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734节
    可是让他担心的是,地方上乱了,边关也受到影响。

    那么本该是戍守边关的边军将士们,是否还能完整的履行原本的职责。

    一旦出现漏洞,那么就是刘宗圣这些人逃离中原,躲进那茫茫大漠雪原的机会了。

    田麦脸色有些一些变化:“所以现在,只有偏头关所及老营堡所一带出现叛乱了,才有可能会出现整日不见南下之人。

    晋西北一乱,地方官兵和边关将士,定然会被牵扯进平叛之中。

    这个时候的边关,或许已经形同虚设。如果这是刘宗圣等贼子早就谋划好的,当真最有可能是走偏头关所方向逃入大漠草原。”

    “所以我们就往偏头关所去。”

    风雪之中,朱允炆目光幽幽。

    即便是外头的风雪再大,即便是将自己的身体冻的僵硬,他的内心依旧是火热的。

    大抵,唯有刘贼等人的鲜血,才能平息自己心中的火热。

    孙成和田麦两人对视了一眼。

    自从他们二人遇到追上来的朱允炆之后,一路之上的所有决定,都是由朱允炆决定。

    他们很清楚,太孙殿下能让朱允炆单独出来,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或许,这是太孙殿下对朱允炆彻底的解除戒备。

    “偏头关所和老营堡所一带,刘宗圣等人最有可能还是走偏头关所附近,寻找边关疏漏之处,潜出长城。”

    田麦这时候已经从怀里取出了一份山西道堪舆,直指偏头关所位置。

    在整个晋西北一带,所有偏头关所东西两侧是没有建造长城的。

    而老营堡所则是位于太原府、大同府的交接之处,边关戍堡众多,想要从此处翻越长城,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孙成瞧着堪舆,点头肯定道:“唯有偏头关所一线,这时候黄河河面解冻,可以直接跨过进入河套一带,继续北上再次跨越黄河,彻底进入草原。到时候,刘宗圣等潜逃反贼,就真的是天高任鸟飞了。”

    “我们比之刘宗圣等人慢了半日,届时到了偏头关所,是否借兵一同追捕?”

    田麦低声念叨着,目光则是瞥向朱允炆。

    朱允炆眼神晃动了一下,不由想到被自己贴身放置的那块金牌和加盖了大明皇太孙宝印的文书。

    那是自己从太原城北上,临别之时,熥哥儿塞给自己的。他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景,熥哥儿满脸郑重。

    他认为自己在山西道境内行事,尚且不用太多担心自身安危。可一旦出了边关,进入草原,加之刘宗圣身边定然有白莲教护卫,自己独自一人将要面临的风险便会倍增。

    而那块金牌和文书,则可以任意调动任意一处边关千人以下的边军,随同自己一起北上草原。

    只是。

    他不愿意再借熥哥儿之力,去报自己的仇。

    朱允炆嗯了一声:“届时见机行事吧,事情既然是发生在太原府,这桩事也该在太原府了结才是。”

    孙成从马背上取下一个包裹。

    从其中取出几块干肉,将水壶先递到朱允炆面前。

    “先喝口水,再吃些东西吧。接下来,要先赶到五寨堡,吃一顿热乎的,然后就要一路赶到偏头关所了。”

    时间紧迫,容不得他们过多的休整。

    朱允炆和田麦二人也不多言,默默的接过孙成递出的干肉,喝了两口水壶里的水,便默默用力的咀嚼着那没有任何滋味的干肉。

    少顷。

    在愈发大了的风雪之中,朱允炆三人静默的骑上马。

    因风雪太大,战马走的并不快,但却能依次节省三人体力。

    已经处于五寨堡附近的朱允炆三人,距偏头关所距离不过一百五十里左右。放在往日里,放开速度,不过是两日左右的时间便能赶到。

    只是如今此等风雪天气,官道积雪阻塞。

    三人硬生生是在这晋西北的连绵山峦之中,走了将近四日,方才在过午之后赶到了偏头关所。

    而一路之上,三人所见也正如他们当日所料。

    整个晋西北都乱了。

    驻守晋西北的明军,疯了一样的在大雪之中追杀清剿那些作乱反叛的倭贼。

    有戍堡被倭贼占据,也有戍堡被明军重新夺回。

    前一站要绕行,后一站也可能可以获得补给。

    原本并不想动用怀中金牌和文书的朱允炆,面对晋西北当下如此情形,也不得不将其公之于众。

    “公子,前头就是关所了。这几日乱的很,这边大伙都憋着一口气,好似那倭贼是杀不完的一样。

    关所里倒是安全,也有吃喝。属下不敢过问公子等人之事,只是若公子等人要过河,倒是要小心。外头比不关内,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遇到些饿绿了眼的狼崽子。”

    偏头关所游荡在外的巡骑,发现朱允炆三人,查验核对身份之后,便将三人一路引到了关所前,离别之前不忘提醒了一句。

    朱允炆点了点头。

    那饿绿了眼的狼崽子,说的不是游荡在草原上的狼群,而是那些鞑靼部的人。

    “有劳了。”

    朱允炆回了一声。

    在他身边的孙成,则是翻了翻白眼,照例从怀里掏出一枚银子,丢给了那边军官兵。

    官兵双手借住银子,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那小的就祝公子的事情能顺利办妥,等公子从外头回来,小的在关所给公子温酒。”

    说罢,这官兵便驾马往南,消失在风雪之中。

    等到官兵离去,朱允炆这才回头看向眼前极具边关特色的偏头关所。

    整个偏头关所坐落在晋西北纵横山脉之中的一片少有山涧平地上。

    距黄河不过二十里地。

    三人在这个时候,驾马到了关所前,自然是引起了关所城墙上守军的注意。

    很快。

    便有一队边军,从城门后驾马而出,从远处便开始散开阵型,将朱允炆三人给围住。

    孙成和田麦两人,同时转头看向朱允炆,那意思很明显。

    朱允炆无奈的轻叹一声。

    将手伸进怀里。

    ……

    第五百八十章 君子报仇越快越好

    吸溜溜。

    偏头关所内,烧着木炭的屋子里,朱允炆三人不顾形象的吸溜着晋西北的特色面食。

    滚烫的面汤下肚,让三人的脸上不由露出惬意的神色。

    屋子里,另有一名关所主事,正满脸殷勤的陪在一旁。

    因为有朱允熥这位帝国皇太孙给出的金牌和文书,偏头关所几乎是拿出了最好的礼遇。

    瞧着朱允炆快要将面食吃完。

    中年主事脸上立马堆满笑容:“关所苦寒,物资不丰,还请公子见谅。不过这一碗暖胃的面汤却是管够的。”

    朱允炆放下碗筷,伸手就在嘴巴上抹了一把。

    许久不曾有热食下肚,此刻吃下这一碗热滚滚的面汤,让他整个人只觉得浑身通畅。

    朱允炆笑着摇摇头:“已然吃饱了。再多吃,恐怕接下来要走不动路了。”

    关所主事连连点头,不敢有半分的不怠,低声道:“公子是要去做大事的,小人不敢多言。只是近来晋西北这边乱作一团,将军这时候也正带着关所里的兄弟们在外头清剿倭贼。

    公子若是要过河,关所这头……”

    没人。

    发往太原城的军马快报大抵是已经到了,只是要等太原城派出大军支援,恐怕还要些日子。

    可晋西北现在已经是处处叛乱,没有一个人是能得空闲的。

    朱允炆自是明白,点头道:“不过是借路关所而已,镇压叛乱才是大事。只是劳烦主事,为我等更换马匹,补充干粮,我等便立即上路。”

    关所主事嗯了一声,脸上笑容更盛,犹豫了一下说道:“如今关内关外都不太平,虽然关所眼下捉襟见肘,不过公子若是需要,小的还是可以指派一位总旗官带队,听从公子行事。”

    偏头关所平日里驻扎边军也就千余人。

    这一次,关所里大多数人都跟着千户官出去清剿倭贼,留在关所里的也不过就一二百人。

    能让一名总旗官带着五十多人,已经算得上是尽心尽力了。

    朱允炆也不拒绝,道了一声谢。

    外头有人走了进来,偏头关所已是为朱允炆等人换好了马匹和干粮。

    关所主事有意再留,好在朱允炆这位贵人面前刷一刷眼缘。

    只是朱允炆心中却是另有执念,不多时便与孙成、田麦二人带着一队兵马,自偏头关所另一头继续赶路。

    “公子,再往前二十余里地就能看到黄河,这时候黄河结冰,可以直接过河。不过若要寻安全的地方过河,却也只有那么一两处。”

    偏头关所派出的周总旗,驾马跟在朱允炆的身边,低声解释着。

    周总旗眼里带着期待。

    自己就是凭着往日里,多与关所主事吃酒,才能拿下今日这等好差事。

    出关之前他也得了关所主事的叮嘱,知晓眼前这位乃是少见的贵人。

    只要伺候好了这位,说不得就能有一场大造化到来,也正是因此让其更是尽心尽力。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