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869节
    终于,现场有一道相较其他人,显得有些年轻的声音响起。

    “或许……我们可以一直将朝廷拖到放弃图谋?”

    彭添保立马眼前一亮,循着声音就看了过去。

    一张年轻的面孔,出现在彭添保的视线里。

    竟然是自己的嫡长孙彭仲!

    彭添保眼睛里的亮光更多了一些,面露笑容的鼓励道:“仲儿,你与爷爷再说说,如何将朝廷拖到主动放弃对我们的图谋?”

    年轻的彭仲一瞬间就被在场所有人盯住。

    年轻人的眼神有些躲闪,脸上也红了起来。

    只见他低着头小声道:“我们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总要比朝廷更熟悉。哪怕是现在土人们因为朝廷开出的工钱,都想要离开。可他们总还是土人吧,一旦朝廷不再给工钱,他们还会跟着朝廷吗?

    中原的书上说过,存地失人,则人地两失;存人失地,则人地两存。

    只要我们带着忠心的人躲进山里,和朝廷的兵马纠缠。他们不熟悉山里的情况,没有机会绝对不会出手,但这个时候我们却可以随心所欲的袭击他们。

    只要将朝廷的兵马拖在山里几年,朝廷肯定会支撑不下去的。”

    一口气说完之后,彭仲的脸已经一片通红。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其实在之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

    第六百七十一章 均田令

    西南的局面在一天一个样。

    往日里在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的土人、苗人,在朝廷开始的丰厚工钱下,也纷纷走出大山,前往朝廷在各处开建的工地上。

    世袭了数百年的土司们,自然是不乐意的。

    即便知道朝廷有心彻底革除土司制度,但他们还是想要尝试一下,看能不能保留下已经传承了数百年的权势。

    而在遥远的大洋彼岸,却是另一幅景象。

    所有人都期待着能有不同的变化。

    没有人会固执的想要过原本的苦日子。

    于是,那些印第安人开始尝试学习简单的大明官话。然后这些印第安人就神奇的发现,只要他们能用大明官话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那些富有且慷慨的人,就会招揽他们去干活,然后就会给他们拿些亮晶晶白花花的盐。

    后来这些人不给盐了,也不给肉了。

    但他们开始尝试着教会那些愚蠢的族人,让自己去生产那些如白雪一般的盐,教会他们用山上的松针树去熏制在山上和草原里狩猎到的猎物。

    那些有着精美服装,锋利武器的明人,就如同是上天赐予这片土地最美好的礼物。

    反正在现在美洲大陆西部的印第安人们,坚定的认为,朱允炆他们就是上天赠予的最美好的礼物,是天赐的使者。

    通往西海岸的山谷中,一条道路正在从草原连通海岸。

    天赐的使者们要在海岸边建造一座传说中的城池,要在海边建造一座连接大洋对岸的码头。

    于是,印第安族群里的长者们,联系了整个西部大平原的同族人,纷纷从草原深处走向海边。

    大概是想要让天赐的使者们高兴,这些印第安部落的长者们,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发动了超过五千人开始为天赐的使者们工作。

    他们并不要求能吃饱能穿暖和,只希望这些天赐的使者,能够教会他们更多的东西。

    “对于这些本土人希望学习更多,这件事情算得上是好事,但还是要注意不能所有的东西都教会了他们。”

    站在西海岸远比海边的山上,朱允炆目光看向正在就地取材建造城池和码头的海边,轻声细语。

    孙成就站在他的身边,回头看了一眼山里那条通往草原的碎石路。

    “最多只会教授他们最基本的建设技能。再者说,更多的本事,以我们现在的人手和能力,也完全做不到。”

    朱允炆点点头:“眼下我们自己最缺的就是冶炼锻造和水泥生产,也不知道朝廷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将这些人给派过来。”

    “公子在担心什么?”

    孙成低声询问了一句。

    因为朱允炆现在还没有得到朝廷在其政治地位上的认可,他现在便一直是以公子相称。

    朱允炆淡淡一笑,收回视线,双手兜在一起看向孙成:“你知道这些本土人为何现在会如此信服我们?”

    “因为我们没有恶意?然后我们带着他们过好日子?”

    孙成眉头微皱,低声揣测着。

    朱允炆却是摇着头:“这些都是其次,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带来了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可一旦没有了新的东西拿出来,他们就会开始质疑我们。”

    孙成脸色一凝,语气阴沉道:“我们带了不少火药,一直都未曾动用过!”

    他这意思很直白了。

    只要那些本土印第安人敢有什么动作,他们从中原带来却一直没有动用的火药,就会教一教这些印第安人什么是世间真理。

    “编练本土军吧,就取名殷商遗民军。”

    朱允炆淡淡开口,并且要在不经意间坐实这片新大陆的原始居民,皆是来自于中原。

    事实上在他们当初和大草原上的本土人接触之后,便开始调查这些人的来源。

    只是很遗憾。

    这里的本土人并没有历史记载,所以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可以证明,这里的本土人就是中原传说之中的那批殷商遗民。

    但也没有证据表明,这些人就是这片大陆的土著。

    为了新大陆的长治久安,朱允炆不介意为这些人补充那遥远的空白历史。

    孙成却是眉头一挑:“公子要做什么?”

    朱允炆冷冷一笑:“让咱们的人,好生教会那些本土人的孩子们,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明人。至于他们的父辈……”

    战争,是速度最快的减少人口的方式之一。

    将本土印第安人编练成军的想法,早就在朱允炆的脑袋里成型。

    通过编练印第安人成军,让他们对外发动战争,不断扩大大明在这片新大陆的地盘,继而削弱外部的人口和内部印第安人的成年人口数。

    这是不能明说的事情。

    但却要明明白白去推行的。

    孙成目光闪烁了一下,却没有表示反对。

    毕竟,即便是有他们当初最早接触的印第安人牵绳搭线,这片大陆上的那些本土人部落,也不尽然全都愿意投靠大明。

    还有很多部落,是不愿意改变现状,更希望维持本来的格局,甚至是希望他们这些人消失。

    孙成只是有些担忧:“若是这些暂时归附我们的本土人不愿意发动战争呢?”

    “和他们说,我们和他们需要更多的土地,需要一个安全的地盘,这样我们才能教会他们如何种植水稻和小麦。而不用担心,会被别人抢走。”

    朱允炆的目光投向了山脚下临近河岸的一片肥土地。

    在那里现在已经种植上了他们从中原带来的,经过蜡封保存的水稻和小麦。

    孙成点点头。

    对于新大陆本土人的命运到底如何,孙成没有多大的兴趣。

    他现在只想能将新大陆前期的建设做好,等到朝廷来了人,自己就能安安稳稳的返回中原。

    朱允炆也不在意。

    就算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失败了,朝廷也会兜底。

    自己左右不过是,做成了到时候回京之后多一份功劳,失败了也不影响自己作为大明第一个发现新大陆之人的功劳。

    ……

    和新大陆的某两位,心底全然不将新大陆本土人当做一回事相比。

    领军离京,执掌大明彻底革除西南土司制度的朱允熥,却在思考着土人、苗人们的未来。

    朝廷不可能永远弃西南于不顾,也不可能坐视土司制度长久存在。

    而今已经一只脚踏入盛世的大明,也绝不可不能再容忍土司制度。

    西南百姓们是淳朴的。

    土司老爷们是可恶的。

    这就是朱允熥目前希望能在西南地界上竖立起来的局面。

    为此,在西南周边各处开始大举将西南土司领地里的百姓拉出来,为朝廷做工干活的前提下。

    朱允熥准备再在如今的局面上,小小的推进一把。

    “尊大明监国皇太孙谕令,凡一应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之土地,不论过往继承之规定,均应依司内百姓之数,均平分之,各司主官当谨遵皇命,为民造福,不得阻拦渎职抗令。”

    朱高炽站在永顺县城外的河堤堆土高坡上,目光警惕的注意着不远处的一队土司兵马。

    在他的身边,是朱尚炳带领着的一千兵马。

    他实在是有些担心,永顺宣慰司的土司老爷们,会因为这一道太孙谕令,彻底打破原本还算是克制的局面。

    这道均田令的下发,实在是戳到了西南土司们的心窝子里。

    朱高炽的目光飞快的从那些满脸质疑的永顺宣慰司百姓脸上掠过,看向更远处那帮被土司官兵护卫着的永顺宣慰司官员们。

    朝廷历来丈量田亩,都不会将西南土司境内的土地划入丈量范围内。

    这也导致,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西南土司内部,到底有多少土地。

    但按照中原内部的情况而言。

    那些被朝廷流官直接治理的府县,都能出现大面积的士绅官宦侵占百姓土地,那么这西南土司境内的情况,想必会更加的触目惊心。

    永顺宣慰司继承数百年的彭家,这时候会不会暴起抗旨?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