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379节
    转而已经站起身,看向正在注视着自己的汤鹊清:“我去一趟锦衣卫,晚点回来吃饭。”

    汤鹊清站了起来点点头,到了一旁取下挂着的大氅,为朱允熥穿上:“慢些走,莫要受了风寒。”

    当朱允熥带着满头的疑惑不解来到锦衣卫衙门后,看到的自智惠和尚和自己路上设定出来的完全不同。

    不过是个三十出头,长得很是眉清目秀,宝相慈悲,身上的僧袍亦是普普通通的僧人。

    “小僧拜见皇太孙殿下。”

    智惠捏住手中的佛珠,带着师兄弟们对刚刚到来的朱允熥行了礼。

    朱允熥摆摆手,看了一眼站在边上的张辉,见对方没有能解释的话,便看向智惠和尚:“听闻智惠大师并未涉案不法,却言称有罪,誓要来锦衣卫,不知大师此举何意?”

    智惠躬身行了礼,侧身看向师兄弟们。

    随同智惠一同进了锦衣卫衙门的僧人们,默默的走出屋子。

    朱允熥这时候已经坐定,平静的注视着智惠的一举一动。

    等到僧人们都出去后。

    智惠方才再次对着朱允熥作揖施礼:“龙泉不法有罪,请殿下重重惩治。”

    朱允熥有些傻眼了。

    这智惠一来,什么都没说,直接当头棒喝一般的要自己严惩他们这些人。

    这家伙有受虐倾向?

    朱允熥不由的想到了一些传闻。

    而后脸色一沉:“听闻大师是学《四分律》的,想来是律宗弟子了。”

    智惠点点头:“祖庭净业寺。”

    朱允熥转口道:“大师为何要孤严惩龙泉?”

    智惠抬起头看向朱允熥,依旧是那般的平静:“小僧虽不知天下方外究竟如何,可龙泉却是罪孽深重,妄图不法,持戒之人,却已纷纷破戒,我门危矣。

    小僧供奉座前多年,虽无前辈宏愿,亦无学问精进,却不忍坐视龙泉如此。若殿下能以雷霆,荡我门污秽,则我门仍可清白供奉,不惹尘世,繁衍香火。”

    他想和自己做交易!

    这家伙嘴里说着没有宏愿,实则上竟然要对整门进行肃清。

    果然还得是这些人出手最狠。

    朱允熥沉吟了片刻,幽幽道:“大师果真这样想?”

    “唯愿青山僧宇安泰,我门子弟虔心静修。”

    智惠低声轻吟着,好似全然不知想要做成他所说的这番话,到底需要付出多么大的精力,以及会引发多大的震动。

    然而,朱允熥却是露出了笑容,渐尔发出轻笑声。

    “固所愿也,大师所愿,孤可助力。”

    和智惠的接触很短暂,可给朱允熥带来的信息量却是极多的。

    方外之人之所以被称之为方外,就是因为长久以来他们并不是完全的如同百姓一样处于朝廷的直接管控之下。

    而是通过各种中介渠道进行的。

    很明显,智惠是有着自己的宏愿和想法的,这样的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宏愿做出任何事情。

    所以,这个不可说的交易,轻而易举的就达成了。

    双方并没有进行更多的交涉,也没有如同商贾一样锱铢必较,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等朱允熥走出锦衣卫衙门,孙成从后面跟了过来。

    “殿下,此案要如何收尾?”

    朱允熥看着白虎街上正在清理积雪的人们,轻声道:“依法论罪,龙泉方外之人,罪首严惩,从者发配占城道吧,那边战事刚歇,还需有人抚平黎民心境。”

    孙成立马顿足应声:“属下领命!”

    第三百三十九章 吃独食的朱允熥

    张辉没有询问这一次从大胜关和陈家村缉拿归案的人如何处理。

    既然龙泉寺都要从重处理了,那么剩下的这些人也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陈胜死了。

    那是罪有应得。

    妄图以为有个同样的名字,就能做出同样的事情来?殊不知千年前,喊出那句嘹亮口号的人,最终的结果如何?

    说起来,张辉倒是觉得那位是个可怜人,以死亡为那些真正包藏祸心之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环境。

    甚至于张辉始终觉得,千年前的那人之所以到现在还有这般高的传唱度,都是当时那些胸怀野心之人在幕后推动的。

    眼下的大明朝不会再出一个陈胜。

    至于从犯陈三虎,定一个斩立决的罪名就是,余者皆发配占城道也就算作了事了。

    大将军在南边征战数年,手底下最缺的就是人手。

    等朱允熥从锦衣卫衙门回到太孙府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了下来。

    因为皇太孙的特殊口味。

    庐州府知府很懂事的在当初太孙大婚前,送来了整整一百只泸州老母鸡,如今都圈养在太孙府后厨边上。

    当朱允熥端起表面流淌着一层金黄油脂的鸡汤,正要借此暖胃时,小胖朱高炽却是带着一身的寒气窜进了染着炭炉的小书房里。

    “你要动佛门?”

    “你和那个智惠和尚谈拢了?”

    “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情,牵连何等之多之广?”

    朱高炽穿着粗气,一道道的白烟从嘴里冒出来,脸色更是一片涨红。

    急声说完一番话,小胖只觉得自己口干舌燥,眼睛一敲被朱允熥端在手中的鸡汤,立马伸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夺了过来。

    咕咚咕咚几下。

    满满一碗的鸡汤,就被小胖给灌进了自己肚子里。

    完事之后,朱高炽伸手一抹粘着油脂的嘴巴,看向朱允熥:“今天朝中对这件事情颇有声音,若不是通政使来征将朝中的奏章给拦了下来,而后给在文渊阁办差的解缙通了风,这事现在已经被爷爷知晓了。”

    朱允熥满脸惋惜的看了一眼空荡荡的汤碗,对小胖这种暴殄天物一般的牛饮方式,从心底表示了唾弃。

    然后便侧身弯腰,从身边的地上提起一个食盒,将里面装满了鸡汤的一个大罐给放在了朱高炽眼前。

    “不够这里还有。”

    朱高炽白了一眼,挥挥手一屁股坐在身后的椅子上:“你就不怕吃撑了?”

    朱允熥向后一仰,双手伸到脑后交叉:“他们要对皇爷爷不敬,这一条便是死罪!若他们只是冲着朝廷,冲着我来的,我绝不会如此大动干戈。毕竟,用好了这些方外之人,对我家的皇权统治,有益无害。”

    朱允熥目光烁烁。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事情。

    方外有其弊端,可对于统治者而言却也拥有着不可替代的统治作用。

    尤其是在经历了上千年不断改良,并且本土化适应之后的佛门,对于皇家而言,其产生的有利于统治的作用远大于弊端。

    只是当这个弊端不断的扩大滋生,才会成为可能颠覆或动荡统治的事物。

    朱高炽轻叹一声,目光纠结的注视着眼前的朱允熥。

    他找不到半点可以反驳的论点出来,一切都是从朱家对天下的统治出发,这让他有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如果佛门能够继续教化百姓向善,那么朝廷就会继续对其保持坐视的态度。可一旦贪念大于教化,也就到了需要清理的时候。

    更何况,这一次自大胜关而起的圣人有错的流言,是直接奔着皇爷爷去的。

    这是决不允许的事情。

    “可现在大雪刚歇,朝廷的精力都在赈济地方上,京军几乎尽数离京。我们还要防备着地方上的可能发生的事情,百姓卖地,士绅兼并,粮商抬价,官府贪墨。这些事情,已经让朝廷没有再多的精力去应对这件事情可能带来的后果了。”

    尽管心中清楚这件事情说破天,道理都摆在眼前,可朱高炽还是忧心忡忡的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朱允熥摇摇头:“所以这件事情我没有急于推进处理。如今和智惠和尚也并未深谈,仅仅只是让孙成、张辉他们将大胜关那边的事情给料理干净。”

    朱高炽屁股立马离开了椅子,双手撑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这件事情,你到底有什么打算,是个什么章程,你得和我透透底啊。等一开年,你就要让税署推进了,你现在不交底,我到时候没底气。”

    朱允熥从身后抽回双手,示意小胖稍安勿躁。

    而后他从一旁取了两本书叠放在一起,最后又将那只空碗镇在了两本书上,最后才提着罐子让里面注入鸡汤。

    “佛、道两门,都需要动一动了。”

    “今日,智惠和尚有一句话很合我意。”朱允熥目光幽幽,当鸡汤快要漫过汤碗的时候停止了注入,放下罐子默默的看向小胖。

    朱高炽皱眉道:“你要对两家同时动手?智惠和尚今天到底说了什么?”

    “他说:唯愿青山僧宇安泰,我门子弟虔心静修。”

    朱允熥面带笑容,将汤碗推到了小胖眼前:“我深以为然,但不只是佛门,而是加上道门。既然他们都已经是方外之人,不理生产,那就好生的待在寺庙道观之中,为我大明祝祷万世太平好了。”

    没来由的,朱高炽再一次觉得自己整个口腔和喉咙像是烧火了一样。

    他端起汤碗,张开嘴包住碗口边缘,咕咚咕咚几下,便再一次将这一整碗的鸡汤喝进肚子里。

    喝完鸡汤之后,朱高炽重重的落回到椅子上。

    半响的功夫之后,朱高炽目光凝重的盯着朱允熥,声音沉重的开口。

    “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没人能将所有的好处都占了吃独食。

    而现在,朱允熥就是想要吃独食。不给佛道两家一点好处。

    朱允熥冷哼一声:“积香客、投献土地、卖身佃农、不纳赋税,此般种种,难道你在税署这么多日看不到?”

    不等朱高炽开口,朱允熥便冷漠挥手。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