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435节
    “也不知应天城现今如何。”

    “丫头们大抵也该显怀了吧……”

    “四叔收到调令会想什么?九边军马南下的机会,他会做什么?”

    “……”

    这一夜,朱允熥想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却独独不再去想河南道的事情。

    夜色如雨下,群星闪烁。

    当日出时分,橙红色染遍中原腹地,未曾合眼几时的朱允熥,便在一片嘈杂声中被唤醒。

    朱高炽顶着一副黑眼圈,身上穿着昨日的衣袍,表明了他一夜未曾歇息的讯号,环抱着几份文书,接连不断的打着哈气跟在自顾自洗漱的朱允熥身边。

    “大伙一宿不曾合眼入眠,总算是将河南道两司衙门及开封府各司衙门的犯官的事情给整理了出来。”

    “朝廷这两年下发的事情,河南道确实都做了。只是……和我们希望看到的,却是事与愿违。”

    “我现在还很佩服,在这样的情况下,河南道这两年还能足数的缴纳夏秋两税,甚至是还有了不少的增幅。”

    “只是细想之下,这两年河南道的百姓,怕是比往年更加的难过。”

    “那这就涉及到此次黄河河堤溃决,百姓成灾的事情了。”

    “按照高于光昨晚说的,他们自乔装打扮进入开封府城周边,竟然没有看到有灾民的踪影。而依照开封府当时给出的解释,是那些灾民都在以工代赈,清理洪水之后的淤塞,恢复田亩,恢复生产,修缮房屋。”

    “可是,当时高于光他们是带着锦衣卫的人过来的。他们派出去的锦衣卫,当时也在外面走了很多地方,也确确实实是发现灾民都在以工代赈。”

    “而且开封府也是按照朝廷的旨意,足数的放出粮食,赈济百姓的。”

    “所以我觉得,就算是现在将河南道两司及开封府各司衙门的官员都抓了起来,可能河南道这边的事情会依旧局势复杂,前途诡谲。”

    朱允熥擦了一把脸,将毛巾搭在水盆边上。

    转过身,对着朱高炽张开双臂。

    朱高炽无奈的轻叹一声,将一旁的玉带拿到手上,为眼前这厮系上腰带。

    朱允熥则是开口道:“你过来的时候,城里现今是什么情况。”

    朱高炽重新抱起刚刚放在一旁的文书,从里面挑出来一份递到朱允熥面前:“这是于马带着锦衣卫的人认出来的,都是开封府这边从昨夜就露了面的士绅人家。”

    朱允熥手捏着文书,打开一角却又重新合上:“城外现在又是什么个情况?”

    “昨夜咱们给城门封了,内外不能出入,不过我觉得昨夜城里的消息还是被有心人放出去了。只是眼下还没有反应,不过如果我们的猜测没错的话,可能很快就会有动作了。”

    “毕竟他们这些人,不可能甘心束手就擒的。便是置之于死地,还会想着殊死一搏。”

    朱高炽显得有些疲倦,加之担忧,让人觉得随时都可能会倒下。

    朱允熥点了点头:“这些都会可能发生,眼下于马的人也进城了,今天汤弼的羽林卫军马也会到来,除非河南道的人真的都豁出去了,否则还能如何?”

    兄弟们轻声商议着。

    这时候外头忽的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被扣在开封府衙多日,昨夜终于算是解脱而出,连夜便被调任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暂时掌管布政使司衙门的高于光,带着一帮人便在朱允熥和朱高炽不解的注视下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高于光此刻脸色亦是如朱高炽一样,显得憔悴无比。

    高于光似乎是忘了问安见礼。

    到了朱允熥眼前,便直接拱手抱拳开口:“殿下,城外现有数千灾民云集请愿。”

    朱高炽张开嘴啊了一声:“灾民请愿?”

    高于光脸色有些难看,点头道:“灾民要为河南道官员请愿开罪。”

    只此一句解释,屋内瞬间陷入沉寂之中。

    第三百七十三章 好看的灾民

    黄四爷岂是好人乎?

    答案是明明白白的呈现在白纸黑字之上的。

    就即便如此,朱允熥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朱高炽大抵是一整夜不曾合眼入眠,早就急的是心火中烧,眼下听到田麦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他顿时上前一把抓住高于光的胸襟。

    朱高炽瞪大了双眼,沉声质问道:“你再说一遍!灾民在城外,究竟是为什么请愿的!”

    自己这些人忙前忙后,忧国忧民,夙夜不眠,为的便是厘清河南道上下,好还河南道百万黎民一个清白人间。

    可眼下这些灾民竟然要为河南道的官员们请愿?

    小胖一瞬间觉得自己成了个笑话,大明朝洪武二十八年最大的笑话。

    高于光其实也是满头雾水。

    方才在城外见到那等情况,高于光同样是半天都闹不明白到底是发生什么了,确认了情况之后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请示。

    “世子,确实是这样的。那些灾民来的很早,若非是我们的人封锁了各处城门,只怕都已经进了城请愿了。属下等人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过来请上意。”

    朱高炽无奈的放下田麦,轻叹着拍了拍田麦的胸口,抚平对方的胸襟:“当真是遍地古怪,这帮人是被人蛊惑还是威逼了?”

    小胖很发愁,同样闹不明白今天这出灾民为河南道上下官员请愿开罪的事情,到底算怎么一回事。

    朱允熥转了转腰带,使其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抬头看向外面:“且去看看,再做打算。”

    几人一时还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只能是抱着先看清情况,再做打算的注意,叫了一众锦衣卫官兵,便出了周王府。

    此时开封城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灾民’聚集在城门前。

    因为封锁开封府城的禁令还没有放开,随行的官兵和昨夜入城的河南都司兵马,一直严控封锁着开封城各处城门。

    唯恐城外越来越多的灾民们,一个闹不好就涌入城中,引起更大的骚乱,在请示了河南都司之后,城门一直不曾打开。

    “请军爷开城门……”

    “开封府上官们清白为官,是好人。”

    “我们都可以为上官们作证,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

    “开城门!开城门!”

    城门外,仅此一处便已经云集了不下两千的灾民,在队伍最前面几人的带领下,不断的冲着挡在关闭的城门前的官兵们呼喊着。

    只不过这些人很有分寸,始终不曾上前靠近官兵,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喊话。

    “上官府尊清白为官,老朽家中当年屋子塌了,府尊拿着自家的钱粮为老朽家起了新屋子。”

    “府尊无罪!”

    “请朝廷钦差明鉴。”

    “请军爷们开城门……”

    “开城门……”

    此一处城门外,百姓们不断的高声呼唤着,与别处城门前的呼喊声汇聚在了一起。

    守卫在城门外的官兵们,瞧着眼前的情形,心中纷纷不安,唯恐这些人到时候要是冲上来会闹出大乱子来。

    皇太孙这些年虽然对朝堂官员薄情冷面,看对天底下的百姓却一直都是宅心仁厚的。若是这时候真的起了冲突,但凡是闹出流血事件来,自己这些人便是里外不讨好,定然是要吃个挂落的。

    开封府城里。

    百姓们的日子,并没有因为官府有多少人被抓,就彻底停摆。

    大街小巷里的烟火味,伴随着日出一并的如昨日一般进行着。

    只是昨夜里浴火倒塌的府衙高楼,还是在早起的百姓们中间成为了谈资,重重揣测不胫而走。

    朱允熥带着人,在一众官兵的护卫下,往开封城门外赶去。

    一路上,不断的有各处城门的人手赶过来通禀着最新的情况。

    朱高炽不断的眨着眼睛,将各项数据汇总到一块儿。

    “目下开封城外,已经有不下五千灾民汇聚,都是在为河南道官员请愿开罪的。”

    “城中也有不少百姓是要出城的,此刻都在等着我们决定你是否要打开城门。”

    嗒嗒嗒。

    马蹄声在开封府城的大街上响起。

    朱允熥皱眉看向已经近在眼前的城门,未见其人,却已能听到城门外传来的百姓们要求开城门的呼喊声。

    “让人去开了城门,孤要亲自看看这帮灾民。”

    随着朱允熥开口,队伍里当即便有两名官兵纵马疾驰,奔向紧闭的城门下。

    等到朱允熥等人到了城门洞下的时候,两扇沉重的城门,已经在数量众多的官兵拉动下缓缓打开。

    城门的缝隙越来越大。

    一阵喧哗顿时从城门外涌入城门洞里,声音在这个天然的扩音区域旋转着放大。

    城外的官兵看着皇太孙竟然是亲自过来了,立马有人转身冲进城门洞里,到了朱允熥的马前。

    “殿下,城外百姓聚集,形势不明,还请殿下以千金之躯为重,万不可出城靠近。”

    朱允熥手中捏着马鞭,淡淡的看向城门外,因为城门打开终于是向前拉近了一些距离的人群。

    “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他们又如何会谋害于孤?”

    说了一句,朱允熥在收城将领的担忧注视下,已然是策马带着人出了城门。

    “请朝廷上差明察秋毫,上官府尊无罪,衙门上官无罪。”

    “请朝廷钦差明鉴。”

    朱允熥骑着马到了城外,身后的朱高炽已经赶忙让朱尚炳带着人绕过朱允熥,挡在了最前面。

    一早闻讯了的于马,这时候也已经带着兵马从城门里面赶了出来。

    于马翻身下马,到了朱允熥的眼前,伸手牵住朱允熥座下战马的缰绳,抬头看向马背上:“殿下,臣为殿下牵马。”

    朱允熥低头望着一手牵马,一手掌心抵着腰间刀柄的于马,点点头嗯了一声。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