秘密在的!”

    “我就是怕,诸位等下不敢听,听了夜里头也不敢闭上眼!”

    神秘感一下子就被这中年秀才给拉了起来。

    围观的众人又向内挤了挤。

    “快说快说!”

    “这位兄台,你只管说,等下说完也差不多时辰,俺在隔壁请你喝酒吃肉!”

    “对对对!俺们可都是应天人,还能怕事?不可能的啊!”

    中年秀才挑眉道:“那我可说了啊。”

    “说!”

    “快说!”

    中年秀才呵呵一笑,便开始娓娓道来:“你们可知,那宅子里的都是什么人?”

    “自然是苏州府无锡宋家、长沙府罗家、吉安府齐家的人了。”

    这人刚回答完,便又接着说道:“这三家,都是年前就进了应天城的,三家的小娘子,就是咱们大明朝如今那独一份的三位女官!”

    中年秀才只是面上含笑,轻声询问道:“那诸位可知,这三家人当初临近年关入京,又是所为何事?”

    人群中小声议论了一阵。

    有人钻了进来,小声道:“听我二舅家的三姑子的妹妹的丈夫的弟弟家在宫里头当差的老表说,这三家人护送各家小娘子入京,是为了等正月十五一过,陛下禅让,太子爷登基,就进献到宫里,要当娘娘的。”

    “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话说回来,再有两日,也就到正月十五了,最近咱们应天城可是有不少外地当官的回来,听说都是忙着等禅让大典的。”

    中年秀才手指敲了敲桌子:“对!这三家人进京就是为了这桩事情,攀龙附凤!”

    围观众人,脸上露出一抹鄙夷。

    但心中却也是感叹,他们这些寻常人家的姑娘,可没有机会能想着什么攀龙附凤的事情。

    中年秀才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只不过后来你们也知道,太孙殿下在宫里头闹矛盾便出了宫。那西城项目,也就是在太孙殿下和宫里闹矛盾后才开始动工的。”

    太孙殿下!

    事情忽然又被提到皇太孙的头上,围观百姓一下子便八卦之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中年秀才又道:“或许诸位可能还不知道,咱们这位太孙殿下啊,自从和宫里头闹了矛盾之后,小年夜不曾回宫,便是大年夜也不曾回宫!”

    “竟然还有这等事情?”

    “这可当真是不曾听闻!”

    “皇家向来和睦,怎会如此?”

    “……”

    围观者又开始七嘴八舌了起来。

    中年秀才则是不慌不忙道:“再往后,便是太孙不知从哪里知道的消息,得知了这三家小娘子的入京的事情。然后……这三位小娘子便也进了西城,就在里头那座听说修的美轮美奂的观景湖边上的一座宅子里。”

    “金屋藏娇嘛!这事俺们都知道!”

    听到中年秀才说起这桩事情,百姓们顿时便附和了起来,还露出只有男人们才懂的笑声。

    中年秀才笑了笑,摇着头说道:“暂且不说什么金屋藏娇的事情。那西城里头,我等也不知道究竟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且接着说这三家人惨死的事情,你等可能不知,前些日子三家的小女娘被太孙殿下弄走之后,三家的嬷嬷是找上应天府的,但是应天府并没有理会这件事情,还将他们三家人给赶了出来。

    然后本来都以为没什么事了,但谁知道当日去府衙的三个嬷嬷,竟然就在前日一起死了。

    最后就是昨日,三家人刚搬到知府衙门对面的宅子里,听说细软都没有来得及收拾,就全都死在了那座宅子里。”

    这中年男子好似是在还原这件事情。

    但言语之间,倾向却是已经有了的。

    围观者们纷纷揣测了起来。

    “该不会……”

    “这应天府当真是!卵怂!”

    “说起来,这事情是不是还得要落在太孙头上啊……”

    “怎么说?”

    “你们想想,如果太孙不将这三家的小娘子弄走,是不是就不会有三家的嬷嬷去知府衙门寻人的事情?那是不是有可能,这三家人就不会惨死在那宅子里了?”

    “不对!你这话说的,好像杀人的就是太孙殿下一样!”

    “那就算不是太孙杀的人,他也能指派人去杀人啊。”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