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718节
    河南道当初发生的叛乱,那是地方上的缙绅阶层,因为不满朝廷的革新政策,伤害到了他们的固有利益,所以才导致了河南道大乱。

    而山西道却不同,因为山西道的特殊原因,这里的富户几乎都不曾是因为土地而产生的利益,也正是因为山西道三山两川的地形,导致这些商贾盛行。

    人们皆以行商致富。

    朝廷现如今虽然看重商税,在不少地方,商税甚至是超过夏秋两税正赋数额。

    但商贾们并不是就此无利可图。

    山西道这一次的叛乱,全是因为这些人的私心所致。

    因为白莲教那不死的贼心,因为晋商那试图掌控官府的贪心,因为山西道官员欲要打造国中国的野心。

    “查,凡有不法者,诛!三族发配瀛洲!”

    朱允熥没有过多的迟疑,很快便决定了山西道官员的命运和前路。

    随着考公法在应天城得到实践,朝廷现在最不怕的就是没有人当官。

    考公一开,真正是天下才能之辈尽入大明瓮中。

    等过完年开了春,朝廷便会再次开考,眼下便是将山西道官场清空,等来年一开春,朝廷就能将这些官缺给一一填满。

    孙成已经得了命令。

    身为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如今的孙成在很多时候已经不需要自己动手做事。

    他只是一个眼神。

    早就悄然到了此处的锦衣卫百户官张辉,便已经脸色冰冷的带着人走到了在场山西道官员前。

    “拿下!”

    张辉冷声开口。

    在离京之后的这些日子里,天天和朱允炆那个白痴打交道,早就让张辉憋坏了。

    现在可以回归老本行,张辉的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期待。

    只希望眼前这些山西道的官员,能和山西的百姓一样,骨气硬一些,骨头也能硬一点。

    锦衣卫架住一名名山西道官员。

    一袭袭的飞鱼服在殿内穿梭着。

    不多时,人们的鼻间便已经能嗅到一丝腥臭味。

    朱允熥微微皱眉,轻步走到了仍靠在红漆柱下的山西道都指挥使柳良面前。

    他低头看向还昏厥着的柳良。

    在其身边不远处,那把先后捅死周云坤、郭玉闯、长孙贡的短刀,沾满鲜血的躺在一旁。

    “叫醒。”

    朱允熥低声开口。

    一直跟随在其身边的田麦,当即上前。

    田麦动作缓慢的挽起袖子,举着手缓缓的转动着手腕。

    啪。

    一声脆响。

    从柳良的脸上发出。

    田麦已经是放下袖子,直起身。

    而被抽了一掌的柳良,那半张脸已经是立马红肿了起来。

    原本还陷入昏厥的柳良同样是缓缓的睁开了双眼。

    柳良眨着双眼,目光有些涣散。

    身上的痛疼,也让他不由的扭动了起来。

    当他抬起头。

    柳良瞳孔猛的一个收缩,赶忙匍匐在了地上。

    他先是抬起头看了一眼静静站在自己面前的朱允熥,随后又立马低下头。

    “殿下,臣已经为您诛杀了奸佞贼子长孙贡、周云坤、郭玉闯三人!臣还另有三人往日不法罪证,另有这些年他们与山西道晋商私下串通,输送利益的账目!”

    朱允熥冷笑了一声:“你倒是急孤所需了。”

    柳良张张嘴,额头已经贴在了地上:“臣不敢,此乃臣之本分。”

    朱允熥冷哼一声。

    “柳军门,你是以为这样就能功过相抵?还是觉着,今天你杀了长孙贡他们,便是为朝廷立下了功劳?”

    柳良反应了过来,面色茫然,眼神惶恐的抬起头。

    “殿下……”

    “斩!”

    朱允熥没给柳良更多的机会,冰冷的丢下一句话,便已转身。

    在柳良的身边,两名锦衣卫早就蓄势待发,当朱允熥的话音刚落,两人便已经是虎扑着将柳良给扣住。

    “殿下!殿下!”

    “罪臣求殿下饶恕……”

    “殿下!”

    柳良不断的哀嚎着。

    一个斩字,离柳良的人头还能挂在他的脖子上,变得时辰不多。

    “山西道三司主官及布政使司左参政郭玉闯,三族之内,诛!”

    已经走到了殿门下的朱允熥,冰冷的声音,再次钻进柳良的耳中。

    垂着头的柳良猛的抬起头,双眼瞪大,瞳孔却在不断的涣散着。

    “啊……”

    殿内,柳良一声哀嚎。

    只是却已无人会关注这位往日里执掌山西兵马的都指挥使。

    殿外。

    朱允熥双手团在一起,藏在袖中,缩着脖子。

    “真冷啊。”

    他低声的念叨了一句,视线里的夜空再一次飘起了小雪花。

    朱棡兜着双手,面带笑容的走到了他的身边:“这场雪过后,山西道乃至于大明九边,将会真正固若金汤。”

    朱允熥这时候却是张开双臂,任由外头的风雪吹向自己。

    “那就趁着雪大之前,该清算的人和事,都清算干净吧!”

    朱棡侧目看着这位注定将要继承朱家大明的侄儿,面带笑容:“你得先赔我一座新的晋王府。”

    “侄儿为三叔在草原上盖一座城如何?”

    “……往后你三叔回家的路费,你得包圆了!”

    “好啊。”

    “那就好。”

    ……

    “这便是李府大院呐,当真是富可敌国啊。”

    “瞧着门庭,瞧着雕梁画栋,便是苏杭一带的商贾也不敢造这等样式啊。”

    在晋王府内外叛乱平定之际,太原城里的清算也早就已经开始。

    带队的锦衣卫百户,目光幽幽的盯着眼前大门紧闭的李府大院,语气调侃。

    在他的身后,是一队锦衣卫官兵,以及数量众多的行营京军兵马。

    “百户,开始吧,不然赶不及明早的饭了。”

    总旗官小声的提醒了一句。

    百户官点点头,目光一沉,微微颔首,右手向前一压。

    “破门!”

    随着其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的官兵们,立马是抱着不知从哪一处拆下来的木柱,开始在李府大院外的街道上小跑了起来。

    官兵们的速度不断加快,踏上台阶,冲到了李府大院的门前。

    木桩重重的撞在门上,发出沉重的轰鸣声。

    整座门楼都在颤动着。

    官兵们接着力道,开始一下一下的撞击着大门。

    终于。

    伴随着一道好似呜咽的声音,李府大院的门向后轰然倒塌。

    “杀!”

    “凡此间反贼,格杀勿论!”

    “军司马记录军功,任何人不得擅自私藏赃物。”

    锦衣卫百户官不断的下达军令。

    在他的两侧,一队队的兵马拔刀冲进李府大院。

    百户官的脸上带着一丝冷笑,回头看了一眼总旗官。

    两人相视一笑。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