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69节
    瓦剌部看准了这个时候大明的精力主要被长城东侧的蒙古鞑靼部牵扯,所以才看准了这个可能闷声发展的时间,想尽办法去壮大自己。

    不能给草原上的前元余孽们喘息的机会!

    出了朝阳门。

    朱允熥轻声开口:“派人去关外,赶在马哈木回瓦剌之前,将他那个草原第一勇士的名头给传出去。”

    田麦躬身领命:“属下明白。”

    待一行人到了上林苑监衙门外。

    许久不曾来这边的朱允熥,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诧异。

    翻身下马,朱允熥望着空荡荡无人看守的衙门口,台阶上几只肥硕的母鸡,正悠哉悠哉的来回踱着步子。

    衙门后面时不时的又会传来阵阵鸭叫声、鹅鸣声。

    忽而,有犬吠声在衙门里响起。

    一时间,原本还悠闲的家禽们,顿时乱作一团。

    朱允熥眼睁睁的看着一群大鹅,尾后拖着一长串黑点,就从衙门里展翅而出。

    几名护卫立马上前,将这鸡飞狗跳的场面挡下。

    “没走错地方?”

    朱允熥有些意外,惊讶的回头看向身边的田麦。

    田麦脸色紧绷,身为暗卫,上林苑监的变化,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只是这样的变化,太孙不曾问起,自己也没有必要起说。

    不过小事尔。

    此刻太孙问起,田麦方才说道:“有一阵子了,依着属下等人打听的,是少师说要让百姓们能多吃些肉,所以尝试着看看能不能由朝廷统一大规模养殖家禽,然后以成本价售卖给百姓,亦或是贴补给学堂里的那些孩子们。”

    朱允熥眉头挑动,自己前面经略草原之策,有为了解决大明九边之患,也有为了购进牛羊肉,好让明人的身子能更加的壮实。

    倒是不想,袁素泰这位大明少师,竟然也有了这样的想法。

    田麦继续道:“少师觉得,少年强则大明强。我大明有最聪明的人,也有最厉害的兵器。但少师觉得,我大明的孩子也要更健硕,不能输于诸如草原上的那些人。”

    朱允熥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

    “小老头这是一日都不打算歇息的呀。”

    “去寻寻他在作甚。”

    “孤今天可是准备好生洗劫一番上林苑监的!”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殿下快快征服草原吧

    如今的应天朝堂,有那么几个地方,是明显有别于旁处。有那么几个衙门,是不同于其他部司衙门的。

    诸如武英殿前的税署衙门,诸如由张二工管理的各处工坊。

    而上林苑监,这个本来是应天各部司衙门里最普通的一个衙门,如今也变得格外的不一样。

    根据户部、税署的核算,仅仅是这几年的时间,上林苑监当初从交趾道带回来的粮种,种植范围已经遍及中原诸道。而在琵琶湖旁的沙土地种出来的红薯,如今也已经是扩散到了除直隶以外,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东诸道。

    上林苑监这个当初不起眼的衙门,可以说是凭借这一己之力,让整个中原最适宜耕种的土地出现增产的现象。

    土地是中原王朝的核心。

    粮食是天下百姓的底线。

    让百姓吃的饱,仅凭此一项功绩,上林苑监便功在千秋矣。

    以至于当朝廷在今年开始推行新政,朝堂格局发生改变,皇帝创立文渊阁处理天下军政要务,遴选重臣入值文渊阁的时候。

    所有人都笃定了,大明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在文渊阁中定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但偏生,这位有着大功德的重臣没有入值文渊阁。

    没人会觉得这是皇帝对袁少师的打压。

    朝廷断然不会打压如袁素泰这样的人。

    随后就有人开始传出,这是袁少师公忠体国,一心只做喂饱整个大明肚子的事情。

    于是,袁素泰和上林苑监的形象,在所有人的心中再一次拔高。

    对国家有大功德的人,养一些鸡鸭鹅,没有半点的不妥。

    就算是将这些鸡鸭鹅养在朝廷衙门里,也是不成问题的。

    就连平日里闲来无事的都察院御史,路过上林苑监衙门前,便是被大白鹅追赶,被雄鸡啄顶,被肥鸭嘲讽,也不敢有只言片语发出,而是甘之若饴的希望这些鸡鸭鹅能长得更肥美一些。

    任凭应天城繁花似锦,上林苑监总是岁月静好,各自相安。

    一名身着灰布麻衣,有些跛脚的半大孩童,手拿着簸箕和扫帚,脸上表情有些无奈的从上林苑监衙门里走出来。

    孩子那不时张合的嘴巴,表明了他正在不断的无声咒骂着。

    而对象,正是这衙门外逃散的鸡鸭鹅。

    提着簸箕的孩子出了衙门,站在外面看向四周,眉头皱的更紧,回过头看向衙门里面:“再慢些就要多费时间了。”

    随着孩子的一声呼喊,又有数名同样穿着灰布麻衣,年龄相仿的孩子从衙门里走了出来。

    这些孩子手中有拿着簸箕扫帚的,也有提着长竹竿的。

    只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手拿着竹竿的孩子,开始冲向远处,试图绕到逃出衙门的鸡鸭鹅前头,好将其都重新驱赶回衙门里的笼舍中。

    孩子们对朱允熥等人的身份,似乎并没有察觉。

    那最先提着簸箕走出来的跛脚孩子,嘴里更是无声骂骂咧咧的低着头,打扫着地上的粪便,到了朱允熥身边。

    “这些孩子是?”

    朱允熥面露疑惑,侧目看向身边的田麦,对这些从上林苑监衙门里出来的孩子的身份有些好奇。

    田麦微微躬身颔首,小声道:“都是养济院里的孩子。少师有此偶去养济院,看到这些孩子便起了念头,觉得朝廷接济抚育这些孩子,还得要考虑往后的长久之计。”

    朱允熥脸上好奇之色更重了一些:“少师这是又有什么打算?他要让上林苑监收下这些孩子?”

    “少师想着,等上林苑监摸索出一套可行的养殖方式,就让这些孩子慢慢接手,到时候各自分摊一些。等孩子们再大一些,就让他们自己出去寻了地方养殖家禽,如此也算是有了一份依靠过日子。”

    田麦说的有些迟疑,上林苑监管到养济院的事情,算起来是有些职权上纠葛的。

    想了想,田麦又道:“这些养济院的孩子来上林苑监帮闲,衙门里每日也算些工钱,不算多,权当是雇佣了些人手。”

    朝廷的财政预算,每年都是有预算和结算的,这一点田麦瞒不住,内阁那边想要查,随时都能调阅出来。

    朱允熥脸上露出微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少师心系社稷,非等闲之辈可比也。”

    “劳驾公子挪一挪。”

    正当朱允熥感叹着袁素泰的公忠体国时,那扫着地上家禽粪便的跛脚孩子已经是到了朱允熥的眼前,皱眉望着这位还没有表明身份的皇太孙,有些不满的提醒了一声。

    朱允熥愣了一下,却还是照着对方的意思,往衙门前更近一些打扫过的地方挪了一下。

    但他还是好奇的开口道:“可是在这上林苑监做的不快活?”

    跛脚孩子皱着眉转过头看向朱允熥,声音闷闷道:“谁家满地粪便能快活的?我就等着这些鸡鸭大鹅长肥宰了出气!”

    “那你可以不做这事的。”

    朱允熥目光转动,饶有兴致的试探了一句。

    跛脚孩子立马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看向朱允熥,心想这大抵又是哪家不知五谷的贵公子,只得没好气道:“不做这事,哪来吃的?袁老说了,只要我们养出更多的鸡鸭大鹅,不光我们能吃饱肚子,还能长得更壮实,到时候就没有人能欺负我们。”

    田麦有些无奈,对这个不知太孙身份的跛脚孩子,多少有点哭笑不得。

    要是这孩子知道太孙的身份,还不知道能不能说出这些话来。

    朱允熥则是嗯了一声,点点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那你们得跟着你们的袁老,好生的学,到时候养大明朝最多的鸡鸭大鹅,喂饱所有人的肚子!”

    跛脚孩子哼哼了两声:“那是自然!我们都说好了,到时候要让秦淮河上全都是游水的鹅鸭,钟山上全是走地鸡。”

    这下,就连朱允熥也哭笑不得的露出声来。

    他实在是有些不敢想,那十里秦淮河上漂满大肥鸭大白鹅,钟山上飞满了走地鸡,该是怎么一个热闹的场面。

    跛脚孩子吐槽了一番,提着扫帚指向衙门里:“公子是要来拜访袁老的吧,他正在前湖那边,公子自去就能找到。”

    朱允熥很是客气的拱了拱手:“多谢。”

    跛脚孩子目光闪烁了一下。

    最后点了点头:“客气。”

    ……

    “哞哞……”

    “咩咩咩……”

    “哐当哐当……”

    “都给老夫安静下来,再叫唤,休怪老夫不客气了!”

    钟山下前湖畔,一片偌大的新建圈舍外,被栅栏围起来的一大片空地上,官袍上粘着些不明物的袁素泰,正老脸涨红,有些气急败坏的对着几头正在对持的牛羊下达最后的警告。

    几名在上林苑监做活的百姓,正搬着木栅栏从远处赶过来,另有几人拦在快要干起来的牛羊之间,试图将这两个群体重新隔离开。

    等到木栅栏被搬过来,将牛羊给分开,现场才算是冷静了下来。

    袁素泰皱着眉,颇为不解:“分明散养就可以混在一起,为何圈养起来就会发生冲突?”

    一名上林苑监官员手中抱着一本写满记录的册子,提笔又记录了几段文字,随后才说道:“或许是族群不一样导致?”

    “记。”袁素泰沉声开口:“圈养牛羊等大牲畜,不可混养,避免族群冲突。大范围集中饲养,应当区分圈舍及场地。”

    官员提笔记录,小声道:“已经记下。”

    袁素泰点点头,脸上却是有些无奈:“若不能混养,则必然会增加建造圈舍和场地的成本。小农小户,恐怕是难以承受的起。”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