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58节
    蒸汽轮机已经开始工作。

    从战船的最底部向着甲板上,传来了一阵颤动,这时候船帆也被水手们拉起固定。

    动了!

    朱元璋看着岸边的一个固定物,开始在视线里产生了移动感,立马是提起脚步向着船首位置奔走过去。

    “陛下慢些,小心脚下!”

    张二工连忙转身,大声提醒着。

    朱允熥亦是连连开口:“爷爷小心,战船刚刚开动,会有些不稳。”

    乌泱泱一群人,就这么跟在皇帝的身后,往船头而去。

    朱元璋这时候已经是冲到了船头最前面的位置,双手紧紧的抓住身前的栏杆。

    听到身后传来的急促脚步声,朱元璋没有回头,只是沉声开口:“蒸汽战船该如何继续试验,你们依照计划去做。”

    张二工见皇帝陛下已经没了再要自己做解释说明的意思,便躬身悄然退下。

    这时,朱允熥便轻步上前,到了老爷子身边:“按照计划,战船从这里开始,要逐步提速,直到全速航行抵达下游的八卦洲,随后在江面之上开始转向,并对八卦洲上游沿岸建造的试验戍堡进行炮击,测试战船在移动和停泊状态下的性能。”

    八卦洲位于龙江造船上外江心洲下游约二十里地。

    这段距离,足够蒸汽战船测出全速状态下的航行速度,那边的江面也足够战船调转方向进行移动和固定炮击。

    朱元璋手指轻轻的敲击着身前的栏杆,却是开口询问道:“这些火炮,不光要在水师战船上使用,还要送往边军处。有此物在手,我大明只要自己不乱,便再无敌手。”

    海洋是陌生的,对于大明人来说,远不如对陆地的了解多。

    而一直以来,中原的敌人都是从陆地上过来的,其中尤以九边塞外那片草原上层出不穷的敌人。

    大明如今的军事战略重心,仍然是侧重于对抗、防御、打击九边塞外的前元余孽。

    当年徐达率军攻入北平城,由孛儿只斤·铁木真建立起来的大元,便在汉家儿郎们无数次的浴血奋战之后,轰然倒塌。

    大元,作为一个统治整个中原的王朝,结束了它的王朝寿命。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北遁上都,隔年又退至应昌。这位铁锅皇帝,依旧使用大元的国号,但却已经被大明定义成北元。

    洪武三年,元惠宗去世,元昭宗即位,在明军持续不断的军事行动下,继续带着北元余孽北逃至漠北和林一带。

    洪武十一年元昭宗去世,即位的元天元帝继续带着人和大明对抗,更是屡屡侵犯大明。

    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为了彻底扫除残存在塞外和东北地区的北元余孽,朝廷命凉国公蓝玉为大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执行着洪武皇帝的第六次北伐。

    明军横跨戈壁,前进至捕鱼儿海一带,与北元大军激战,最终彻底击溃北元大军,致其死伤无数,更是俘虏八万余人。天元帝极其长子天保奴逃走,幼子地保奴被明军俘虏。

    而继续北逃的天元帝极其长子天保奴,则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

    至此,北元不再使用皇帝年号及大元国号。

    可是不论是大元,还是北元,虽然已经在数年之前消亡,但却留下了无数经历过大明开国的人。这些前元余孽,依旧执行着前元的制度,依旧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依旧长年累月不断的试图再一次南下。

    大明开国二十八年,便整整打了二十八年的仗。

    而在朱元璋的心中,此生最大的国家希望,或许不是亲手缔造盛世,也或许不是儿孙顺遂,却一定是将所有的前元余孽尽数扫清。

    朱允熥轻声开口:“爷爷放心,水师战船上的火炮,都是专门为水师锻造出来的。至于用在九边塞外的重型火炮,以及能被战马轻易拉动,便于携带搬运的轻型火炮,从一开始就是一同研制的。”

    朱元璋颇是有些意外,侧目开口:“为何要如此细分?你说的重型火炮和轻型火炮,爷爷什么时候能亲眼看到?”

    “想来也要不了多长时间,总是要在今年都一并弄好了,到时候请爷爷亲临观阅。”

    啊!

    朱元璋长叹了一声,目光有些动容,望着眼前碧波浩渺的长江江面,他接连拍打着栏杆,好似是在和声奏乐一般。

    “大明要早一些真正安定下来,要让那些个敢于觊觎中原的敌人彻底臣服,若不臣服便让他们饮血明军刀剑之下。”

    朱允熥点头低声道:“会有那一天的。”

    朱元璋却是摇摇头:“要好生的做事,等真的到了那一天,爷爷就乘着这样的船出海,去看看这海的对面,到底是个什么地方。”

    老爷子要当海贼王?

    朱允熥不禁一愣。

    然而,却已经是迎上了老爷子那大有深意的目光注视。

    ……

    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明特色倭奴船

    当朱允熥还在感叹着,老爷子在社稷之后,还有着一颗自由之心的时候,迎面就是老爷子那双明亮的好似能看穿一切的眼神。

    此刻战船已经全速航行,江风迎面吹来,带着几分秋日里的慵懒。

    成群的江豚,身姿优雅的从水面下一次次的跃起,好似是一轮轮沉入江底的月牙,波光粼粼,水珠浩渺。

    远方,长江两岸的渔翁,戴着斗笠,摇着船橹,往江中抛下一道道的渔网。

    更远处隐约在田间地头、灌木树林之后的村庄,已经有寥寥青烟升起,在这个秋日里轻轻的诉说着江南的悠然。

    朱元璋的目光愈发深邃,轻笑一声:“听说,你已经知会内阁,待瀛洲二季度金银入京,就要分润一些赏于朝堂百官?”

    “是以爷爷您的名义,赏赐下去的。”朱允熥急忙解释,在一向严苛对待官员的老爷子面前,他不敢有半分作假:“朝廷今年大动作很多,人心惶惶,新政似虎,不论是为了收买人心,还是以示朝廷公允体贴,这笔银子也该发下去的。”

    朱元璋哼哼了两声,摇头道:“你小子没说实话。如今啊,也学会在爷爷面前打马虎眼了。”

    “孙儿不敢。”朱允熥矢口否认,继而挥手指向远方望见战船,而开始提前收网的渔翁:“爷爷,他们为何会在这里打渔?”

    朱元璋顿时一愣,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因为这些百姓以打渔为生,今日打渔明日入城售卖,贴补家用。”

    朱允熥却是摇摇头。

    这是结果,而非原因。

    在老爷子质疑的注视下,朱允熥笑着开口道:“因为他们知道这江水之下有鱼。”

    朱元璋一听此言,本想开始训责,只是稍稍转念一想,却又品出了不一样的含义。

    哼哼!

    老爷子以冷哼声,示意卖关子的大孙子继续说下去。

    朱允熥说道:“因为百姓知道江中有鱼,所以才能才会打造渔船,编织渔网,探问城中售卖之地,鱼价如何。若是百姓不知道这江中有鱼,可以让他们充饥饱腹,让他们能售卖赚取一些零碎贴补家用。那他们是否还会造船结网下水捕鱼?

    朝廷如今复行秦法军功爵,又议开国公、曹国公晋封一事,实则乃是以利诱之。今尔,我朝百万明军,何人不求战似渴,求功心切,何人不想在马背之上搏一个王侯将相?”

    朱元璋眉间夹有锋芒,开口道:“所以,你现在是要对文官们以利诱之?”

    朱允熥点头道:“曲阜那家人不曾在了,两榜进士也不再会直接授官,心学猛如火也,如星火散布天下,只待东风起,天下尽是求实之辈。

    可朝廷新政之下,我中原千年以来那根深蒂固的思想,是否能转变过来?孙儿以为,此事非一朝一夕可成。但若是往后,朝廷新政有所偏差,那些人那些事又是否会卷土重来?孙儿以为,这是必然的。

    所以啊,孙儿就想,或许在这思想上,也要改一改,要让天下人知道,过去千年以来的那些个观念,已经不适应于当下的大明。”

    没有一个万里江山,是不可能成为大国的。可国土幅员辽阔,又会让人们安于现状,以为天下万物皆有之,从而陷入内卷之中。

    大明的问题是什么?

    有很多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可是归根结底,依旧是对资源的开发以及分配制度的设置。

    数代中原王朝,都是建立在充足的土地资源之上,再凭借着廉价的人口资源,在乱世之后一次次的创造出一场场盛世华梦。

    而人们从来不关注分配制度的设置。

    大明想要真的万世长存,就得要不断的开发更多的资源,且对内还要尽全力弹压分配的不平均。

    将矛盾和利益转移对外,缓解内部的利益矛盾,让所有人在某一天集体的突然意识到。

    中原之地原来也不曾大,竟是何曾的小。

    而在中原之外,还有更大的土地、更多的资源,犹如勾栏里巷中,那些做着最廉价皮肉营生的妓子一样,任人采摘,予取予夺。

    朱元璋沉吟良久,细细的思索着前后的因果,半响之后方才开口:“文人安步足下,实非轻易可改之。”

    哼!

    朱允熥冷哼一声:“若是不改,朝廷自会帮他们去改!”

    封王激励之下的军功爵法,于那百万明军而言,镇压国内动乱,也是功劳。

    朱元璋沉默了许久,只是拍了两下身前栏杆,不发一言。

    这是默许的态度了。

    朱允熥面带微笑,举目看向战船前方,江面之上八卦洲的突出部位已经引入眼帘,由龙江造船厂筑造的水泥戍堡,赫然横陈在岸边。

    “测船速!”

    甲板中段,有人高声呼喊着。

    传令兵大概是今日整艘蒸汽战船上最繁忙的人,不断的高呼着测速。

    少顷,战船后端最高处的甲板舱室顶部,便有人站起身来。

    “报!”

    “自江心洲发,至八卦洲,用时一刻钟。”

    蹬蹬蹬。

    堂堂的正三品工部左侍郎张二工,立马提起官袍下摆,亲自跑到船头。

    “启禀陛下、殿下,蒸汽战船于江河之上顺流全速航行而下,航速一时辰可行一百二十里水路。”

    朱允熥侧目看向躬身拱手奏答的张二工,心中细细的盘算了一下。

    一时辰航行一百二十里,估算一下大抵就有十五六节的航速,虽然是顺江而下,但在如今却可谓是神速也。

    “继续吧。”

    朱允熥缓声回了一句,张二工拱拱手,小心退下船头。

    少顷,战船开始在八卦洲的上游侧过船身。

    一侧火炮开始在战船移动过程中,对着八卦洲岸边的水泥戍堡发起了进攻。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