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461节
    这位共同在应天城上直亲军羽林卫共事多年的同袍身上。

    汤弼将耳边的争吵声一一屏蔽掉,目光带着些深思:“此等妄议,可敢于殿下知晓?”

    于马眉头微微一抖,转额看向双眼平静如水的汤弼:“殿下千金之躯,我等安敢妄议?若非大将军有此军报所请,今日亦不会有此事。”

    汤弼冷笑道:“我等于情于理,于大明国法,都不该在此处争执这些。讲武堂里有句话:军人当是世间最纯粹。本将,深以为然。”

    于马眼神有些恍惚。

    他过往是上直亲军羽林卫的指挥使,所思所想皆是皇帝、皇室安危。如今,他是河南道都指挥使,思想之间又多了河南道的稳定之局。

    自己似乎匆忙之间,恍若无知的,失去了原本的纯粹。

    嘭。

    河南道都指挥使司衙门白虎堂内,发出一声巨响。

    于马脸色铁青,厚实的手掌拍按在桌面之上。

    他目光锋锐的盯着眼前争吵的双方:“尔等忘了忠君之事了吗!”

    白虎堂内,众将心生茫然。

    转而,人人精心。

    一阵铁甲抖动声后,众将皆单膝着地。

    “末将知罪。”

    白虎堂里,众将请罪,声毕之后满堂寂静。

    于马的脸色很难看,忽然之间生出愧对自己这一身战袍甲胄的想法来。

    堂内鸦雀无声。

    堂外,却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朱允熥带着一丝疑惑,露出奇怪的神色看着此刻透着诡异的都指挥使司白虎堂。

    他看向同样都是沉着脸,坐在交椅之上的于马及汤弼。

    朱允熥轻笑一声:“这是出了何事,竟要我大明的将军们都跪在此处,难道是前方的战事不利,亦或某处我军大溃?”

    于马和汤弼在这番调侃声中,猛然惊醒,噌的一下站起身,而后两人联袂到了朱允熥面前,齐刷刷的跪在地上。

    “臣等恭迎皇太孙殿下。”

    两人齐声跪迎朱允熥。

    而后,于马抢先开口:“臣食君之禄,未能为君分忧,乃臣之失职,臣罪责深重。”

    朱允熥眨眨眼,全然不知先前的白虎堂里,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他目光疑惑的看向同样跪在自己面前的汤弼,露出一丝疑惑。

    汤弼似乎是感受到了朱允熥的目光注视,小心的抬起头,紧抱双拳:“启禀殿下,今日有凉国公军报而来,奏请开封城军马尽出,设空城以留殿下守,城外军马放出缝隙,外有军马压迫,引诸府县叛贼叛军往开封城而来,作殊死一搏。我军则成八方围堵,四面铁壁,一举平定河南道之乱。”

    朱允熥愣了一下,张张嘴,一时间竟然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落在朱允熥身后的朱高炽,则是目光在白虎堂里的诸将身上扫过,眨了眨眼,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随后便紧闭上了嘴。

    先前在城中巡察,遇到朱允熥和朱高炽二人的朱尚炳,则是当场冷哼一声。

    “凉国公好大的胆子!竟然胆敢置我朝监国皇太孙殿下于危局之中,毫不顾忌皇太孙殿下千金安危!”

    朱尚炳震袍挥臂,脸上一片狠色:“本世子此番回京,必将上奏弹劾凉国公桀骜无度,目无君上之罪!”

    白虎堂里,依旧是寂静一片,随着朱尚炳的痛斥,气氛一瞬间冰冷到了极点。

    朱允熥却是忽然发出笑声:“孤成诱饵了?”

    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

    而后,朱允熥轻步走进白虎堂,坐在了交椅之上。

    “此策,是否可行?有几成把握?”

    这是他的第二句话。

    于马和汤弼二人,早就已经随着朱允熥的入内,而跪在地上转过了身。

    于马当即开口:“臣等誓死护卫殿下千金之躯。河南道之乱,臣等自可平定。”

    “末将誓死护卫皇太孙殿下千金之躯!”

    众将随着于马齐声嘶吼,声音好似将白虎堂上的屋顶都给震得抖了几下。

    朱允熥却是摇起头:“孤亦是在万军从中走过的,所说有些大话,可交趾道那原陈朝王都的城墙,孤也是爬上去过的。”

    “殿下神勇,乃我大明之福。”

    朱允熥笑了几下:“哪来的神勇,我又不是神仙人物。”

    皇太孙的冷静出乎了在场不少人的预料。

    而朱允熥则是手掌轻轻的拍打在腿上,轻声开口:“既然大将军以为,将开封城军马尽数调出,明为增援平叛,实则暗度陈仓,以我为诱饵,诱使河南道叛贼汇于开封,便依照此策办吧。”

    于马和汤弼两人脸色齐齐一变。

    一直不曾开口的汤弼,当即沉声开口:“殿下乃千金之躯,钦赐监国,圣旨权如陛下,乃东宫储君太子之下,大明社稷所在。臣等拱卫开封,责于殿下之千金安危。殿下安,则大明安。臣等便是万死,也不敢让殿下陷于危险之地。”

    于马则是改单膝跪地为双膝触底,高抬手拍在地上。

    “臣请殿下申斥凉国公之军情奏请,往殿下以千金之躯为要。”

    “臣等请殿下以千金之躯为要!”

    白虎堂内,众将附议于马之后,皆请朱允熥驳回蓝玉奏请军略之策。

    朱允熥面带微笑,在朱高炽和朱尚炳两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站起身来。

    他笑面在场众将众人,朗声开口。

    “大明不安,孤何以安?”

    “大明不安,吾家何安?”

    ……

    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杀镇开封

    白虎堂里,朱允熥轻声开口。

    汤弼很是无奈,自己从应天领兵北上河南道,领到的旨意就是护卫皇太孙殿下安危。可眼下,凉国公的一道军情奏请,直接就要让自己带着军马离开开封城。最为关键的,殿下竟然还同意了。

    “殿下,开封城历久,城中若无军马守卫,一旦叛军到来,各处城门恐难抵御。臣请殿下三思,千金之躯不可坐于危堂。”

    朱允熥轻笑道:“大将军自我大明创立,便于军中有威名,赫赫战功,彪炳朝堂。大将军既然以为此策可行,孤信他。”

    倒霉催的凉国公!

    倒霉催的自己!

    汤弼这会儿已经在心中将蓝玉从头到尾给骂了一遍。他蓝大将军在军略上是厉害了,若是这一次的军略之策当真一举定乾坤,那便是万事大吉。

    可若是皇太孙因此陷于危地,但凡出了一点事情,自己这个护卫太孙行在的人就得要倒霉。

    汤弼侧目看向一旁的于马,希望拉着这位河南道都司一同劝谏皇太孙殿下。

    至此之时,白虎堂外又是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传来。

    裴本之和高于光两人,带着布政使司衙门和按察使司衙门的官员,行色匆匆、脚步凌乱的从都司衙门外直入白虎堂。

    两人并肩联袂而来,到了堂前,看着单膝着地的一众将领,又看向最前面的于马、汤弼两人,两人眉头不由皱起。

    裴本之长臂震袍,脸色沉重:“殿下,臣闻凉国公奏请平定河南道叛乱之策,意图毕其一力而尽全功,却要陷殿下于危局之中。臣身为河南道布政使,绝不同意此策。臣领衔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弹劾凉国公目无君上,兵行险着,狂妄至极,罪大恶极!”

    高于光亦是从旁开口附议道:“君子不走危堂,凉国公此策尚不知于河南道平定叛乱是否可行,却要先使殿下千金之躯处危险之地。臣以为,凉国公跋扈,有贪功之嫌。臣领河南道提刑按察使司衙门,奏请殿下下令驳斥凉国公,言明河南道平定叛乱之事,不可以殿下为诱。”

    “臣等附议。”

    “请殿下下令,申斥驳斥凉国公所请军略之策。”

    “臣等请殿下以千金安危为重,留朝廷重兵,河南道军马拱卫开封城,防备不臣叛贼。”

    随着裴本之和高于光两人的开口,一众跟随而来的两司衙门官员,纷纷出声附议。

    朱允熥望向眼前纷纷表明态度劝谏的河南道两司衙门新任官员们。

    他轻咳了一声,眼角的余光扫向一旁许久不曾说话的朱高炽。

    小胖没来由的后背一凉。

    朱高炽低着头嘟了嘟嘴,目光转动了两下,抬起头面带着一丝微笑看向在场的官员们。

    “周王府三护卫的军马还在开封城吧。”

    朱高炽此言一出,立马引得裴本之等人侧目凝视。

    此刻的大明律,明确规定了凡就藩的宗室亲王,王府之下各有王府护卫都司,聚三卫兵马拱卫藩王安危。

    周王府封地开封,自是有三卫兵马。

    只是因为如今周王朱橚还被羁押在开封牢狱之中,在场的人很显然从一开始就将周王府给排除在外。

    周王府的三卫兵马,自然也被划定在了不可信的范围内。

    这些日子,开封府城的城防皆是有于马治下的万余兵马,及汤弼麾下的羽林右卫军马轮番值守。

    至于周王府的三卫兵马,早就被调出城外,于城外安营扎寨,明为内外拱卫呼应开封府城,实则只是将这支尚且存疑的兵马给调出城外。

    朱高炽望着众人,继续道:“开封城目下有军马,羽林右卫五千,都司衙门数千,周王府护卫都司一万五千余。

    若是依凉国公奏请军略执行,两万多的兵马调动,自不可能藏匿了踪迹,势必会引来河南道境内叛贼注意。

    只是开封城是否可借照古人之策。羽林右卫换下军装,散于城中。开封城军马外调,每日行军,埋锅造饭,必增设数目,以为掩饰。

    若河南道叛贼尽来开封,则城中亦有羽林右卫五千余,可供驱使护卫城池,拱卫殿下安危。布政使司衙门及都指挥使司衙门,亦可征辟城中人家,尽出家仆、家丁,作为羽林右卫策应,一同守御开封城。”

    朱高炽很忧伤。

    他发誓,自己不过是熥哥儿的一个传声筒,自己所说的这些话,也必然早就在熥哥儿心中有过酝酿。

    只是因为眼前河南道三司及汤弼尽数反对蓝玉的军略之策,而熥哥儿却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持反对的意见。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