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471节
    裴本之望了眼就在自己眼前城墙跺后统兵督战的河南道副都指挥使。

    他双手拍在古琴上,锋芒显露,沉声道:“叛军贼不过尔尔,今我开封城,人在城在!”

    副都指挥使双眼一沉,当即拔刀,朝着城墙左右怒吼道:“人在城在!”

    “人在城在!”

    “人在城在!”

    裴本之脸色沉默,再喝道:“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一尊尊的火炮便塞上药粉和弹丸。

    一窝蜂被高高的抬起,那密集的孔洞就对着城墙下的叛军贼军阵。

    滚石檑木就在城墙跺的后面,一口口由城中百姓贡献出来的大铁锅,正在猛火的作用下蒸煮着已然沸腾了的金汁。

    城外,从洛阳城兵围开封城的叛军军阵,已经开始推出前有竖盾的武刚车,掩护着后面的叛军向城墙靠近。

    在军阵两侧,那些自洛阳城墙上卸下来的火炮,以夹角的阵型炮口对着开封城墙。

    一阵轰鸣声,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响起。

    城外顿时密布浓烟。

    而那一颗颗弹丸则是奔着城墙深深砸进去,亦或是贴着城墙顶部,飞跃城墙落在了城中民房上。

    战争,没有丝毫的准备就开始了。

    在炮火的轰鸣声中,裴本之神情冷漠,两手在古琴之上跳动起来。

    从第一根琴弦颤动开始,城墙上的琴声便好似一柄柄锋利的刀锋,掠过城墙,洒向城外的叛军头顶。

    得益于朱尚炳的友谊贡献,两只硕大的由黄铜铸造的扩音器,在裴本之开始演奏的时候,就被人给按在了左右两侧。

    如刀琴声,在炮火轰鸣之下,像是幽灵一样钻进城墙下叛军的耳中。

    叛军已经将登云梯挂到了城墙上,在炮火的掩护下,城头上的守军难以将所有的梯子推倒。

    只不过,在叛军耳中如同幽灵一样的琴音,在收城差役、仆役兵们的耳中,却犹如定海神针一般。

    河南道的布政使与他们同在城头,又有何惧。

    无数从城中百姓家中拆下来的滚木礌石,被砸向城墙下,将一片片的叛军给砸落。

    早就沸腾了的金汤,从排出孔倾泻而出,每一次都会引发城墙外一大片的惨叫声。

    咚咚咚。

    几支带着浓烟的箭羽,深深的扎进城门楼的门板上,就在奏琴的裴本之视线角落里。

    那是叛军们使用的一窝蜂射出的弓箭。

    裴本之镇定自若,巍然不动,手下的弹奏不曾有过半分的错落,倒是惹得手持盾牌挡在他身前的几名布政使司衙门差役,好一阵的心惊胆战。

    “裴方伯,您还是先下城墙吧。”

    布政使司衙门三班差役总班头,手持一面盾牌,挡住从城墙下射上来的飞箭,目光紧张的回头对着裴本之劝说了一句。

    裴本之充耳不闻,只是弹奏着这架当真是传承自西汉时的古琴。

    西城墙下,因担心叛军攻城,连累百姓受伤,而早早就被清空的一座座无人宅院里,此刻却是密布着全身甲胄,就连脸上也已放下面甲,只露出两只黑洞洞眼孔的官兵。

    每个人的身边都牵着一匹同样披上了披甲的战马。

    近在咫尺的城墙上和城外,杀声震天,炮火声将一切都给掩饰住了。

    而在这一座座的宅院里,却始终保持着沉默。

    耳朵被塞了棉花的战马,似乎还是能感受到战争的氛围,时不时不安分的晃动着脖子,马蹄跃跃欲试的踢嗒着地面,发出响动声。

    离着城门最近的一座宅院里。

    在城外叛贼认识中,早就已经离开开封城的上直亲军羽林卫指挥使汤弼,穿戴着与麾下将士一般无二的甲胄,只是头盔上的面甲不曾放下。

    汤弼手持一杆追随他征战南北多年的长枪。

    长枪上密布沧桑岁月,无数的战痕默默的诉说着过往的功绩。

    院外传来了铁甲声。

    转瞬,便有几名官兵走进来,来到汤弼面前。

    “回禀指挥使,城外洛阳城方向叛军已尽数投入攻城。”

    “南城与北城赶来的叛军,亦在攻城,在为西城这边牵制我军兵力支援。”

    汤弼沉默点头,嗯了一声:“东城方向呢?”

    赶回来的官兵回道:“探明东城外有叛军贼军马三千余,未曾攻城,似乎是要做围三缺一,等着我军不敌之时,从东城而出再行绞杀。”

    汤弼目光深邃:“为了引诱河南道叛军贼而来,各部军马一直与叛军保持三日的距离。叛贼知悉,必会在这三日里用尽所有的办法攻入开封城。”

    一旁的羽林卫副将开口:“只要剿灭西城外的洛阳城叛贼,敌军便不成气候,皆是只要我部冲锋数次,自会土崩瓦解。”

    汤弼点点头:“这也是本将为何改变守城之策的原因。只要将洛阳城叛贼的气焰打破,开封城就不会有半分危险!”

    这时候的汤弼,还不知道皇太孙殿下已经被人给架出了城。心中所想,还是如何用最稳妥的法子,护卫皇太孙和开封城的安全。

    嘭嘭嘭。

    几道重物落地的闷响声,从院墙外传入。

    有官兵走出院子,少顷后重新回来。

    “启禀指挥使,有小部叛军冲上城墙,坠落进城中了。”

    汤弼眉头一凝,砰的一声,挥手将面甲放下。

    “随本将杀出城去!”

    一声之后,汤弼已经提枪翻身上马。

    诸羽林卫官兵纷纷上马,守在院墙处的官兵,将支撑着已经松动了的院墙的斜杆抽走。

    一堵堵院墙轰然倒塌。

    “杀!”

    汤弼冷喝一声。

    传令兵已经是率先驾马而出,向着城门下传达军令。

    庭院里,也发出了一阵号角的呜咽声。

    顷刻间无数到院墙倒塌,马蹄声阵阵,如同山涧的溪流,不断的汇聚在一起,最后成为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大江。

    当汤弼手拖长枪冲在战马洪流之前到了城门洞里的时候,城门已经被完全的打开。

    他一骑当先,拖着长枪便连人带马的冲进了城门下的叛军之中。

    城外,原本登城不成的叛军,眼看城门忽然打开,也不分缘由的就一窝蜂的涌向城门下。

    原本纵马如飞的汤弼一入敌群,便好似撞在了一块铁板上,只能不停的挥动手中长枪,以枪刃划开战马周围的叛军脖颈、面颊。

    在城门洞里,马蹄声阵阵,数千骑同时放开速度,轰鸣声在城门洞里犹如雷鸣。

    当成群的羽林卫骑兵冲出城门,原本好似铁板的叛军瞬息之间就变的如同一块软豆腐一样。

    只是一阵风的功夫,拥挤在城门下的叛军,在羽林卫骑兵们的战马前,犹如被割草一般的成片成片放倒。

    当城门前的叛军被屠戮殆尽,余者惶恐逃窜。

    汤弼已经是带着人挥枪指向城外的叛军大阵。

    “羽林卫!”

    “冲阵!”

    统御千军的将军,绽放出舍我其谁的豪迈气场。

    五千余羽林卫官兵,在汤弼的率领下,如一支被反复打磨至锋利可落发即断,贴纸即破的利刃,卷着硝烟和杀气冲向城外叛军本阵。

    五千多的精锐骑兵从城门后冲出,出现在开封城西城外洛阳城叛军视线里,瞬间引起一阵骚动和慌乱。

    叛军之中的统领们有过设想,开封城会有伏兵作为掩护,可怎么会想到,开封城里竟然还藏着这般多的骑兵。

    看着这群武装到了牙齿的骑兵,叛军们不由生出一丝恐惧。

    大概,就如同所有叛乱者,在面对朝廷精锐大军时,会天然的产生畏惧一般。

    城外的叛军开始做出了反应。

    军阵前的武刚车被急忙调往羽林卫冲锋的前路上,枪兵和少量的火铳兵也给调了过去。

    汤弼却毫无畏惧,这本就是破阵的冲锋。

    只要凿穿叛军军阵,羽林卫的操练,会让每个人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战马重重的撞在了武刚车上,长枪扎进战马胸膛。

    受阻的羽林卫官兵们放弃了战马,手持雁翎刀越过阻拦,为后方友军开路。

    每一刻,都是无数人倒下。

    血水流了一地,染红了天空和大地。

    空气变得焦灼起来,血腥刺鼻,却无人过问置喙。

    一只狩猎的雄鹰,在开封府的上空盘旋着。鹰眼里,斑斓的大地正不断的被血红色侵袭。

    偌大的开封城,南北西三面战火纷飞。

    静默,独属于开封城东。

    高岗后,数千叛军有些期待,又有些不安的守望着紧闭着的开封城东门。

    远方的官道上,一支上千人的纺锤阵型骑兵队伍,正匀速向着开封城移动而来。

    叛军里响起了号角声。

    任何试图出入开封城东门的军马,都是这一支叛军的军令所在。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