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643节
    孙成点点头:“原本只是想要多个借口,没成想从说起此事之后,这个李志成竟然立马态度转变……”

    他目光幽幽,望着眼前的雨幕,直视前方,似是要穿过前面的安乐村祠堂,看向那不知在做什么的李志成等人。

    “属下以为,不论安乐村有何隐情,此刻都应当传讯回去,调动兵马前来,防备山民闹事。”

    孙成的手掌抓着廊下的柱子,开口道:“等后半夜出两人,往洛阳城调兵。”

    现在只是不确定安乐村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可一定是有问题的。

    孙成甚至隐隐觉得,安乐村是涉及河道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在谋逆。

    他定下了调兵的事情,一旁有先前在外面的锦衣卫,则是小声道:“方才祠堂里有人往山上石场那边过去,属下以为这是在叫人回来,防备我们突然暴起下手。”

    孙成目光冷冽,冷哼一声:“石场上的人,都是四肢有力的,今夜里头轮流歇息,务必警惕。四下里埋上火药,一旦出现事不可违之事,便冲杀出去。”

    “山上的消息,等天黑应该就能回来了。”

    有人在孙成身后低声说了一句。

    那是之前在村子里,借机离开大队,悄然往山上过去探查情况的两名锦衣卫。

    孙成目光转动,少顷后开口道:“你们埋锅造饭,提前吃完。”

    他身边的人点点头。

    这是为了防止吃了安乐村的东西出现问题。

    ……

    出现问题,就要去解决问题。

    如果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办?

    那就通过暴力的方式再去尝试着解决。

    洛阳城。

    因孟津县段河道工地发现青石出现问题,而倒是整个洛阳城里所有涉及河道事务的官员被尽数捉拿,暂时关押在知府衙门牢房中。

    雨幕下,朱允熥立于洛阳城头,眺望着远方的洛水穿城而过。

    通政使司知事官王信陵为其撑伞。

    蹬蹬蹬。

    在淅沥沥的雨水声中,田麦踩着城墙上的积水,带着满身的湿气,到了朱允熥身后。

    “殿下,高阁老那边大抵今夜子时前能赶到洛阳城。河南府有关河道事务官吏人等,现已尽数归案。”

    朱允熥轻轻转动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查出什么了吗?”

    田麦脸上露出难色,低声道:“有锦衣卫百户官张辉的那几名徒弟在,审讯过程属下也一直盯着的。似乎……这些涉及河道事务的官员,并没有什么问题……”

    “现在只剩下哪里没有查?”

    朱允熥眼底露出了放松的神韵,只要河南府官场上没有问题,那么就是最大的幸事。

    田麦开口:“现在只剩下河南府孟津县河道所用青石供应之地,偃师县府店镇安乐村,尚未核查。不过孙镇抚这几日一直在外面暗中查探各处,想来也应当会查到安乐村那边的青石场。”

    朱允熥挥挥手。

    田麦当即退到一旁。

    而他则是看向为自己撑伞的王信陵,微微一笑:“你说,现在河道上没有问题,河南府也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在哪里?”

    王信陵不知皇太孙为何如此一问,只能是顺势开口:“那只有源头出了问题。”

    朱允熥笑笑:“孤现在只是很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能让青石变得如同豆腐一般脆弱。”

    王信陵低声道:“想来,是有什么不传的老法子……”

    “田麦。”

    朱允熥不与王信陵奏对,而是转口呼唤着田麦。

    田麦当即上前:“臣在。”

    “河南卫出个千户所进山吧,一昼夜的脚程,快去快回,让河道上的这桩悬案早日了结。”

    “臣领命。”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古老的法子

    当孟津县境内河道上查出拦水坝问题之后。

    洛阳城里的河南府知府衙门就已经是全城戒备,驻扎在洛阳城内外的诸卫兵马,也纷纷收到指令,所有人必须待在营中,等待可能会到来的军令。

    河南府知府段家林,只是落后于田麦一刻钟的时间赶到城墙上。

    段家林刚到城墙,就听到皇太孙要动用河南卫兵马进山的命令。

    他是今年随着河南道官场那次大换血,从应天城新晋履任的。

    不是心学中人,但也算得上是个干吏能臣。

    段家林到了城墙上,抖了抖身上的官袍,随后躬身抱拳:“臣河南府知府段家林,参见皇太孙殿下。”

    朱允熥看向也不叫人撑伞,淋在雨中的段家林,淡淡一笑:“段知府如今在河南府履任数月,想来也已渐入佳境。”

    段家林点着头,脸上却是露出苦笑:“为朝廷做事,臣等只能勉力而行,不敢有半分疏漏差错。”

    自己已经在河南府知府的位置上干了快一年了,如今到这城墙上,都没个知府衙门的皂吏撑伞,何谈渐入佳境。

    朱允熥亦是知晓,只是淡淡道:“朝局总会改善的。段知府今日不在府衙署理公务,怎得来这边了?”

    段家林犹豫了半响才说道:“微臣是想……既然现在已经查明河道上的事情,无关河道总督衙门及河南府各司衙门官吏,能否将暂押的那些人放出来。毕竟……府内还有河道上,诸事繁忙,离不开人。”

    撑着伞的王信陵,默默的侧目看了眼这位河南府知府。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刚刚履任的知府,在河南府过的并不怎么顺畅。但他竟然是老好人一样的,现在就要为那些被暂押的人求情。

    年轻的知事官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如果是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大概会先拖一拖,然后表现的足够卖力,好不容易各种上下诉告,再将那些人给放出来。

    如此,也能让那些人心生感激,最不济在往后的日子里,也能少些拖累。

    他如今直接提出来。

    本身那些人就已经查明是没有问题的,太孙也没有理由再继续关着那些人。

    段家林这番求情,最后倒是要颗粒无收。

    朱允熥轻叹一声,挥挥手:“既然知府为其求情,现又查明无事,那便放了他们吧。”

    段家林满脸欣喜:“微臣谢殿下。”

    朱允熥哼哼了一声,转口幽幽道:“只是他们虽然并无手脚,也没有于河道事故又甚牵扯。但终究还是逃不掉一个失察的罪过,眼下放了他们,这个失察的罪过,该是要谁来担?”

    说完之后,他的目光暧昧的盯着老好人段家林。

    这意思很明显。

    那些被暂押的人既然要放了,那么这个失察的罪名你段家林就得背上。

    段家林愣了一下。

    自己是想要河南府上下和和气气,相互和睦。但这不代表,自己就是个傻子,会去干为别人担责的事情。

    朱允熥轻笑着道:“河南府暂押官员,各降一级,留任原职,以待朝廷后续审查。河南府知府失察,罚俸一年。”

    在他面前的段家林有些意外。

    太孙对自己可谓是轻拿轻放了。

    王信陵则是有些感慨,原来做个好人还是有些好处的。

    至少段家林虽然背上了失察的罪过,但也只不过是罚俸一年而已。倒是那些人被各降一级,虽说还可以留任原职,但再想往上晋升却就是难咯。

    段家林一时间心中感慨良多。

    这就是传闻之中,人人畏惧的杀人如麻的大明铁血皇太孙?这就是能在地方叛乱,亲临阵前领军冲阵的太孙殿下?

    自己倒是觉得皇太孙分外宽仁和善。

    段家林心中想着人们对皇太孙的描述,赶忙开口道:“殿下,微臣先前听闻要动用河南府卫所兵马前往安乐村?”

    朱允熥看向段家林,目光中露出审视。

    段家林急忙说道:“殿下,卫所兵马不可轻动啊。”

    他这句话刚说完,朱允熥立马眯起双眼。

    若段家林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表露出某种不适合现在朝局的言论来,那罚俸一年的惩处就得要换一换了。

    这个傻子!

    王信陵在一旁,也是心中不由暗骂起来。

    当真是个蠢货。

    段家林似乎是反应了过来,脸上露出一抹尴尬:“微臣非是劝谏殿下不用卫所兵马,而是面对时下局面,应当如何运用之。大明卫所官兵百万,乃是国之重器,可如何用,却是要慎之又慎,要师出有名,动则以雷霆之击,破碎一切敌人。”

    他一个河南府的知府,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朱允熥原先心中的迟疑顿时烟消云散,脸上露出一抹微笑,轻声道:“依段知府所言,今次该如何用兵扫荡宵小?”

    “首当悄无声息,不叫宵小乱贼提前得知官府出兵的讯息。”

    段家林开口出声有力,好似是与先前那个官场老好人的模样完全变了个样,大相径庭。

    他继续说道:“再其次,当四面合围之。安乐村因产青石,如今又有工部督建水泥厂,两处合力为河道提供用料。臣亦是稍稍知晓那边的地形,安乐村三面环山。若是不以合围之势,堵他们个水泄不通,无路可逃。只要这些人进了山,那就是追索艰难了,亦会后患无穷。”

    朱允熥眯着双眼:“如此说来,一个千户所的人手倒是显得捉襟见肘了。”

    段家林点点头:“依臣愚见,至少得要三个千户所方可。不但要防备安乐村可能有叛逆之心,还要防备此处其余各村是否对朝廷怀有异心。”

    说到此处,段家林停了下来。

    在朱允熥征询的眼神注视下,他才又缓缓开口解释起来。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