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399节
    朱允熥翻身上马,对着府门前的人群说了一声。

    随后轻扬马鞭。

    一千多人的队伍,缓缓的移动了起来。

    在黎明的薄雾和微光下,向着前方开去。

    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明有这个底气

    千里碧波,万里翠绿。

    满天白云藏不住一抹抹的深蓝,一群在南方过冬的大鸟再一次展开双翅,飞上天际,穿过层层云团,向着北方的故乡而去。

    云层下,一条最早起于中原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隋炀帝统治之下的巨大水利工程。

    如同一条苍龙,在大地上由南往北的盘横着、弯曲着,无数的细支如同苍龙破体,迸射出的血脉。灌溉滋养着两岸的百万顷良田,维系着数百万田地之间,沧桑子民们的活口。

    苍龙将起于洪荒时代的大江大河连接起来,千万里的大地,从此紧密的联系了起来,从洪荒的部族生长为一个民族的参天大树。

    大江清水,大河黄龙。

    目下里,在北归的雁群两侧的瞳孔中,苍龙被黄龙侵蚀过半,名曰洪泽的湖泊,扩地百里,横跨直隶道淮安府及中都凤阳府。

    有进犯十里扬州的迹象。

    一支巨大的舰队,正由南向北全帆而行。

    前有三艘走江大船,两侧配炮开道,周游快船驱赶河道商、民小船。

    后侧衔接合共十艘满载五千担的巨大货船,两侧则是更多的盛兵快船,结群严阵以待,防备两岸不法。

    舰队的最后,则是另有三艘配炮战船压阵。

    而在队伍前部三艘战船后,则是一艘九桅十二帆的大明宝船,行于江面之上,如履平地,毫无波澜。(未考证宝船内河使用,此处仅为艺术效果)

    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立于船舷两侧,目光威逼运河两岸,严防宵小靠近。

    河岸上,另有数量众多的游骑散出三十里地,随时报备两侧情报。

    这是自舰队从长江驶入大运河,走过扬州府地界后便开始有的标准。

    宝船船头的眺望台上。

    一群锦衣官员、铁甲将领簇拥着身着曳撒的少年郎。

    “黄河自三门峡后,水道豁然开朗,地势平坦,融入河南平原。流经河南府、怀庆府、开封府、归德府、兖州府、徐州府、淮安府,又在洪泽湖与淮河水相融,走淮河出海口东去汇入东海。”

    “地平,则水流由急变缓,关中沙石流逝,溶于大河水中,泥沙从不在关中渭南平原淤积。

    过三门峡,水流骤然变缓,泥沙没有急水冲刷,日复一复,最终才有了现在的大河高于两岸,开封史载埋城数次。

    下游更是不堪重负,年年洪峰,岁岁溃决,出海口盐碱成灾,海水更是有了倒灌侵蚀河床迹象,淮安府每岁用于清理出海口之耗费,不下十万。”

    “殿下此次坐镇开封,清理洪灾,解决大河溃决之事,此般种种不可不理,自上而下,千里之地处处都需朝廷花大钱、下大力,方可成百世太平,驯服黄龙,泽被大河两岸子民。”

    宝船船头的眺望台上,身着大明正五品白鹇青袍的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躬身抱拳,神色严峻,语调平缓,叙述有理有据。

    在所有人的视线中心位置,眺望台的最前部,身着曳撒,迎着江风的朱允熥轻叹一声。

    眼前,是这一次黄河大水,兰考县两处决堤之后,扩地百里的洪泽湖。

    从黄河汇入洪泽的河水,将从西边淮河流入洪泽的清水冲刷的浑浊不堪,无数的断枝碎木漂浮在水面上。

    眺望远方的湖岸边,是一缕缕离家的青烟。

    即便隔着数十里,朱允熥依旧好似能听到青烟下埋藏着的哭泣声。

    他默默的收回视线,转头看向低着抱拳,站在自己身边的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

    工部五名都水清吏司郎中,这一次跟随离京的便是这位潘德善。

    说起来,过上不少年之后,大明朝将会有一位治河名臣,完全的技术性能臣,同样姓潘。

    大明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著有《河防一览》《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留余堂集》等诸多治河名文的潘季驯。

    就是不知道现在这位站在自己眼前的工部正五品都水清吏司郎中潘德善,又与那位名垂千古的治河大臣潘季驯是否有什么关系。

    “潘郎中出身何地?”

    朱允熥没来由的当众询问了一句潘德善的出身。

    周围的随行各部司衙门官员,不由的目光移向了站在太孙跟前的潘德善。

    这厮入了太孙的眼?

    同样随行的田麦,则是悄然无声的离开眺望台。

    他需要让人将这潘德善的生平过往都查清楚,等到太孙需要的时候,便可一并交由太孙阅览。

    眺望台前,潘德善有些紧张。

    这一趟随行,太孙要求工部出人,他是自己出动在尚书面前站起来表态的。

    太孙的问题,让潘德善一时间心生不解。

    可还是低声道:“回殿下,臣乃是湖州府乌程县人。洪武十八年乙丑科同进士出身。”

    同进士做到了正五品的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

    朱允熥眉头微微一挑,心中已经明白,很显然潘德善大概也是个有本事的人。

    像任亨泰那几个短短十来年时间就做到大明部堂大员的人,那都是有着进士,乃至是三鼎甲出身作为依仗的。

    而同进士,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就是因为朝廷需要更多的人才出仕为官,其实天然就比三鼎甲和进士出身的人低了一等。

    大概相当于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的比较?

    朱允熥摇摇头,但明显的是,同进士出身的潘德善能在洪武十八年科举中试,拢共不到十年的时间,做到正五品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的位置,是有些真本事的。

    而他湖州府的出身……

    似乎潘季驯就是湖州府人啊。

    至于是湖州哪一县,朱允熥便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潘德善此刻心中愈发的紧张了起来,太孙自从发问,自己回了话后,已经有好一阵没有开口了。

    难道是自己出身湖州府让太孙不喜?

    然而下一刻。

    朱允熥便在众目睽睽之下,伸手搭在了潘德善的肩膀上,揽着潘德善就转到了眺望台的最边缘,两人看向眼前的洪泽百里黄浪。

    “潘郎中,若是孤取你治河、治淮、治运,你为朝廷能献出何策?”

    朱允熥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缓一点,不至于吓到被自己揽住的潘德善。

    可是在他两人身后的其他人,却是心跳加速,一个个瞪大了双眼。

    好大的锅!好大的官!好红的仙鹤大红袍!

    做好了公侯万代,做不好九族尽灭。

    潘德善更是浑身一颤,目光有些呆滞的转过来看向近在眼前,正面带微笑盯着自己的皇太孙。

    没有很多的想法。

    潘德善一缩脑袋,腰几乎是九十度的弯下。

    “臣!有良策驯服大河!”

    朱允熥嘴角一扬,双眸含笑,双手颠了颠兜在一起,望向潘德善:“潘郎中可畅所欲言。”

    潘德善深吸了一口气。

    自己洪武十八年乙丑科高中,入朝观政候职,进工部,足足当了九年的工部官。

    现在,终于有了能够施展一身拳脚功夫的机会了!

    潘德善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已经快要上升到嗓子眼里了。

    而在他一侧的诸多随行官员,亦是齐齐的屏住呼吸。

    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潘德善这个正五品的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答得好,答得合乎太孙殿下的心意。

    左右便是一瞬间官升三级的事情。

    潘德善脑海中飞快的将这些年在都水清吏司的经历和积攒整理清楚。

    随后浑身一振,整个人都好似换了个模样,双目烁烁有光。

    “臣启殿下,中原之地,自上古三皇五帝,便与大河纠缠,河道数度更迭,肆意河南、山东、河北、直隶等地,百万臣民无不牵累其中。”

    “臣今有曰黄河泛滥之因,乃系上游三门峡以上,经关中渭南平原,乃至更上达源头星宿海。源头出水,乃颤颤清澈冰泉,无有泥沙,不足为虑。水下天山高原,乃至关中,则冲刷两岸。又有骤雨洗刷山林,泥土不足保。

    此般因,则成大河出关中,乃至三门峡,已经不堪重负,河水泛黄成浆。下游千里之地,河床历朝太高,河堤次次加高,遇洪峰则溃之。”

    “臣观先贤大禹治水,不类父,改堵为疏,则大河驯服,华夏繁衍。”

    “西汉贾公让,治河三策,绵延后世,行宽河行洪之策。”

    “东汉王公景,筑堤八百年无有改道,建濮阳城南至渤海千里大堤,治汴渠渠道,修汴渠水门,稳大河八百年。”

    “前元贾公鲁,治河疏塞并举,恢复故道。其治,黎民赞其贾鲁河。”

    宝船上,潘德善一条一条的从古历数至今。

    没有人表现出急不可待,想要一探潘德善治河之策的究竟。

    朱允熥同样没有不厌烦。

    这便是此时乃至于是永远的,官场上的行事发言准则。

    要讲历史,要讲过往,要有历史性的总结,然后才会有当下今时的分析,以及最终的结论。

    远处,最前面的开路战船上,已经传来了一阵阵的鼓声。

    这是舰队要停靠岸边的讯号。

    桅杆上如同水猴子一样的水手,亦是一手抓住桅杆顶部,一手挥动着彩旗,向整个舰队发出了停靠岸边休整的旗号。

    在所有人安静的等待中,朱允熥向着人群后面招招手。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