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658节
    “志成哥,现在怎么办?”

    李三石慌张的望着周围人头密集的官兵,看不到一丝逃走的机会。

    “大牛!你带着三石还有叔公从后面走,进山!能走多远走多远!”

    李志成望着眼前越来越近的官兵,心下一狠,抓住李大牛和李三石,将两人推到了李有福面前。

    李志成满脸悲壮:“叔公,是我拖累了整个村子!你们走!带着三石和大牛走,只要咱们安乐村没死绝,就还能将祖宗的血传下去!”

    说完之后,李志成叼着刀,将身上散开的衣袍系紧,随后双手紧紧的抓住刀柄,看向一旁的小虎。

    “朝廷不仁,戕害百姓!”

    “今日,安乐村反了!”

    “杀!”

    说完之后,李志成便已当先迎面冲向同样杀过来的河南卫官兵。

    小虎和其他人在其身后,看到此等情形,也知自己等人是走不了了,心如死灰,纷纷高吼着冲了上去。

    “杀啊!”

    顷刻间,整个安乐村余下的还有反抗余力的人,尽数都在李志成的带领下,宛如鸡蛋一样的砸向厚重的兵墙。

    “当真可笑。”

    河南卫指挥使骑在马背上,已经挑翻好几名试图杀过来的村民,看着祠堂前冲过来的乱民,冷笑一声。

    他手中长枪向前一压。

    “碾压过去!”

    官兵们结阵,刀盾在前,长枪在后。

    盾如墙,刀似火。

    长枪从刀盾之间探出。

    没有任何的反转。

    此时的明军,举世无敌,更遑论是清剿这小小一座安乐村。

    河南卫指挥使将手中的长枪重重的插进地上,反手将腰上的强弩端起,箭头对准冲在最面前的那名手握开山刀的乱民。

    嘣。

    弩弦随着扳机松动,发出一阵闷响,推动着弩箭飞射而出。

    嗖。

    弩箭破空,越过人群,正正从李志成的胸口没入。

    箭头投入胸腔,箭尾扎在李志成的眼前,不断地晃动着。

    李志成瞪大了双眼,张着嘴从嗓子里发出几道呜咽声。

    “杀!”

    官兵们却已经是冲了上来。

    无数柄雁翎刀从四面八方砍了过来。

    只是眨眼间,李志成已经满身鲜血的瘫软倒地。

    在他身后的安乐村其他人,也瞬间就被官兵们掩埋住。

    官兵们在安乐村周围点起了一个个火堆。

    炙热橙黄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山谷。

    “朝中可能会有人弹劾殿下手段太过残忍,民间不知情的人,或许也会因此畏惧殿下。”

    王信陵转了转身上那并不合身的皮甲,小声对带着他进村的朱允熥提醒了一句。

    朱允熥一手扣在腰带上,一手轻握着缰绳,身体随着战马晃动。

    他侧目看向王信陵,脸上露出微笑:“安乐村所为,能有无数种理由为其开脱,减轻罪责。朝廷也可以不必如此严惩追究其罪。

    但是朝局之中,这个时候留给安乐村的只有这一结果。

    现在对安乐村仁慈,便是对天下人的残忍。

    安乐村今日遇兵反抗,便已说明这些人心知自己的罪行不可能得到朝廷的宽恕。

    治河是国策,他们敢于从中作梗,或许还可能涉及叛乱之事。此时唯有重典,才能震慑其他。

    朝廷厚待百姓,是建立在天下承平的基础之上。若是地方生乱,朝廷何以保那些良善百姓的安宁?”

    王信陵皱起眉头,思索着皇太孙的此番言论。

    而朱允熥也没有为这位年轻的知事官解释太多。

    朝廷善待百姓,这是应该做的事情。

    但这是建立在政局稳定的前提之下。

    绝不能因为一小部分的人的利益,而损失大多数人的利益。

    纵容安乐村所做的事情,那就是置河道上那数十万河工于不顾,置两岸期盼大河安宁的百姓于不顾。

    安乐村的百姓是朝廷的子民,难道其他那些人就不是了吗。

    “退!”

    “再进则死!”

    安乐村祠堂后。

    河南卫千户官带着人从后山压了过来。

    孙成带着北镇抚司副镇抚和千户,跟随在一旁。

    看着那位今夜才进了安乐村的白莲教之人,以及安乐村的族长。

    孙成的出现,也让李有福和李三石两人心中一惊。

    “孙成兄!”

    李三石满脸惊讶的看着和官兵们混在一起的孙成,心中震惊不已。

    李有福满脸阴沉,冷哼一声:“这人是朝廷的走狗!哪是什么孙成!”

    “族长,除了我是朝廷的人之外,所说的并没有虚假。”孙成脸上带着一抹冷笑,缓缓上前:“族长,你们没有退路了。”

    说完之后,孙成的眼神则是看向那位刘公子。

    李有福等人看着官兵不断压过来,只能是不断的后退着。

    那刘公子亦是满脸的紧张。

    朝廷反应的太快了,出乎意料的就杀了过来。

    这让他怎么都想不到,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走漏了消息,才会招致朝廷大军围攻安乐村。

    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泥腿子!

    刘公子在心中暗骂了一声。

    孙成目光幽幽:“别想着逃走,整个安乐村内外都是河南卫兵马,你是走不掉的。”

    “朝廷走狗!”

    刘公子面如死灰,低骂唾弃了一声。

    孙成则是冷笑道:“想来,你们应该是白莲教的人吧,一群还在奢望三十年前没有办成的事情,现在就能办成的硕鼠。连青天白日下都不敢走动,只敢在这夜里串联。就凭你们,也能成事?”

    刘公子满脸的愤怒。

    他大吼一声:“杀!”

    嗖嗖嗖。

    无数的弩箭从周围的黑暗中,四面八方的射了过来。

    孙成默默的转动脑袋。

    只是眨眼间,巷子里只剩下满地尸骸。

    而他则是眺望向村子里。

    殿下既然也来了,肯定不只是为了督战的。

    朝廷大军出动,安乐村就没有活路。

    殿下来这里,定然是为了知晓河道上的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那些青石,又是怎么变得如同豆腐一般脆弱。

    ……

    第五百二十八章 治河之事,百年不动摇!

    事实证明。

    大明的百姓,九成九的都是良善人家。

    整个山谷里除了安乐村,其他诸如佛光村都未曾出现叛乱的事情。

    这让那些埋伏在一个个村外,准备再获军功的河南卫官兵们,不免有些失望。

    看着那些村子里的百姓,在听到安乐村的动静之后,只是出来看了两眼,在见到朝廷兵马便立马退回家中,等着白天再去打听消息。

    官兵们还就是一阵的失落。

    随着朝廷施行军功爵之法,军中将士们对军功的渴望已经攀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幸,大都督府在不久之前下了军令,往后朝中各地的卫所都将会被轮调去九边亦或是东征、南征大军序列。

    这让地方卫所官兵们,心中对军功的渴望总算是得了一些安慰。

    也正是如此,才让原本朝廷制定的地方卫所轮番戍边的策略得到了拥护。再也不是过往,一旦地方卫所听到要轮番去戍边,便个个心生哀嚎。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