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31节
    李景隆沉默不语,只是眼睑不断的收缩着微微眯起,望着海湾里那一艘艘只有今日大明才能打造出来的战船。

    咯噔一下。

    铁铉心中没来由的发了慌,他有些不愿相信的看着沉默的李景隆:“你不会已经动手了吧。”

    问完之后,铁铉深吸了一口,却觉得胸中更加的闷了。

    李景隆收回视线,看着脸色紧绷的铁铉,微微一笑。

    他张着嘴啊了一声,双臂轻轻抬起拍在身前望楼边缘的栏杆上:“铁行走不愧是太孙殿下夹带里的人,果然聪明!”

    “李九江!你疯了吧!”

    海湾旁的大营望楼里,铁铉痛心疾首的呕吼着。

    ……

    “除非是疯了!不然如何能将铁路铺满整个大明?”

    朱高炽站在一座高台上,望着眼前的钢铁轨道,以及行驶在上面的蒸汽火车,满脸的震惊和诧异,以及不可信的表情。

    此处位于应天城外,在通往太平府的水泥路旁,临近长江,可以通船的一片地,如今这两年被一座座带着烟囱的工坊占据。

    燕世子的不理解和疑惑,传递在台上众人耳中。

    如今已经官任工部左侍郎的张二工,不曾穿上大红袍,只是穿了件深红色却粘满污渍的常服。

    原本被压在腰上的衣袍,刚刚才被放下,还带着深深的褶皱。

    听着燕世子的质疑,张二工抬头看向看台边缘正背对着众人的太孙殿下。

    那钢铁轨道的用料,朱高炽刚刚已经查看过。他根本不相信,能做到将这东西铺满整个大明。朝廷就是一整年不吃不喝,可能最多也只能将应天周边给串联起来。

    反倒是穿着亲军千户服、腰配长刀的朱尚炳则是面露深思,片刻后小声试探着开口道:“此路造价高昂,钢铁乃禁物,若要造路,恐怕得要另组护路卫所,以备地方贼人毁路窃取。”

    嗯?

    嗯!

    虽然整个看台上,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但朱尚炳发誓自己明明是听到了这些人的嗓子里,发出了一道道含义不同的质疑声。

    就连站在看台最前面的朱允熥也转过身,脸色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的盯着小憨。

    朱高炽更是开口道:“这会儿倒是说在点子上了。”

    自己想的是对的?

    朱尚炳开始怀疑自己今天出门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带耳朵。

    他迟疑的转头看向朱允熥,似乎是想要征询更加准确的意见。

    朱允熥没有开口,只是眼睛里透露出肯定的神色,而后朝着众人招招手。

    连续得到肯定的朱尚炳,顿时整张脸都笑开了花,抢在所有人前面到了朱允熥身边。

    他甚至是挺了挺胸膛,看向正在做验证实验,跑在轨道上的蒸汽火车:“我是觉得,此物……此车,优缺点都很是明显。但如果用得好,却可以为我大明助力良多。”

    与张二工一同走过来的朱高炽,不由面露笑容,开口询问:“那你继续说说,这优缺点都有什么?”

    有了捧场的,朱尚炳脸上笑容更盛。

    他挥手指向在轨道上被蒸汽机头拉动的整整三节满载车厢:“最大的优点,此车比马车拉的东西更多,就是蒸汽车也不如此车。如此,朝廷往后若是要赈济某地,亦或是某地货物运来应天,将会节省众多的人力。

    至于缺点……此车所用道路固定,且造价高昂,容易被贼人觊觎。

    但方才我还想到,此车分明不光光是能运送货物,这车厢稍作整改,同样也能让人乘载。时下这一节车厢,我看就能装下百十人,十节车厢就可以装下一整支千户所的兵马!

    此等意义,恐怕不下于运送货物了。”

    朱高炽眨眨眼,暗自念叨着,自己往后再也不会说他是个真憨憨了。

    朱允熥则是连连点头:“货物运输,除了船运,我已经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此车更多的了。至于你说的乘载百姓亦或是兵马,确也是个头等的大优点。”

    战略物资运输,军事力量的投送,是建立在种种交通之上的。

    如今的大明,装备精良的骑兵,已经是移动能力最强的了。

    可一整日又能跑多远?且战马还要固定间隔时间的休整。

    可火车不一样,不需要考虑休息的时间。

    只要让燃烧室里添加充足的煤炭,就能保证车辆一直是行驶在铁路上的。

    千年以来的皇权不下乡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除了官员体系的层层下沉,致使行政体系的拉长之外。

    最为重要的就是交通和通讯问题。

    “不论是否建造此路,朝廷都需要开采出更多的铁矿!”朱尚炳持续扣准问题的核心点。

    朱高炽点头道:“新政之下,朝廷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但此刻摊丁入亩、京察、军功爵等事都在推行,还要试行户籍松绑,官府和民间恐怕很难征辟徭役民夫。”

    张二工亦在一旁开口道:“此路我等称之为铁路,此车乃火车。臣等验证可得,朝廷若要建造铁路,则必须用工充足。路要铺垫根基,而后伐木以为枕木,再与其上铺设铁轨。

    且臣等近来也探得地方上新矿痕迹,亦是要用工开采,不然比照如今朝廷每年的铁锭产量,不可能保证铁路的建造……”

    “那就让曹国公和开国公从外头抓劳工回来!”朱尚炳直接斩钉截铁的说出解决办法。

    不等朱高炽开口,朱尚炳已经举手道:“朝廷现在在山西道、直隶等地,早就有数不尽的倭工。只要倭人不死光,我大明就不缺用工!”

    朱高炽皱紧眉头,默不作声的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却是笑着点点头:“炳哥儿高见!”

    ……

    第四百三十八章 战争是政治的衍生品

    大明是仁慈的。

    绝对是仁慈的,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但当大明需要一样东西的时候,那么你就是呼吸,也是错误的。

    这一点,在新一代的皇室子弟之中,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种共识。

    如今的大明从蒸汽机延伸到火车和铁路,于是大明原本的钢铁产量就变得短缺起来。而火车和铁路,无疑是优点远胜时下缺点的,所以大明需要更多的钢铁来供应这一事业的发展。

    于是,问题就产生了,需求也产生了。

    所以,倭国就有罪了,倭工也更急需。

    这个问题的解题答案,就是需要大明动用政治及军事力量,去促成火车和铁路的建设。

    那么战争就成了不可避免的必选项。

    逻辑成立,理由充足,无法反驳。

    至于倭国会如何,南征大军铁蹄和炮口下的敌人会如何,这不在大明新一代执政者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年轻的权力参与者里,必须要保证拥有持反对意见的人,发出反对的声音。

    朱高炽完美的充当了这样的一个角色。

    在皇室第三代成员,都变得渴望军功的时候,他充当了最冷静的反对者。

    “朝廷现在大力整治黄河河道,耗费千万。解缙当初提议的另外两条新式水泥路,也开始筹备,亦是耗费颇多。

    还有这几年一直在做的北征南讨,现今朝中的革新,钱粮所需诸多。

    便是这几年朝廷岁入增了不少,可……朝廷这时候,恐怕难以支持曹国公那边军略倭国。”

    朱高炽语气很平和,将如今朝廷的几项大头支出和困难点出。

    军略倭国,便是能够为大明提供源源不断的倭工,以及按照镇倭大军提报回来的有关倭国境内其他各处金银矿。

    但这些都是要在占领了倭国全境之后才能拿到手的。在此之前,朝廷还是要付出不可预计的钱粮去供应前线的真倭大军。

    朱允熥看向今天大放异彩的小憨,眼神示意对方继续破局。

    朱尚炳也不负期望,神色镇定的看向小胖:“炽哥儿,如今朝廷推行军功爵之法,将士们求战之心似火。有镇倭大军在前,我军也不必担心前线情形不明。

    至于粮草耗费,今年北征也快要结束了吧。淮安府那边的府仓调运的也都是去岁从交趾道送回来的粮草。今年的夏粮和秋粮,想来用不了多少时日也就能送回来了。

    到那时候,我朝官兵战意昂扬,兵强马壮,粮草不缺,前线又有熟稔地方的大将坐镇,何以担忧?”

    这是二伯家的小憨?

    朱高炽眨着眼睛,有些不太敢确信,此刻站在自己眼前昂首挺胸器宇轩昂的朱尚炳,还是不是自己过往所认识的那个炳哥儿了。

    朱尚炳却是嘴角夹着淡淡的微笑:“这一次却是过急了。若是依我看,朝廷大可先找找李氏朝鲜的过错和问题,先经略李氏朝鲜,花费三四载的功夫抚平地方。

    而后再以李氏朝鲜为跳板,我朝可调动山东道、河北道、北平都司、辽东都司各处力量,源源不断的跨海而过,经略倭国。如此,才算是最稳妥的法子。”

    朱高炽张张嘴,他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现在的心情到底是多么的震撼。

    炳哥儿不仅仅是想到了如何解决此刻经略倭国的问题,甚至还想到了更长久,更稳妥的法子。

    二伯家的祖坟……?

    呸!

    那也是自家的祖坟啊!

    朱高炽心中诧异万分,倍感不解。

    朱允熥却是轻笑的挥挥手:“经略倭国的事情,便交给炳哥儿了。写一道奏章,送到文渊阁,交魏国公及任阁老审议票拟吧。”

    从来只在一旁看着朱允熥和朱高炽商议国朝社稷大事,将一样样的事情办下去,朱尚炳只能是做那陪衬的绿叶。

    如今,大明正式全面经略倭国的事情,就这么交到了自己的手上。

    这无疑让朱尚炳心中欣喜不已。

    他甚至是拱手道:“那我现在就去?”

    朱允熥眼睛眯起,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去吧,记得字写好看点,莫要让任亨泰给你的奏章丢了。”

    “晓得晓得。”

    得了同意,朱尚炳脸上满是笑容,藏不住的欢喜,一溜烟的就消失在众人眼前,也不知道是要跑哪里去写奏章。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