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88节
    本官以为,此评往后大可再不复行。

    朝堂现今官员,尔等日后为官,当以地方百姓仓中可有余粮为评。

    百姓仓中有粮,自无流民,无流民,自无乱民。无乱民,何来动乱?

    一地百姓,年年有新衣,日日可饱腹,方可评以上上之评。”

    远处的应天知府邹学玉目光微微一动。

    解缙说了很长的一段话,但能坐在大明京师所在的应天知府位置上,邹学玉很清楚这番话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在他身边的应天府同知已经是小声说道:“府尊,看来朝廷是要动往后官员考评之法了。这其中,大概是要与今岁秦王主持外察一事有关。”

    邹学玉嗯了声:“今年修好连通玄武湖的水道,建好上元门码头,收上来税。明年咱们应天府的事情就是农桑!”

    同知当即小声道:“下官这几日便将明年本府农桑一事整理出来。”

    邹学玉满意的看了同知一眼:“应天一府八县,明年要清理水道、开挖新渠、开垦荒地、冲洗盐碱地,往后你我还要常来上林苑监,那些个新种子,本府须得第一个种上!”

    同知连连点头,其后府衙众人亦是将府尊的话记在心中。

    这可都是来年应天府要干的事情,就如同今年几乎是快要有一整年了,整个府衙都在忙着开挖连通玄武湖的水渠,以及修建上元门码头。

    码头修好了,如今的龙湾码头就会简化为朝廷专用的码头,而上元门码头将会成为民间百姓、商贾使用之地。

    这一处就能拿在应天府的手上,往来船只停靠、货物存储,应天府都能收上来一笔不菲的费用。

    再以此为财源,去支应应天一府八县的百姓,这一番定论早就在府衙内得到了共识。

    应天府的人在商议着本府的事情。

    而在地头上,解缙还在继续授业。

    “尔等日后为官,当要铭记,谁是你们的政绩,谁是你们的政敌。”

    忽然,解缙的话语变得锋芒毕露。

    政绩和政敌,从内阁大臣的嘴里如此直白的说出来,在监生中引起了一片轰动。

    便是那些原本还心中对今天这堂课嗤之以鼻的监生,此刻也不由露出好奇和惊讶。

    解翰林竟然敢说的这么露骨?

    这是能当着太孙的面说的?

    解翰林这就好像是在说,你们要记住,日后怎么升官发财。

    而升官发财,自然是在场所有人都期待的事情。

    可是在一旁的朱允熥,眼底却是露出了浓郁的笑容。

    若不是为了保持自己在这帮监生面前的形象,他都要笑出声来。

    解缙拍拍手,直言道:“来日,你们为官一方,那里的百姓就是你们的政绩。百姓富足,年年丰收,不生饥乱,便是你们的政绩。

    除此以外,皆为尔等日后为官之日的政敌!

    商贾会逃避商税,士绅会逃避赋税,豪族会行贿尔等。

    商贾避税,尔等地方赋税不足。士绅兼并百姓,百姓生乱。豪族拉拢尔等,漠视人命。

    朝廷或许一日不察,却断无可能永远不察。”

    红薯地里,有人露出醒悟的眼神,却也有人生出失望的表情。

    而这些人,心中不禁再次诽议起来。

    自己成了自己的政敌?

    可是朝廷对待贪墨渎职的官员,却也真的可谓是心狠手辣啊。

    这些年朝廷被查处监斩了多少官员。

    身在应天的监生们,哪个不知道。

    朱允熥看着解缙今天的话已经到了最后,便轻咳一声,挥手指向不远处的邹学玉:“那位是如今的应天府知府。”

    突然被太孙点了名的邹学玉,顿时紧张起来。

    随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移了过来,邹学玉便愈发的不安。

    自己不过是来看个热闹,怎么就被点名了呢。

    连带着邹学玉身边的应天府官员,也纷纷都低下头。

    朱允熥开口介绍道:“应天知府邹学玉,交趾道为官三年。若是孤没有记错的话,三年之前他还只是个与尔等一般的学子。

    随后科举中仕,乃为两榜进士,观政南下交趾为官。

    为官三载,所辖地方民生安定,赋税年增。”

    邹学玉的年纪并不大,只是过往数次不曾考中。

    而当朱允熥介绍清楚了他的身份和过往,在场的监生们纷纷心中惊讶。

    仅仅是为官数载,便已经官至应天知府。

    再往上的话,大抵就是六部侍郎一职了啊。

    若是外放,必然就是主政一道的三司堂官。

    朱允熥笑道:“孤不与尔等说的多,只有一句话。”

    他的话,自然比解缙的话更引人注目。

    内阁大臣高春风已经是如今朝堂上的一个传奇了。

    自从高仰止入阁以后,就成了国子监里被讨论和羡慕最多的人。

    谁不想成为大明高春风?

    但是监生们现在才发现,原来不光光是有高春风,大明还有邹学玉。

    朱允熥轻声道:“谁能喂饱我大明的百姓,孤便用谁,无论六部、内阁!”

    这就是一个利益的分配和平衡问题。

    “开饭了!”

    “开饭了!”

    当监生们开始试想着未来真的入仕为官,从上林苑监衙门那边,有一行人提着一只只冒着热气的大桶走了过来。

    等人赶过来,一股子食物的香味飘散而出。

    朱允熥默默的退到了远处。

    解缙则是站起身,笑吟吟道:“都去吃饭吧,吃完了继续挖红薯。事不可半途而废,今日本官与尔等一同待在此地。”

    说着话,解缙已经是自顾自的走到了一个大桶前,掀开盖子,一团热气散开。

    他已经从桶中里拿出两枚烤的软软的红薯,走向朱允熥面前递出一枚。

    而袁素泰等上林苑监的人,则另有一只木桶分享。

    至于意外赶来的邹学玉等人,则带着好奇的凑了过去。

    监生们忙活了大半天,这时候早就已经饥肠辘辘,见着太孙、阁老还有少师等人都有了吃的,便立马向着剩下的木桶围了过去。

    “都是红薯?”

    围过来的监生们发现木桶里竟然只有红薯,再无别的吃食,不免有些迟疑。

    只是,总有忍不住饥饿的人,拿了红薯就到一旁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空气中,红薯的香味愈发的浓郁起来。

    那些还有些不确定的监生们,也终于是忍不住,只能是选择随便吃一顿饱腹。

    “怎么这么香?”

    “你们慢点,给我再留一个!”

    “别抢啊,都别抢,给我。”

    “……”

    或是因为饥饿,有或是因为吃的就是今日挖出来的红薯。

    每一个吃下红薯的监生,原本露着疲倦的双眼,都开始放出光亮来。

    “知农桑之难,只是开始。道理说的再多,却总是挡不住财帛动人心。”

    将一整颗红薯啃的干干净净,顺带着还悄悄吃了几口那些被烤的焦焦的红薯皮后,朱允熥对着身边的解缙低声说话。

    解缙侧目看了过来。

    朱允熥继续道:“二叔如今正在主持外察,我的意思是,要锦衣卫配合严查,朝廷必须要重典一批官员,杀鸡儆猴,至少要让朝里朝外的人看清楚,贪赃枉法的事情不能做。最低最低也要让他们在做之前,心中还存着一丝畏惧。”

    解缙点点头,不论是京察还是外察,朝廷总是要立几个标杆示众的。

    他想了想后,转口道:“内阁在商议信国公薨逝一事,朝廷该如何处置。臣前番圣前奏对,陛下似是有意要派宗亲及重臣前往凤阳。”

    朱允熥两耳顿时一动。

    他缓缓转过头,双眼定定的看向解缙。

    “你该不会想说,那个宗亲就是我吧?”

    ……

    第四百八十章 允炆在凤阳

    解缙眨眨眼,脸上露出一抹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不远处的红薯地里,劳累了半天的监生们不断的夸赞着红薯的香甜。

    当人们在进食的时候,一切的纷争都会暂时的停下来。

    朱允熥有些不确信的盯着解缙:“该不会是真的吧?你们是不知道还有谁在凤阳?”

    按着解缙所说,去凤阳那自然是为了代表朝廷,出席信国公的丧礼。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