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464节
    当众人茫然不知他们这些幸免于难的人家,究竟会是个怎样的结局之时,一名身穿绿袍的布政使司衙门新任小官儿,已经是从楼内走出来,到了这些人面前。

    “布政使司衙门,督令开封府城各户人家,出家仆、家丁,移交都指挥使司衙门编练,共同守御开封城。”

    “督令,开封城各户人家,开仓捐粮,供城内百姓、军马食用。”

    “督令,各户人家足数上报户下田亩,无有错漏,于布政使司衙门登记造册。”

    绿袍小官儿传完了话,便踱着步子从这些人的眼前走出院门。

    而那些可以算得上说是开封城的‘幸存者’们,当即便再次争先恐后的要冲出院落,抢先赶回家中将布政使司衙门交代下来的事情,抢在第一个给办好了。

    谁也不想成为今天那监斩校场上尸首分离的倒霉蛋。

    布政使司衙门公堂上,裴本之捧着一本由衙门官吏整理出来的奏报,送到了朱允熥面前。

    “殿下,这是今日开封城所生之事,布政使司衙门整理出来的汇总,若是殿下审阅无误,臣便将其与一应犯官吏、人犯签字画押的供状,快马发往应天。”

    朱允熥只是低头扫了一眼奏疏上的题跋。

    河南道恭请上晓斩立决事。

    这就是先斩后奏的事后请罪疏了,里面也定然是将今日开封城为何会弄出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解释一遍。

    无甚好看的。

    朱允熥弹出一根手指头,将奏疏往外弹了弹。

    “发应天吧,余下便看河南道之局,是否会与我等设想一般了。”

    裴本之轻步伸手,重新取回奏疏:“于都司亲自亮出旗号,已经于先前领兵出城,开封府已督促城中人家编练家丁、仆役,会同各司衙门差役,封锁城门,守御城墙。”

    朱允熥微微一笑。

    “那我们,便坐观城头。”

    ……

    应天城。

    几日来,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似乎,就连城池上的天空也被拉低了许多,压在应天城头,压在所有人的心头。

    官员们自出了家门,走在路上,便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静悄悄的东城官署衙门区域,像是一片死城。

    吏部衙门,文选司公房。

    原文选司主事,现已转任考功司主事,留下的空缺由只在通政使司衙门正八品知事官位子上干了半年不到的一介朝堂新人填补。

    终于从绿头苍蝇,升级成青袍蚂蚱的白玉秀,脸上带着些无奈的摇着头走进吏部衙门,进到文选司公房。

    已经好几天了,自己还是习惯性的出了家门,就往通政使司衙门那边走。

    “白主事!”

    “白主事早!”

    当白玉秀走进公房里,提前赶到公房的文选司下属官吏,已经是纷纷起身,面露笑容。

    甭看眼看这个年轻,进入官场半年不到,可他是入宫面见过陛下的。

    并且现如今,吏部文选司郎中一职,可是空缺许久了的!

    简在帝心啊!

    甚至有人在问了好之后,便提着水壶为白玉秀冲泡了一杯新茶。

    白玉秀朝着众人拱拱手:“诸位坐吧,诸位都是前辈,此等虚礼往后不必再有。”

    文选司治下官吏们默默的附和着笑了笑,可该做的事情,就不会因为年轻主事的一句话有改变。

    白玉秀坐定,看着自己桌案上早就已经整理好的文牍,他抬头看向众人:“河南道前番上奏请补官员,以定中原官府衙门为天子牧守一方,这件事情如今可都选定出人选了?”

    公房里,短暂的陷入到安静之中。

    河南道现如今就是个坑,谁碰谁死的大坑。

    这几天应天城为何会变成这样,还不是因为河南道。就连皇太孙去了一趟河南道,如今都被上了万民书,乞请废立。

    这件事情,只听说当日太子爷在华盖殿大发雷霆,参与朝议的六部五寺三法司的堂官们,传闻被喷了个狗血淋头。

    只是这桩事情到底该如何落定,谁也不知道。也正是因此,这几日里应天城上空就好像悬着一把锋芒毕露的屠刀,任谁都觉得这把刀肯定会有落下的那一刻。

    只是会落在谁的身上,就未尝可知了。

    文选司治下开设科的官员站起身,看了看左右的同僚,最后面朝白玉秀拱手道:“主事,河南道选官委任一事,司里一直是当做首要的事情去做的。只是……河南道如今的情形,下官等实在难以为所有官缺选定合适的候官人选……”

    开设科是文选司治下的众多科房之一,主掌的就有选拔官员分赴各道委任的权力。

    白玉秀皱了皱眉头,文选司治下众多科房之中,尤以求贤科、开设科权力最重。

    白玉秀很清楚,即便自己面见过陛下,但这些人对于自己这个半年不到的官场新人来说,心里头到底有几分尊敬,又有几分轻蔑坐等笑话,却是谁也不清楚了。

    被开设科的人推脱了一番,白玉秀只能是张张嘴,无奈的点点头。

    正当这时。

    吏部衙门里传了一阵沉重响亮的脚步声。

    这在最近几日是不常见的事情。

    当白玉秀张目望向公房外的时候,便见一队官兵已然是冲进了文选司公房。

    是锦衣卫的人,还有大内亲军的人!

    白玉秀尚未开口,其中便有一名锦衣卫看向了他。

    那锦衣卫总旗官,对着白玉秀拱了拱手:“白主事,我等今日奉皇命,前来吏部有司,缉拿涉案之人归案。”

    总旗官没有说要拿什么人,又因为涉及什么案子。

    一句话说完,总旗官便挥了挥手。

    在其身后的官兵便一拥而上。

    白玉秀当即皱紧眉头站起身,脸色凝重的看向锦衣卫总旗官:“诸位且慢!”

    ……

    第三百九十一章 这刀一把把的落下

    在锦衣卫面前,尤其是在领了皇命的锦衣卫面前,最好不要有装逼的行为和可能性的显露。

    白玉秀此刻没有想装一波,只是因为他现在是吏部文选司的主事,而锦衣卫要抓他治下的官,才会有此一问。

    问完之后,白玉秀皱了皱眉,才反应过来自己就不该问,直接让人家给这帮人带走便是了。

    书报局那边的心学同窗,可还有不少都未曾任官的。

    带着人进到文选司公房的锦衣卫总旗官,脸上明显一沉,目光略带着些凝重的看向白玉秀。

    若不是自己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文选司主事官,乃是出自心学门下,前些日子经由皇太孙手书,皇太子应允,解学士带往陛下面前。说什么,他都要开口警告一番了。

    总旗官底下眼睑流露出沉吟的表情。

    白玉秀目光一动,当即补充解释道:“本官初任文选司,司中诸事千头万绪,眼下河南道、山东道叛贼遍地,牵扯地方官府。朝廷需要尽早理出两道官府新任官员委任,亦要填补太孙处行文所请选调官员填补官缺事。司中繁杂,人手不足,还望总旗知晓。”

    低眉沉吟的锦衣卫总旗官,脸上的皮肉松动了一下。

    这位被无数大佬在暗中关注,前途几可谓无量的年轻主事,已然给了自己一个台阶。

    总旗官轻咳一声,拱了拱手算作回礼,也算是留下一份香火情,目光沉下看向文选司公房里的各科房官员们。

    “上谕有言,今次皇太孙西巡兼领河南道赈济之事,有不臣狂妄,奸佞作乱,裹挟民意,意图请废皇太孙。朝堂社稷之事,皇室国本之事,何时容得这些人置喙了?”

    锦衣卫总旗官反问了一句,便闭上了嘴,目光在文选司公房里的官员身上扫过。

    已经有几人两股战战,脸色发白。

    白玉秀挪了下脚步,对方这番话说的已经够给面子了。

    陛下容不得那些人插手社稷国本之事。更不满于,皇太孙西巡兼领赈济河南道之事,却让这些不早不晚在生了叛乱之后上书废立。

    这是什么意思?

    白玉秀的眼角扫向公房里,那几名随着锦衣卫官兵到来后,便脸色大变的官员。

    求贤科和开设科的人当真是不少啊。

    白玉秀亦是对着前来的总旗官拱拱手:“累总旗开释,总旗轻便。”

    说完之后,白玉秀端着茶杯,往公房里面可望衙门庭院的窗户走去。

    窗外,吏部衙门各司房,皆有锦衣卫及大内亲军官兵的身影进出,一名名的吏部官员被官兵们带出公房,押往衙门外。

    “来人,照名带走吧。”

    站在文选司公房里的锦衣卫总旗官再一次挥挥手,早就等待多时的官兵们,当即便拿出花名册。

    凡是被喊出名字的文选司官员,皆是浑身颤抖。而那些不曾被喊出名字的人,则是脚步迅速的走到了站在窗下的白玉秀主事身边。

    一道不可见的鸿沟,出现在小小的文选司公房内。

    “都带走吧。”总旗官见要抓的人都齐了,喊了一声,又对白玉秀说道:“叨扰白主事办公,在下就此别过。”

    白玉秀回身点点头:“劳烦。”

    两人结束了并不长久的对话,白玉秀继续沉默的望着窗外的吏部。

    总旗官则是转身走出文选司公房。

    那些被扣押住的文选司官员,一时间上演出了好一出人生百态。

    “主事!白主事!”

    “下官求主事,救救我等。我等什么都没做,我们真的什么都没做。”

    “求主事出手。”

    被带走的文选司官员开始哭嚎求饶,妄图幻想着能有一线生机。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