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696节
    他冲着一名被长孙贡指派在此的官府皂吏说了一句。

    皂吏立马躬身,引着王信陵等人到了一处极为宽阔的公房里。

    “诸位上差有何需要,尽管和小的说。”

    皂吏弯着腰站在公房门口,说了一句之后,这才小心翼翼的合上门,退了出去。

    四下无人,王信陵看着面前的孙成、马洪庆、牛大富三人,终于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他一下子就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两脚伸出,两手向着两侧一软,上半身便软绵绵的靠在了椅子上。

    “还好没出事……”

    “还好没出事……”

    自己不过是带着一千锦衣卫和羽林卫进城。

    就算锦衣卫再如何的有威慑力,羽林卫多么的精锐。只要长孙贡他们这些人一个招呼,城中的太原卫兵马就能将他们给淹没了。

    孙成搬了把椅子一屁股坐下,伸手将边上的一只大茶壶捞到手中,捏着一只大海碗装了满满一碗,这才豪迈如牛饮一般往自己肚子灌水。

    马洪庆当初是在开封城外,入了朱允熥的眼,如今才能在军中脱颖而出。

    这一遭还是他头次跟在皇太孙身边当差办事。

    和谨慎小心的牛大富不一样,马洪庆有着更多的思考。

    他低声开口道:“现如今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王信陵嗓子里发出长长的呼声。

    他眯起双眼,转动着眼珠子。

    最好别让自己知道,今天这个主意究竟是谁出给太孙殿下的!

    “在局势尚未被挑破之前,现在就等着太原城如何出招了。”

    王信陵其实和景川侯曹震一样,不太喜欢现在的局面。

    可太孙和高阁的顾虑,却又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马洪庆挪挪嘴:“这岂不是就成了一来一往的见招拆招了。”

    王信陵淡淡一笑:“谁说是一来一往了?难道就不能多来几招,再等着他们接招?”

    ……

    太原城,作为山西道治所所在,集合了诸多官府衙门,以及那座帝国藩王的晋王府。

    因而,在开国之初,朝廷就对太原城进行了一次加固修缮。

    太原城东西长四里二百一十步,南北长五里六十步。

    城墙高四丈二尺,厚二丈五尺。

    城池四角建有角楼,高五丈。

    又有合共八座城门。

    北城拱极门、镇远门,无有瓮城。

    东城迎晖门、宜春门,南城承恩门、迎泽门,西城振武门、阜成门,六座城门皆附带瓮城。

    这样的一座城池,在整个中原都是算得上数的坚城。

    若是城内再有数万兵马守卫。

    而若想攻破此城,需得要十数万大军方可。

    然而,如果只是想要将这座城池封锁。

    那么又需要多少人呢?

    太原城北,大明当朝皇太孙北巡行在大营。

    在一片寂静之中,渐渐有金戈铁马声发出。

    随之,是一支支全副武装的百户队京军官兵开出大营辕门。

    战马披甲,官兵腰佩长刀与强弩,背负长火铳,马身斜插一杆长枪。

    箭袋和火腰袋,挂在马鞍两侧。

    这样的兵马,在整个京军之中也算得上是最精锐的了。

    如此的百户队,从行在大营里整整开出了八支。

    兵马出营,各由百户官统领。

    一出大营,战马嘶鸣,八个百户队如同是八支离弦的箭一样,不远不近的贴着太原城城墙奔袭起来。

    镇远门离着北巡行在大营最近。

    未几。

    一支百户队便已经到了镇远门前。

    城墙上下的太原守备卫所官兵,早就注意到了太孙行在大营的动静。

    当京军官兵开到镇远门下的时候。

    城墙上一名千户官,已经是满脸惶恐的带着人赶了下来。

    战马因为背上的官兵催促,而发出一道道的嘶鸣声,马蹄重重的践踏在地面上,带起无数的砂砾和尘土,队伍的后面扬起浓浓的尘烟。

    百人夺城?

    从镇远门城楼上下来的太原守备卫所千户官,脸色紧绷,不安的望着越来越近的京军百户队。

    “千户,他们要做什么?”

    千户官的身后,一名总旗官紧张的小声询问着。

    千户官有些迟疑,低声道:“或许也是要进城的……”

    毕竟,不久之前还有上千的锦衣卫和羽林卫官兵进了太原城。

    总旗官有些质疑:“可是……”

    可是之前的锦衣卫和羽林卫官兵,却是没有这等杀气腾腾的样子啊。而且众人刚刚在城头也看的清楚,行在大营辕门里,可是出来了足足八个百户队,分赴太原城各处。

    然而千户官那副阴沉的眼神已经看了过来,让总旗官不由神色一顿,赶忙闭上嘴低下头。

    千户官低低的冷哼一声,抬起头看向快到城门前的行在大营京军百户队,脸上则是已经布满了笑容。

    “不知贵部前来所为何事,我等可否为之效劳。”

    自北行大营出来的领队百户官,目光清冽的扫过镇远门上下内外。

    随后才坐在马背上,俯视着眼前的太原守备卫所千户官。

    “本部乃景川侯座下,中军营第一千户所、第三百户队。”

    百户官自报家门,随后沉声说道:“奉令,今知悉太原城官府架阁库被贼子纵火所焚。架阁库干系重大,贼子张狂,未免贼子出逃,本部奉令于太原城镇远门外封锁城门,凡一应出城之人,皆受本部节制盘查询问。”

    “这……”

    太原守备卫所千户官脸色难看,语气吞吐。

    说好听这叫出城的人都要接受盘问,说难听点就是从现在开始,太原城里谁也别想出城了。

    “我等并未接到都司衙门的命令,贵部徒然前来……”

    马背上的百户官冷笑一声,伸手朝向身边的总旗官。

    总旗官立马取了一份文书,送到了百户官手上。

    百户官揭开文书,冲向太原守备卫所千户官:“此乃内阁大臣高学士签发的行文,尔等可辨别一二。”

    说完,百户官便将文书合上,丢向太原守备卫所千户官。

    那千户官望着突然被丢过来的文书,一时间手忙脚乱,好不容易才双手接下文书。

    他抬头皱眉看了眼坐在马背上的京军百户官,继而低头小心的掀开文书。

    仅仅只是掀开一角。

    这名千户官便立马将文书重重的合上,脸上又多出了灿烂的笑容。

    “本部知晓,若有需要,贵部尽管差人过来。”

    说着话,千户官便立马转身,冲着身后的麾下使了使眼色,逃跑一般的带着人进了镇远门。

    等他一路上了城楼里,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然后随意的坐在一级台阶上,见一直被紧紧捏在手中的文书打开。

    那上面,监国皇太孙的印清晰可见,鲜红无比。

    在文书末尾还有一句批红。

    抗命不遵,杀无赦。

    这可是内阁大臣签发,皇太孙批红用印的行文。

    太原城内外,谁人又能拒绝。

    千户官目光深邃,不断深深的喘着气。

    许久许久之后,千户官这才重新站起身,将那份能吓死人的文书小心翼翼的贴着胸口放进去。而后才扶着墙,走出城楼,小心翼翼的靠近城墙跺。

    然后这名千户官才麾下疑惑的目光注视下,小心翼翼的伸头探出城墙跺。

    “他们都在做什么?”

    千户官低声询问了一句。

    先前在城墙上观察下面行在大营官兵做事的一名百户官,立马上前。

    “他们……在挖沟……”

    其实不用百户官解释,躲在城墙跺后面的守备卫所千户官,在城墙上就已经能看的清清楚楚。

    只见刚刚赶到镇远门的京军百户队,已经是尽数下马,将马拴好之后,竟然是从马背上取了一柄柄铁锹和锄头出来。

    然后,一条不算太深,却格外宽的沟渠便在镇远门下被挖了出来。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