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843节
    张辉在自己的脑袋里,为此画了一个等号。

    好不容易北征结束了,中原再也不会有来自于北方的危险了,自己也回到了应天城,躲进了诏狱。

    可是又因为孙镇抚跟着朱允炆要去寻找新大陆,他不得不担负起北镇抚司的部分差事,以至于自己在诏狱里的时间比之过去少了很多很多。

    现在可倒好。

    自己正要开展一项全新的实验。

    合共一百零八个鞑靼人,已经被关在诏狱里头了,就等着自己下手。

    张·大明医道圣手·辉的伟大实验还没有开始,宫里头便传话,叫自己亲自带着人往西南跑一趟。

    张辉有点郁闷。

    难道鞑靼人和西南的土人就能有不同的地方?

    嗯?

    如果这样想的话,自己倒是可以去一趟的。

    于是,从应天城到岳州府大庸县城,直线距离超过一千五百里,官道距离两千五百里的路程。

    张辉带着锦衣卫的人,过江渡河游湖,再翻山越岭,仅仅只用了五天就到了。

    过了澧县,沿着澧水河一路向西南方,过石门县、慈利县,五天之后的张辉终于是骑着马带着人,出现在了大庸县城外。

    澧水河在此处蜿蜒,在群山之间肥沃了一片平原。

    河北面是大庸城,南边远远的就能看到山峦之上,豁然露着一个巨大的洞。

    这便是后世闻名世人的天门洞了。

    如此绝景,张辉却没有观赏的心情。

    他现在只对土人和鞑靼人的身体是否有什么区别,感到好奇。

    “亲军锦衣卫指挥使司北镇抚司,代管北镇抚司千户官,张辉,奉旨西南,尔等速报大庸知县、大庸卫指挥使等有司文武官员,于县衙集合。”

    城门下,张辉的副手亮出锦衣卫的令牌,冲着守在城门前的官兵差役传达着命令。

    徒然见闻锦衣卫到来,让城门前的官兵差役们不由心头一震。

    要知道他们这里虽然是流知县,但因为抵临西南土司,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天高皇帝远了。

    皇帝爪牙锦衣卫这么多年,可是很少有来到这里的时候。

    忽然来了这么多锦衣卫,必然是出大事了。

    城门下的大庸官兵差役,目光带着些胆怯的望向张辉及副手身后。

    过百锦衣卫缇骑!

    一名锦衣卫就已经能让一个县城提心吊胆,现在却来了上百人。

    而且刚刚那人还说,那马背上的是代管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官。

    锦衣卫那么多的千户官,这个人能代管北镇抚司,可见背景深厚。

    官兵差役们只是一瞬间便想到了很多,立马是抱拳领命,转身就让城里跑去。

    张辉等人则是慢了下来,骑着马缓慢进城,且还有闲心观察城中的情况。

    大庸城坐落在澧水河边,河岸边地势低,越往北边去越高,县衙和几座官府衙门就坐落在靠近北边的核心区域。

    城中百姓人家不多,便是有也都是些土人装扮。

    岳州府是流知府,但这大庸县北边就有一个桑植安抚司,更不要说西南边就是一个永顺宣慰司。

    所以临近永顺宣慰司的大庸县城,多的更是兵马走动。

    朝廷要对西南土司下手了。

    张辉心中明白,而到时候这座大庸县城也必然会成为大军的中军所在,城南澧水河对面的平地大概都要被连绵的军营占据。

    而赶在张辉等人前头进城禀报消息的官兵差役们,已经是到了各座衙门。

    大庸县衙,高堂之上。

    大庸县令李雨龙正愁容满面。

    西南边的乱子已经半年多了,最近时局很是不宁。一旦永顺那边的乱子止不住,彻底爆发出来,以大庸城的位置,就是首当其冲。

    不然朝廷也不可能当年在大庸城设立大庸卫,又在西南边靠近永顺的边界位置另设大庸所。

    这一片的朝廷兵力就有六千多人。

    为的就是防住永顺那边的土司若是爆发冲突,会顺着澧水河一路向下冲击到岳州腹地,进而波及到整个湖广道。

    “这县令还不如不当!”

    李雨龙手臂撑在桌案上,手掌拖着下巴,满脸焦虑,这些日子因为心中有火,嘴唇都起皮干裂了。

    蹬蹬蹬。

    县衙的差役急匆匆的从外面冲了进来。

    本就烦心的李雨龙眉头立马皱起,不满的呵斥道:“是天塌了还是天门山崩了啊,规矩都忘了?”

    差役这时候哪里顾得上解释,直接说道:“县……县……县尊,是……是是是……锦衣卫来了!”

    一句话,就最后几个字是最关键的。

    堂下知县座椅上,李雨龙蹭一下站起身。

    李雨龙瞪大双眼,满脸的诧异,嘴唇都开始哆嗦起来:“锦……锦衣卫来了?他们来做什么?可是来抓本官的?”

    一瞬间,李雨龙连少年时在老家偷看隔壁村寡妇洗澡的事情都回想了一遍。

    自己在大庸县为官,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啊。

    这破地方,可谓是穷山恶水,想要捞银子都没地方去。

    差役摇着头:“不知道,但很多,有上百人,领头的更是锦衣卫里头代管北镇抚司的千户官。”

    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官官居几品?

    正五品。

    大庸县县令又是几品?

    正七品。

    官品差距巨大,更不要说锦衣卫那先斩后奏的特权了。

    就是岳州府的知府,锦衣卫也是能说抓就抓的。

    李雨龙两腿开始颤巍巍了起来,浑身打着颤,扶着桌案走到了前面来。

    “人……”

    “人到哪了!”

    ……

    第六百五十二章 土人宣言?

    大庸县衙里,面对锦衣卫的突然到来,知县李雨龙慌乱的不知所措。

    而这样的场面,也在整个县城里的各司衙门上演着。

    差役则是想到先前在城门处的话,赶忙又说道:“老爷,还是赶紧准备吧,那边锦衣卫先前说让指挥使他们都来县衙的。”

    “来咱们县衙?”

    李雨龙再次愣住,肩头一震。

    在差役茫然的注视下。

    李雨龙忽的弯腰,双手猛的拍着大腿:“快!让人奉茶,快快快!将县丞、主簿、典史还有六房的人都叫出来,咱们去衙门口等着上差到来!”

    说罢,李雨龙已经是提着官袍往县衙外头跑去。

    差役见知县这般慌乱匆忙,赶忙动了起来。

    不多时,大庸县县衙前,整个县衙的人都出来了,神色不安的等在衙门口,望着城门过来的方向。

    带着人进城的张辉走的很是悠闲。

    当他带着人慢悠悠的赶到大庸县衙前,便看到一大群人已经是等在了衙门口。

    见到张辉这帮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终于是来了,李雨龙悬着那颗紧张不安的心,脸上却满是笑容,双手兜在一起快步上前。

    “上官到来,下官有失远迎,还请上官海涵见谅。下官已经在县衙略备薄酒,为上官洗尘。”

    说着话,李雨龙捏着衣袖小心翼翼的擦拭着额头上因为紧张而渗出的汗水。

    在他的身后,县衙的官吏们亦是纷纷弯着腰低着头,唯恐惹得眼前这些平日里杀人不眨眼的锦衣卫一个不快,便将他们统统给送去见各家的太爷太奶了。

    张辉脸色平静,心中倒是有些奇怪。

    这大庸县令倒是表现的过分紧张了。

    他却是不想,自己的身份,在应天城或许只能让朝臣紧张一下,可若是出了京那就是活阎王。

    “有劳县尊了,不知大庸卫的将军可到了?”

    张辉下了马,看向竟然是亲自为自己牵马的大庸县令李雨龙,平声静气的询问着。

    可话落在李雨龙的耳中,就变成了另一番意思。

    这难道是锦衣卫要在大庸县有大手笔,需要让大庸卫的兵马出力?

    李雨龙茫然不知,低着头说道:“指挥使昨日带着人出城往西南边大庸所过去了,按照惯例来说,应当是快要回来了。”

    说着话,这位慌慌张张的大庸县令,悄悄的打量了一眼张辉身后的众多锦衣卫缇骑。

    张辉微微一笑:“既如此,我等便先进衙门说着话吧,等大庸卫的人回来了自然知道消息会赶过来的。”

    随着张辉一声令下,随行的锦衣卫缇骑们纷纷驾马到了衙门边的院墙下。

    官兵们下马,分出人手将战马拴在衙门前的拴马柱上,派人看守。另一部分的人则是直接进了县衙,分守各处。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