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775节
    至于这个坑到底有什么用。

    暂时包括朱允熥在内,都没有人能说得上来。

    但所有人又都觉得,这里本来就该有一个坑。

    “大青城将会是大明第一座完全以水泥建造起来的城池,这里的一切都将会为大明将来的城池营造起到表率作用。”

    朱允熥望着周围如火如荼的工地,淡淡的说了一句。

    朱高炽立马接过话:“已经去信工部,接下来工部会分批轮番派遣官员匠人前来。”

    阿卜只俺在一旁附和道:“这里将会成为整个草原部落的神圣之地!”

    说着话,他已经是动作夸张的张开双臂,仰头望着碧蓝的天空。

    很快,众人背后再次传来马蹄声。

    去往西城区查探情况的骑兵,已经赶了回来。

    战马尚未停稳,那名骑兵便已经以一个漂亮的动作跳下马背。

    三步并着两步便到了几人面前。

    骑兵抱着双拳,单膝跪地。

    先是看了阿卜只俺一眼,然后迅速的转向朱允熥。

    “启禀殿下,西城区刚刚发生骚乱,有部落头人意欲不轨,已被兵部主事郁珉论罪当众处斩。”

    朱高炽闻声连忙踮起脚,抬头看向西城区方向。

    未曾见到西城区再发生大的动乱,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朱允熥则是面带笑容,轻声道:“是瑾礼啊,做事果断,倒也算是历练出来了。”

    阿卜只俺冲着骑兵挥了挥手,那人便立马退到了一旁。

    他则是上前,面朝朱允熥轻声道:“是微臣招揽草原部落的时候有所懈怠,竟然让包藏祸心之人一同南下。”

    朱允熥摆摆手:“近三万人,顺安王难道还能一个个的查探清楚吗?牧民初至,诸事未定,人心浮躁,这样的事情不会只有一起。等慢慢稳定下来,剔除了人群里的刺头,完后正好可以安心经营大青城。”

    阿卜只俺的嘴唇动了动:“殿下英明。”

    果然。

    不等几人多说几句话。

    很快,大青城四面的暂居地,便纷纷传来消息。

    不少跟随阿卜只俺南下大青山的其他小部落的首领头人们,开始制造混乱,只是很快就被早有准备的明军官兵镇压下去。

    无一例外。

    这些闹事的首领头人们,全部按照大青城最新的规定,被定罪处斩。

    数十日悄然过去。

    穿过茫茫草原和大青山,来到大青城的牧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固然大青城是属于所有牧民的。

    但所有来到此地的牧民,都属于大明,需要遵从大明制定的规矩。

    不过,在吃不完的粮食和温暖的被窝面前,没有人再说出半个不字。

    而随着近三万牧民的到来。

    大青城的建造也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在无数工部官员和匠人们的指挥下,在熟练的大明民夫带领下,整座大青城方圆之内,所有的地方同时开工。

    城墙地基不断的下挖,已经开始达到要求的标准。

    这个时候,大青山下的水泥厂也开始产出第一批水泥,并且产量日日攀升。

    当薄薄的一层水泥开始凝固之后。

    牧民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这是一座再不会面临侵犯的城池。

    没有人能够从外面攻破大青城。

    这是牧民们在看到水泥凝固之后的坚硬程度,一致得出的结论。

    于是人们的建设热情,再一次高涨。

    那些负责城墙修筑的牧民们,则会开始每日下工之后走进城里,盯着那些负责城中官府衙门和民房修建的族人们,是否按照标准修建。

    毕竟,这是他们的大青城,这里的房子也会是他们未来的家。

    最后工部的官员们发现。

    不需要他们时时刻刻的提醒,不需要督工们监督工程进度。

    这些牧民们恨不得将所有的地方都用上水泥。

    至于偷工减料、不按工艺要求做事?

    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只不过连官员们都没有出面,那帮牧民就已经是将干错事的人绑了起来,送到了官府面前。

    而在每日忙完工作之后,大青城四周的暂居地就会有数量众多的大明官员,带着一些小东西走进去。

    或是糖果,或是蜜饯。

    亦或是一壶茶。

    然后这些官员们就会拉着牧民们,以大明官话交流,说着大青城的未来。

    至于有人听不懂大明官话也不要紧。

    礼部的官员们,早早的就分好了任务。

    每一日牧民们下工之后,就会有专门的官员前来教授他们大明官话。

    至于牧民们原本的装扮和衣物。

    在更保暖的棉衣面前,早就成了暂居地里提供热量的燃料。

    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

    大青城的路线,也在渐渐变得更加清晰。

    ……

    第六百零七章 草原无战事

    和大青山下那座还未建成,却已经是万事步入正轨的大青城相比。

    走出长城,进入关外草原的数十万大军,却显得有些不太顺利。

    这样的不顺利是需要比较的。

    若说大军半月前进数百里,全程不曾遭遇鞑靼部兵马阻拦,便算得上是顺利的。

    但随着大军不断的深入草原,却始终找不到鞑靼部的主力,那么就是极度不顺利的。

    后方的补给线越来越长。

    由晋王、燕王、代王分别统领的三路大军,开始更加专注于巩固大军身后的军需粮草补给线。

    三路大军已经做好了要打持久战的准备。

    而为了防止粮道被不知道躲在哪里的鞑靼人偷袭,从长城开始出发,三条粮道上可谓是防守严密。

    被派往九边的工部官员们,这些日子几乎是要将满头的头发抓光了。

    为了配合三路大军的要求,他们可以说是日以继夜的调动着整个九边的力量,在粮道沿路建造戍堡,好让户部的人能将粮食运往前线之后,有个安全的地方储存。

    再以这些戍堡为核心点,依次向北推进运送。

    苍茫的草原上,日头已经远远的挂在西边。

    金黄的夕阳洒在大草原上,照射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芒。

    一片背风的坡后,数量超过万人的大军正在安营扎寨。

    铁铉带着一干文臣武将,从营中走到了坡上,望着北方除了草还是草的大漠荒原。

    这位已经决定要当大明朝孤臣的武英殿大学士,目光有些凝重,甚至是有些愤怒。

    “广武镇的戍堡建造,已经慢了整整三日,按照计划要在那里为东路军和中路军储备三万石粮草,现在全都堵在灵济泉堡。”

    铁铉的声音在草原上平静的扩散开。

    然而,在场所有人都听得出,这位帝国人屠的心中已经淤积着一团怒火。

    “回大学士,草原上的土壤经过寒冬,如今方才稍稍坚硬些。然而后方的水泥、石材等都是重物,重复碾压,道路总是会变得泥泞起来……”

    “这不是借口。”铁铉平静的说了一句,回头看向那名开口说话的工部官员。

    对方立马低下头。

    谁也不敢触犯了这位内阁大学士的霉头。

    铁铉叹息一声:“北征初开,本官不愿因罪而杀。但是你们该明白,在我们的前面,是我大明朝的三位王爷,正在带着数十万将士们寻找鞑靼人。

    粮草供应必须保证,谁要是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因而拖累到北征一事,本官不追究,朝廷也定然会严惩。”

    在此作为户部领头的一名郎中,不禁抬起头,脸上有些迟疑。

    铁铉却是很快就捕捉到了对方的动作。

    “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出来。”

    那名户部郎中当即颔首躬身:“下官们商议着,觉得是否再从山西、河北两地,征发民夫。以人力肩挑背驮,也要将粮食给运上去。”

    坡上的官员们一阵沉默。

    如今整个长城外,三路大军总数已经超过二十万,动用的民夫早已超过五十万。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