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21节
    “瞧了便是碍眼!”

    “……”

    于是,百姓们的怒骂愈发的往下三路和污秽之处走。

    高仰止面上不显,可是心中却是分外意外,瞧着周围的百姓,不免在心中感叹,到底还是京畿之地的百姓啊。

    这时候也不用人提醒,洪武门前的辞官者们,纷纷是夺路而逃,再也不敢待在这洪武门前。

    朱允熥望着这些在交趾道回京官员对比下,以及百姓们嬉闹辱骂之下,好似跳梁小丑一般的官员,脸上冷冷一笑。

    他们以为这便是结束了吗?

    还是觉得,锦衣卫今天当场抓了一部分人,便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吗?

    压住心中的轻蔑,朱允熥示意高仰止跟随自己,往洪武门后走去。

    这时候朱高炽从一旁上前。

    高仰止连忙拱手:“微臣见过燕世子。”

    朱高炽随意的拱了拱手,两人当初在交趾道也算是交往颇多,还礼之后,他则是走到朱允熥身边:“五军都督府那边刚送过来的消息,陛下复行秦法军功爵的旨意,业已送到那边,此刻京师内外军营,皆以知晓,各营将士士气大振,欢歌鼓舞,无不口颂朝廷恩典。京畿无虞矣。”

    一旁的高仰止目光微微一颤。

    他知晓自己这一遭被召回京师,是有着要在朝堂之上推行交趾道新政的意图。

    但他倒是不清楚,朝廷这一次竟然还复行秦法军功爵。

    只是一瞬间,高仰止的脑海中便已经联想到了无数中的可能和往后的朝局。

    再望向身边近在咫尺的皇太孙殿下,高仰止眼底尽是崇敬和敬佩。

    朱允熥像是早就料定了如今的局面,显得很是轻松,带着众人往宫中走着,嘴里仅仅是轻声问询道:“国朝推行新政,而今天下可曾乱乎?”

    朱高炽心甘情愿的点着头,郑重道:“比照今日领旨之后的五军都督府及京师内外诸军营。便是仅有复行秦法军功爵一事,就足以叫大明百万雄师归心,天下自不会乱。”

    但大明仅仅是复行秦法军功爵吗?

    朱高炽很清楚,这背后还涉及到大明的户籍制度、兵部吏部户部,还有武人们最渴望的封王拜相。

    大明王爵的虚位以待。

    大都督府的复设,入值武英殿、文渊阁。

    大明的武人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朱高炽现在不担心大明会不会乱,因为现在会要是胆敢说出反对的话,便是和天底下那百万手握刀枪的官兵们作对。

    他现在只担心,大明到时候同样会那百万将士裹挟了,一路走向另一条不可控的方向。

    熥哥儿要大明将士们开疆拓土的话,已经说出去了。

    封王的承诺也给出去了。

    朱高炽很难想象,到时候那些杀红了眼寻求战功的军队,会不会在外面一路狂奔,不顾每一个新征之地的治理。

    等到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可怕的时候。

    朝廷要不断的镇压、安抚、平定每一处新征之地,还要为前线狂奔的大军源源不断的送去海量的补给。

    更甚至,还要防备大军在外,在那些明明已经投降了的新征之地上,干出杀良冒功的事情来。

    朱高炽望向周围那些,由过往看向熥哥儿,眼中只有尊敬,而现在却变得满是崇敬的锦衣卫官兵、京军官兵、禁军官兵们。

    朱高炽看得懂官兵们的那些眼神。

    那是狂热。

    他丝毫不会质疑,现在只要熥哥儿说一句话,这些战意高昂的官兵们,就能立马带着一柄刀冲上去。

    朱允熥倒是不再说话。

    等众人到了洪武门下,带着人留守在城门前的孙狗儿,望着高仰止上前道:“陛下口谕,等高仰止回京,便叫他去太社稷那边寻间屋子住一宿,宫里头自是要安排人伺候洗漱,待明日一早便入宫请安。”

    传达完了口谕,孙狗儿便侧身退到了一旁。

    高仰止躬身闻听口谕,脸上带着些意外。

    朱允熥提起脚步,回头看向跟上来的高仰止,轻声道:“原本,在外回京的官员入朝述职,是不必去社稷坛那边住宿的。只是今日应天所生之事你也看见了,皇爷爷连下五道旨意。想来,他是想让你能永心大明社稷,不学今日之人,以作后人之师。”

    高仰止躬着身,诚惶诚恐道:“臣惶恐,得此圣恩,臣当真是无以为报。”

    朱允熥轻笑着,抬头看向已经点亮灯笼的洪武门城门口。

    应天城,又一个夜幕将要到来。

    而在夜幕之后,便是那明媚的清晨拂晓啊。

    “那便报答给天下的百姓吧。”

    ……

    第四百三十章 国家新贵

    洪武二十八年的这一天,显得格外的漫长。

    原本准备以乞骸骨胁迫皇帝改变意志的满朝文官们,猝不及防的发现,他们的皇帝陛下不需要他们了。

    大明朝在京文官,只不过是在一道恩准乞骸骨的旨意下,便尽数被免了官身。

    朝堂之上,各部司衙门,十去七八。

    在被恩准乞骸骨,夺了官身之后,如狼似虎的锦衣卫便当即拿人问罪,送入诏狱。

    一切,都像是事先预演过一样。

    而随着交趾道回京述职官员们,当众在洪武门和朝阳门之间的崇礼街上,郑重许下承诺。

    应天城的百姓直观的感受到京官的不堪,以愤怒的方式将那些已然被扒下官服、去了梁冠的京官给驱逐离场。

    百姓们带着对一个应当会是新的朝堂的期待,散场之后,满载而归。

    只是,今日却注定了不会如此简单的在黑夜下寂静度过。

    讲武堂里。

    赌局输了的朱寿,却显得格外兴奋,脸色无比喜悦。

    以至于他都不曾从球场回家,而是直接进了讲武堂,寻了一间讲武堂科业教习的宿舍屋子,便住了进去。

    至于自己未来三个月的换洗衣物,朱寿一早便让人回府给取过来了。

    讲武堂里的武生,今日也闻听球场上皇太孙的复行秦法军功爵一事。

    这几年讲武堂慢慢的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学习体系,三年一期。考核入学,考核离学。每期不过百余人,倒也不多,但也不少。

    屋子里的大明侯爷因为兴奋激动而久久不愿洗漱。

    屋外,讲武堂里的武生们,更是难得无视了规矩,纷纷聚集在一起。

    “朝廷如今真的如太孙所言,复行秦法军功爵,便是我辈匹夫之幸!”

    讲武堂里最大的一间课室,云集了不下百五十人聚集于此。一名出自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面色涨红的对周围的同学同袍开口发言。

    “我朝开国已有二十八载,异姓封王者不过寥寥数人,更皆是薨后追封。今日太孙殿下有言,我朝复行秦法军功爵,功高可封王,大明王爵以待。”

    “诸位!诸位同学!诸位同袍!”

    “朝廷……不!皇家待我等如此,我等当是誓死效忠,临阵当抱马革裹尸之志,以谢皇家隆恩浩荡。”

    说完之后,那出自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无声的看向人群中,很不显眼的角落里的一名插班新生。

    百户官今年已经是第三期了,到了年终便要考核结业,若是一切顺利的话,最低也能以副千户的身份,重新由五军都督府及兵部安排去向。

    而那新生,亦是一名百户官。

    但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却坚信,只要对方三年之后结业,出去之后最低也得是个千户官,乃至于是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盖是因为,那新生姓常!

    常继祖很无奈,自己属于是临时插班进了讲武堂的,可自己终究也是通过讲武堂考核才进来的,但不少人却认定了自己是因为那个姓氏才能进来的。

    只是周围武生的注意,都被那中军都督府的百户官给引到了自己身上。

    常继祖便是再如何的无奈,也只能挤出笑容,拱手道:“诸位学长,我大明至今已有二十八载,军户以至二代。国家此刻复行军功爵之法,自是为了不叫我朝军马堕落。大明好儿郎,当于军阵之上,比试高下,当以敌酋首级,论英雄成败!”

    常继祖说的很克制,但作为常家第三代的核心,却又必须表达出开平王府在今日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常家不会沉浸在过往的军功之中,更不会在军阵之上行卑劣之事,一切皆以实打实的军功而论。

    “明军威武!”

    一直因为心中的动容,而不能歇息的舳舻侯朱寿,闻听窗外武生们的聚集声,不禁起了念头,循声而至,看着课室里的武生们,他忽的在门口处高呼一声。

    忽然而来的威武声,让课室里的武生们面露诧异。

    等道回过头,便见竟然是舳舻侯,不知何时出现在了课室外面。

    武生们停顿了片刻。

    也不知是谁人最前开了口,眨眼间整个课室里一阵轰鸣而起。

    “大明威武!大明威武!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

    这讲武堂里最大的课室,仅仅只是一瞬间,就被武生们的呼喊声给塞得严严实实。

    武生们喊着喊着,内容却是渐渐发生了改变。

    “陛下万岁!”

    “太子千岁!”

    “太孙千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明万岁!”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