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466节
    在朱樉的正前方,朱元璋则是双手叉腰,满脸黑气,脸色阴沉沉的瞪着大声宣告的自家老二。

    朱元璋也不说话,就只是双手叉腰,目光平静的盯着朱樉。

    老爷子这等诡异的反应,让原本还不断嘶吼着试图反抗的朱樉心中一下变得悬了起来。

    朱樉目光悄悄的扫了一眼旁边的老大,见对方还是在看奏章,心中更是一沉。

    支支吾吾了半天,朱樉不由自主的低了低头,声音也小了不少:“父皇,儿子如今还在干着六道改田税的差事,您又让儿子担起这京察的事情,就连俺们老家的驴,都不带这样使唤的吧。”

    只是说了这么两句,朱樉竟然是满脸都是委屈的表情,心中更是无比的幽怨。

    自己当初还不如死在回应天的路上,自从自己回了应天,就被坑去浙江道,然后就被坑进了六道田税的差事上。

    现如今,自己还要干京察的事情。

    合着,自己就只能干得罪人的事情?

    秦王府的婆娘们,自己都快忘了长什么样子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幽幽:“你接着说,都说出来,将这几年心中的苦楚都一并说出来。”

    说着话,朱元璋的手已经是搭在了腰间腰带上。

    ……

    第三百九十二章 朱元璋教子

    华盖殿内,朱元璋的手在腰上左右盘索了几下,最后有些无奈的将手转为叉腰。

    很可惜,今天扎的是布带子而非是皮带子。

    朱元璋望着跪在眼前的老二,眼底闪过一缕惋惜。

    朱樉左思右想,总觉得自家老爷子那话说的渗人。什么叫做‘这几年的苦楚’?自己当真要是觉得苦了,老爷子指定就会借题发挥。

    他低下头,却感觉老爷子如同一只狩猎的山中老虎,正在等着自己露出破绽来。

    朱樉当即面露哀伤,双眼更是横生血丝,抬起头之后已经是满脸通红:“爹,儿子累啊……儿子好几年没见着自己媳妇儿了。爹,您就让儿子歇歇,歇一段时间,儿子如今每日里连饭都吃不下。等儿子回过这一口气力,儿子就接着为咱们家冲锋陷阵,马革裹尸,死而后生!”

    突出一个累,突出一个想媳妇儿,再突出要继续干的想法。这便是朱樉打定的主意,自己不是不想干,自己是又累又想媳妇儿,这等人之常情的事情,老爷子您还能挑出毛病来?

    “累?”

    殿内,朱元璋冷笑了一声,发出质疑。

    他踱着步子走到了朱樉面前,缓缓蹲下,伸着手拍打在朱樉的肩膀上,眼睛则是颇有深意的盯着自家这个老二。

    “累,你能有俺累?”

    朱樉顿了一下,连忙开口摇头:“儿子不敢。”

    朱元璋眉头一跳:“是不敢而非无有,那你便就是这般想的!”

    朱樉慌了神,合着什么时候,这种回话也成了能被挑刺的地方了。

    他连连摇头:“儿子年轻,正直壮年,便是事情再多,再累,也终不如爹累的。”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他继续质问道:“那你是觉得,你比老大累?”

    朱樉这会儿学精了,当即摇头开口:“大哥乃是本朝皇太子,是东宫国本,社稷储君,昼思夜想,操劳过甚。”

    朱元璋很满意于自己只要略微引导,就能让自家孩子往自己想去的方向发展的感觉,如此教育子女大概也是自己这些年又当爹又当妈的原因。

    朱元璋轻叹一声:“老二啊,你是俺们家除了老大外,最年长的那个了。诸多兄弟,可都是在以你为楷模表率。你若是处处喊累,你的那些兄弟们又会如何?”

    现如今自家的亲戚亲属关系很简单,朱樉心中却有些无奈。老朱家现如今除了那些个老爷子的堂表兄弟姐妹外,也就只有自己这些老爷子亲生的兄弟姐妹了。

    堂表亲无关紧要,谁家没个亲戚呢。

    可自家这帮兄弟……

    朱樉心中不由的腹诽起来,实在是自家老爷子太过于能生养了。自己秦王府的世子都可以成婚生子了,老爷子还能为自己增添弟弟妹妹。

    朱樉嗯了两声,权当是做了回应。

    朱元璋则是转口道:“京察是什么?为什么要京察?难道你还能不明白?”

    一连三个问题,端是让朱樉寸口难出。

    正当朱樉又要嗯嗯呀呀糊弄过去的时候,朱元璋却已经直接堵住了他的话头。

    “说!说清楚说明白了!”

    这可不是欺负人嘛!

    朱樉一时间欲哭无泪,心中凄凉哀怨。

    “爹,您是要为允熥出气?”朱樉半天的琢磨,装作不懂的试探道。

    朱元璋目光暧昧转动着,侧视向一旁的太子爷。虽然,又拍拍老二的肩头:“老二啊,你要是实在觉得替爹做事做的累了,爹就让你回封地。左右不过是爹再辛苦点,去问问老三、老四还有老五,看他们身子能不能抗住不累。”

    朱樉顿时一个激灵,连忙拱手道:“儿子不累!儿子愿为我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哼!那你就好生的说,俺为何要京察。”

    朱樉心中夹着不安,目光弱弱的投向不远处的太子朱标。

    小时候只要兄弟们在老爷子面前犯了错,往母亲或者大哥那边跑,便总能躲过一顿毒打,换成母亲或者大哥的一顿轻罚。

    这一次,朱标无视了老二的目光求援。甚至,他还冲着朱樉眨了眨眼,给了一个爱莫能助,却更想坐看好戏的表情。

    一时间爹不疼哥不爱的朱樉,肩头悄然的耷拉下来,何曾还有先前在华盖殿里的嘴硬模样。

    “您是要借机肃清大明官场吏治。”

    朱樉轻叹一声:“交趾道在高仰止等人的带领下,这几年执行考公法,虽不能杜绝贪腐,却也能针对选才,而非空口夸夸其谈之辈,主政地方却两眼一抹黑。”

    说着,朱樉便又抬头瞧瞧的观察着老爷子的变化,随后才继续道:“且……若以考公法,则无论理学心学,皆要再考。儿子大胆,父亲恐怕是想天下官位非儒门一家。”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樉便彻底的趴在地方,脑袋不敢抬起半分。

    什么废立皇太孙,什么事涉国本社稷不可臣下议。

    都不过是个借口,老爷子若是想为大孙子出气,只需要几道旨意就行了,何必又是抓人,又要京察。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看,这不是门清嘛。哪来那么多的借口理由,在你老子面前装什么?你小子自小一撅屁股,老子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

    朱樉不敢起身,正是因为心中清楚明白这些个手笔,他才会百般不情愿。

    “所以你是怕,你在害怕。”朱元璋目光幽幽,弯腰搭手俯视着朱樉:“你是不是怕做了六道改田税事,再加上现如今的京察事,半夜睡觉亦或是走在路上,就会被人痛下杀手?”

    朱樉闭口不言。

    一直不曾开口的朱标,终于是于心不忍,开口道:“父亲,您就莫要吓唬老二了。这次河南道之乱,老五大概也受了惊吓,不如到时候让他回京,京察的事交给他去办。”

    朱樉一听这话,顿时心中就老大的不乐意。

    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随便给别人。

    朱樉当即振振有词道:“老五这些年都是修书修书修书,周王府全都是各种草药,他哪里懂京察这些事情。”

    朱标微微一笑,低声道:“那老……”

    “老四镇守北平,北平和九边也离不开他。”朱樉顿时就喋喋不休了起来:“老三也不成,他脾气还不如我,回头给这朝廷上的官员都……”

    他想说都杀光光了,只是话到嘴边还是没说出口。

    就是一个国家亡了国,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除了部分以身殉国的前辈英烈,大多都将会活的好好的,甚至更好。数遍历朝历代,何曾有过一整座朝堂被杀得干干净净的事情发生过。

    朱元璋回头看了一眼老大,父子两人对视一眼,随后老朱便拉着老二朱樉往殿外走去。

    朱樉有些懵懂,不知老爷子这是要做哪一出。

    “爹,您要做甚?”

    朱元璋伸长手臂,勾住老二的脖子:“老二啊,放手去做,大不了你就学老三。”

    在朱樉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只觉得后背被老爷子的大手重重一推,然后自己整个人就往殿门前跌跌撞撞的窜出去一大截。

    等到朱樉稳住身子,回头再看向华盖殿的时候,只见殿门早就被关的严严实实,也不见老爷子的踪影。

    华盖殿前,一阵夏日的热浪卷来,朱樉心头更是烦闷了一些。

    长吁短叹了一阵,朱樉也只能是提脚往文渊阁那边过去,去寻解缙希望能得到些不一样的手段和法子。

    等朱樉一路到了文渊阁,便见屋子里今天不光光是有解缙在,同为文华殿行走的夏原吉也在这里。

    两人都是文华殿行走,但因为夏原吉还干着户部的事,所以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在户部衙门办差的,偶有解缙休沐亦或是国朝要紧事,才会一同过来帮着处理。

    今天解缙没有休沐,河南道、山东道叛乱,士绅万民请废皇太孙,皇帝圣裁今岁京察。这便都是大明朝的要紧事,国事奏章等等繁杂之多,也是夏原吉不得不过来的原因。

    近来朝中的事情很杂,解缙和夏原吉两人一边按照事情轻重缓急分门别类的整理着,甚至还要批上建言,然后转交到皇帝和太子处。一边,两人也不忘吐槽着此刻远在倭国数年之久铁铉。

    同为文华殿行走,他二人就是日日在应天操劳。反倒是那铁铉,在倭国指定是整日里纸醉金迷。常听闻,倭国的女子最是懂得如何伺候人的了。

    干着活,吐着槽,解缙和夏原吉两人就看向从外面走进来的秦王朱樉。

    “不知王爷来文渊阁,是要做什么?”

    解缙和夏原吉两人从早就撤去软垫靠枕,换上了竹编席子的木榻上站起身,到了朱樉面前。

    朱樉看着两人恭恭敬敬的模样,心中现在的烦躁倒是稍稍的消磨掉了一些,他挥挥手昂着头,目光在屋内四下的环顾着。

    “这文渊阁本王以前倒是来的少了,却不想如今都成了需要亲军在外守卫的地方了。”

    朱樉调侃着开口,人已经是盘着腿坐在铺着竹席的木榻上。

    他伸伸头看向桌案上的奏章,然后又转过头看向面带难看的解缙、夏原吉二人,伸手拍拍桌子,将那几份打开的奏章合上:“本王哪懂这些玩意,看不得,看了就烦。果然还得是解行走和夏行走,这等国朝大才,才能办得来这等事情。”

    秦王殿下竟然还学会夸人了?

    解缙和夏原吉两人默默对视一眼,从这位王爷进文渊阁那一刻开始,便透着古怪。

    夏原吉轻咳一声:“臣等不过是循规蹈矩、照章办事罢了,当不得王爷的夸赞。”

    解缙便当即紧跟道:“王爷身兼国事重担,协从陛下和太子,办的都是社稷之事,干系重大,才是非常人能领的。”

    朱樉心中有算计,见两人都是这等油滑,也不再虚与委蛇,直接了当道:“陛下责成本王,担起今岁朝廷京察的差事,想必二位行走,都已经知晓了吧。”

    解缙、夏原吉两人点点头,面上没有表现,心中却是有些乐,同样也算是看出来这位秦王殿下的意图了。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