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818节
    陆老双手团圆放在腿上,满头鹤发,面容却依旧青松。

    “此事无关朝廷,无关邹总督。”

    方学中心中一个咯噔。

    难道陆老不打算出手,而是要苏州府生生应下直隶总督衙门的要求?

    在他身边的同知曹立常开口询问道:“难道陆老的意思是要我们坐以待毙?”

    陆老摇摇头:“老夫可不曾有此言。”

    说吧,这位苏州府陆家掌舵人,便环顾周围众人。

    “既然咱们这位直隶总督大臣已经出招了,苏州府自然是要应招的。”

    “诸位官府不能动,各司吏目差役也不能动。”

    “但苏州府地界上的坐商、行商,乃至于农耕之百姓,却是可以动的。”

    方学中的眼里露出闪亮。

    他今天之所以请了众人云集这太湖岸边的狮子山,所为的就是共商如何应对刚刚建立起来的直隶总督衙门。

    却不想今天衙门里刚刚好也收到了总督衙门下发的公文命令。

    而他,自然是希望能由陆家这些苏州地界上的名门大族先出手,也好试探试探直隶总督衙门的风声。

    ……

    第六百三十四章 第一回合

    直隶道的设立,并没有立马就能改变直隶一十八府分散的局面。

    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隶地界从很久之前开始,便就是相互不对付的关系。

    两淮地面上因为盐这种紧要物资,而造就了一个个富可敌国的巨商,大有一副商界独我唯尊的样子。

    苏杭一带则是名门望族林立,兴旺的手工业造就了一批批以技艺精湛而著称的商家,诸如苏绣之类,可以称之为垄断的行业。再加上喜欢联姻、热衷结交,又善于培养族中子弟。

    便觉得苏杭以外都是乡里巴人。

    这也是长久以来,朝廷不曾有过要将直隶一十八府聚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可是一旦直隶一十八府遭受到了外部的压力,又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紧密团结。

    利益,成为了贯穿其中的驱动力。

    而随着直隶总督衙门的设立,以及邹学玉在到任之初便下发到直隶一十八府的公文命令,立马便在直隶地界上引起了一场骚动。

    总督衙门并没有掩饰什么。

    至于那三道公文的内容,也被总督衙门主动的散播到了民间。

    如今的大明,就好似是一口油锅,正在被大火灼烧着,看似蒸蒸日上,盛世将至。

    然而当邹学玉这位直隶总督大臣签发公文,下发直隶一十八府之后,大明这口滚烫的油锅里,便好像是洒进了一碗凉水,顿时就炸开了锅。

    官府层面上尚无风波,不论是哪座衙门,都规规矩矩的按照总督衙门的命令,将最新的政策广而告之。

    随后各地官府便像是关起了门一样,默默的注视着衙门外头的动静。

    起初。

    人们以为这是一场官场内部的权力之争。

    只是几名商人因不满新的政策,而当众愤然发誓,此生不再往直隶道境内行商。

    只是几户人家哭天喊地的声称,官府这是要夺了他们的田地。

    乱子并不大,便是往日里也时常发生。

    若是按照过往的方式来应对,左右不过是官府出面弹压。

    但是这一次,整个直隶道变得寂静无声了起来。

    ……

    “哐当哐当……”

    “哐哐哐……”

    “咚咚……咚咚咚……”

    邹学玉的耳边满是嘈杂,应天知府虞大廉紧紧的跟随在他身边,随后又是几名直隶总督衙门的官员。

    一名衙门里的差役,小跑着到了虞大廉的身边,伸手遮挡着嘴凑在府尊的耳边窃窃私语了几声,便小心翼翼的退下。

    虞大廉抬头看向走在前面的邹学玉,赶忙跟上去两步。

    “督台!”

    “督台!”

    虞大廉大声的呼喊了几下,却没有得到反应。

    他不由面带焦急的看了一下周围。

    此处乃是应天城外的民办工坊。

    制造的东西,并非是火炮亦或是军中所需物资,只是些农具。

    不是钉耙就是铁锹,又或是镰刀。

    实在是没什么看头,虞大廉有些不明白督台大人为何偏偏对这里好像是的样子。

    只是刚刚得的消息,却让这位应天知府有些不安。

    他咬咬牙,快步上前,拦在了正看得津津有味的邹学玉面前。

    “督台!”

    虞大廉语气沉重的喊了一声。

    邹学玉微微皱眉:“何事如此不安?”

    已经上任直隶总督大臣有些日子了,邹学玉这段时间干的事情其实并不多。

    除了最开始针对直隶一十八府下发的公文要求之外,便几乎都是待在应天府巡视、考察各处工坊,以及城外的农家庄子。

    没人知道明明已经率先对直隶一十八府下手夺权的总督大人,到底为何会如此的平静,也没人知道总督大人接下来会怎么做。

    瞧着虞大廉的模样,邹学玉心中便隐隐有些猜测。

    按照时间估算,现在怎么也该是自己看到下面府县接招回应的时候了。

    虞大廉深吸了一口气,方才沉声道:“直隶辖下商贾正在撤出直隶各府县,有田产者也开始围堵地方官府衙门讨要说法。另有些北征阵亡及伤残将士家中在夜里头遭到了身份不明者袭扰。”

    “放肆!”

    随着虞大廉的解释,邹学玉的脸色始终不变。

    一直到虞大廉说出,竟然有身份不明的人,在夜里袭扰北征阵亡及伤残将士家中的时候。

    邹学玉这才真的怒了。

    他满脸阴沉,再次冷喝道:“大胆!”

    虞大廉立马双手抱拳,退后两步弯下腰,诚惶诚恐的。

    跟着督台一同巡视总督衙门属官,亦是纷纷停下脚步,颔首低头看着脚尖。

    邹督台的手上可是有着尚方宝剑的,先斩后奏,谁人敢惹他。

    众人心中已经开始默默的为惹恼邹督台的那帮人祈祷了。

    恐怕接下来,就会有人被督台给拉出来立威。

    正在工坊里忙活着的周边庄子过来做活的百姓,也因为邹学玉这接连两声怒吼而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老板的本是吊在远远的地方,见着督台发火了。

    立马弯着腰上前,到了自家工人们跟前,准备驱赶这些工人出去。

    邹学玉却是轻咳一声,抬起手:“你们继续忙活着,本官看的也差不多了,等回头若是有不明白的地方,还望主家能多多指点。”

    给权掌直隶的督台大人指点?

    那本也是出身农户的东家,浑身一颤,赶忙满脸笑容的上前。

    “督台言重,要不是督台此前就任应天知府,哪里有小人今日。督台要小人做什么,小人便做什么,绝不敢耽搁督台半点时辰。”

    这便是小民对官府的敬畏。

    敬畏是好事,可若是变成畏惧,那就是坏事。

    邹学玉心中想着是,随意的点点头,摆了摆手:“今日耽搁你家了,本官先走了。”

    说罢,邹学玉便率先走出工坊。

    工坊东家自然是远远的跟在后面,小心翼翼的将这帮衙门送出工坊大门。

    远远的望着邹学玉等人走向官道上的背影。

    那工坊东家脸上表情却是不由浮出几分懊恼。

    “也不知道是哪些个该死的东西,竟然惹着督台生气,一个个都是吃饱了便忘娘的狗东西!”

    骂了几句之后,工坊东家又觉得自己好像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是有些恼火的踢了踢脚下的泥土。

    然后便嘴唇无声的嘀嘀咕咕的暗骂着他并不知晓的狗东西,期望着让他们家和周边庄子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督台,能早早的将那帮狗东西狠狠地惩治了。

    官道上。

    邹学玉的脸色已经恢复如初,然而虞大廉等人却仍是小心翼翼的姿态。

    督台大人似乎正在考虑着直隶总督衙门眼下面临的局面。

    自觉乃是督台大人座下头号追随者的应天知府虞大廉,脚步紧紧跟在邹学玉的身后。

    虞大廉思量半响之后,方才低声开口:“督台,此事若是应对不好的话,且不说朝堂之上对总督衙门的看法。便是地方上,因为商贾离去,势必会带来各类百姓所需商品短缺,从而导致百姓心生怨恨。”

    邹学玉停下脚步,转过身。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