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355节
    这两年,老爷子对宗室亲情、黎民百姓的关注,远超过往。

    或许,在现在老爷子的心中,也只能装得下这两桩事情了。

    “你做的很好。”

    坐下的朱元璋抬起头,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皇太孙,轻轻的说了一句。

    朱允熥嘴角含笑,转头看向前面红薯堆周围的官员们。

    有人疯癫、有人诧异、有人哑然无语、有人嚎啕大哭。

    “三十石确凿无疑!”

    “三十石啊……”

    “陛下……陛下?陛下!”

    哭了好一阵的袁素泰,忽的状若疯癫的从人群中蹲着身子,扒拉开挡在眼前的人群,冲了出来。

    只见他头上的官帽,身上的官袍,这时候已经乱作一团。

    而袁素泰确实好似不知的,瞪大了布满血丝的双眼,嗖的一下就看向皇帝所在的位置。

    “陛下!臣种出三十石的粮食了!”

    “臣种出来了!”

    “臣……不负使命……”

    袁素泰两手胡乱的划着,连滚带爬的就冲到了朱允熥面前,带着一团尘烟,生生的停在了他的身前。

    袁素泰两眼已经被激动的泪水装满,浑身控制不住的颤抖着抬起头。

    “殿下!殿下!”

    “臣种出来了!”

    朱允熥脸上含笑,轻轻点头,随后默默的侧过身子。

    袁素泰双臂抬起在自己的脸上胡乱的擦拭着,而后又三步并两步就到了朱元璋眼前。

    噗通一声就跪在了皇帝面前。

    “陛下,臣种出来了!”

    “上林苑监红薯亩产三十石又三斗二两七钱!”

    朱元璋亦是满脸掩不住的激动,连连点头:“好!好好好!”

    红薯堆周围。

    百官见到袁素泰这般行径举动,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是袁素泰在献谄媚。

    户部尚书郁新更是眼尖,一把从上林苑监在场负责记录红薯产量官员手中的记录文本给抢了过来,然后便撒开了腿往这边跑过来。

    随着袁素泰和郁新两人的动作,所有官员齐刷刷的转身,不敢落于人后。

    哐当一声。

    手中紧紧抱着产量记录文本的郁新,两腿就重重的跪在了地上,且因为先前的冲刺,整个人向前滑出去一大截,竟然是一路滑到了袁素泰身边。

    噗通一声。

    郁新已经是双手捧着产量记录,整个人拜倒在了皇帝眼前。

    “臣郁新,借献红薯亩产三十石之记录于圣人前。”

    “大明有司上林苑监,耕种红薯,亩产三十石,功德无量,利国利民。功在圣人,泽被万民,大明当兴,千秋万代。”

    “臣伏乞圣人,责成朱笔,明发旨意,同祭天地,焚表诰天。”

    郁新一番振声高呼,几可谓是震荡琵琶湖畔。

    紧随而来的一众朝中官员,亦是纷纷伏地跪拜。

    “臣等附议,伏乞圣人,同祭天地,焚表诰天。”

    闪了腰的任亨泰在茹瑺的搀扶下,好不容易跟了过来,前面的位置已经被同僚们给跪满了,只能是咬着牙撑着腰在后面跪下。

    当郁新喊出圣人的用词,请求皇帝祭拜天地,焚表诰天之后,任亨泰不由一愣。

    茹瑺跪拜在地上,有前面的一件青袍为自己遮挡,便转头看向任亨泰:“这可是礼部的事情。”

    “且让他在前面吧,现在的局面很不对劲,有人心知肚明,有人装聋作哑,有人随波逐流。这时候莫要急,静观其变吧。”

    一道沉闷的声音响起。

    茹瑺眉头立马皱起,看了看身边的任亨泰,确认不是他说话,眉头愈发皱紧。

    任亨泰则是转头看向茹瑺,而后目光却是不断的加深,从茹瑺的脸上挪开。

    茹瑺猛的一转头。

    就看到新任吏部尚书翟善,跪在自己另一边,正脸色平静的看着前面还在劝谏的郁新等人。

    似乎是感受到了身边的目光注视,翟善转过头,看向茹瑺和任亨泰两人,嘴角微微一笑。

    任亨泰在另一边偷偷的撞了一下茹瑺。

    茹瑺稳住身子,亦是目光平静的看着翟善,而后微微一笑:“吏部公房里的茶,我等可是有几天没有喝了,不知翟尚书是否会不喜我等上门讨要一杯茶?”

    翟善摇摇头,低声道:“吏部的茶叶不多,但也不少。江北定山上的珍珠泉,每日都会有人送来。”

    茹瑺默默一笑,身躯绷紧,举起双手冲着翟善拱了拱手。

    翟善这时候则已经是转头看向前面。

    田埂前。

    朱元璋和朱标并肩坐在田埂上,朱允熥站在老爷子的顺手边。

    户部尚书郁新手中的产量记录文本,已经被朱允熥接过,送到了老爷子的手中。

    而这个时候,郁新则是双手啪的一下拍在地上:“红薯亩产三十石,而我大明现今最高产的地里,亩产也不多三五石,十倍之增产。大明便是只消现今半成的土地,便可让天下亿兆黎民吃饱肚子!

    此等功德,臣等阅遍史书,未有见闻。此乃我大明之幸,亦是我大明圣人天子功德感天。圣人掌国,感念天地,赐下福祉,佑我国祚。

    臣等再伏乞,圣人祭天地,焚诰天。”

    “臣等附议,伏乞圣人准允。”

    紧随在郁新之后,又是百官们的山呼附议伏乞。

    朱允熥站在一旁,看了看这些山呼的朝臣们,又默默回头看向老爷子和老爹。

    只见老爹眉头微微皱紧,不知在想些什么。

    老爷子则是脸上泛着不太自然的红润光泽,却也未曾开口,而是张张嘴看了看眼前的臣子们,又低头看向手中的记录。

    随后,朱允熥的眉头亦是渐渐皱起。

    郁新所乞的祭天地,便是在天坛地坛举行大典,用以昭示皇帝的功德。

    而焚表诰天,那就是要封禅的意思!

    祭拜天地,封禅。

    这就是他们此刻的目的。

    只是……

    文官们什么时候会这般心甘情愿,主动的想要君王去祭天地封禅。

    这等社稷大典之事,从来都是象征着皇权的强化,圣贤君王执政,臣子们只能是俯首甘为牛马。

    没有一个臣子,希望自己的头顶上除了同样出身的上官之外,还有一个圣贤且手掌无尽权威的皇帝。

    没有一个!

    郁新不单单是抢了礼部的差事,还鼓动着所有在场的官员,要将皇帝神化,让皇帝手中的权威更重。

    朱允熥心中没来由的升起了一些念头和迟疑。

    再目睹着眼前这些官员,一直不见老爷子点头开口,又将要三请之前。

    朱允熥当即轻咳一声。

    他咳的很重,声音很大。

    以至于,将将要开口的郁新和王儁等人,没来由的闭上了嘴,抬起头目露不解。

    朱允熥脸上则是带着笑容,看了眼离着自己最近的袁素泰,而后转身看向老爷子。

    他微微躬身:“爷爷,此番大明能有亩产三十石的红薯,孙儿以为,可谓是大喜大功德,功在千秋万代,利在黎民百姓。”

    这就是废话。

    只是废话之后,朱允熥却是话锋一转,转身看向已经欢喜疯了的袁素泰:“此次红薯亩产三十石,袁监正以及上林苑监一干官吏臣工,功不可没。”

    “若无上林苑监一干臣工劳心劳力,昼夜宿工于田间地头。又有这片沙土地,精耕细种,日夜伺候,孙儿觉得,也不会有这般高的亩产。”

    “今日我朝获喜,孙儿以为当率先赏赐上林苑监一干臣工,不让臣工有功无赏,昭显我朝赏罚有度,公允持正。”

    跪在最前面的郁新和王儁等劝谏的官员,一开始听着朱允熥的话,倒是没什么感觉。

    可是越往后听,眉头便越是皱紧。

    到最后,怀揣着各种想法和心思劝谏的官员们,不由心中大呼。

    太孙要坏事。

    朱允熥一番话说完,便再次对着老爷子躬身作揖。

    自己就是要坏事!

    他这番话几乎相当于是给所有人一记当头棒喝。

    红薯能有三十石的亩产,靠的是上林苑监袁素泰他们,用比伺候老子老娘还要多的功夫和心思去伺候这些红薯,又有琵琶湖这块沙土地,才能有这么高的亩产。

    若是放到别处,指不定还能有多大的产量。

    花花轿子众人抬,说好话的事情谁都会,同样没有人不爱听。

    可眼前这些人是大明的官员,这样的好话就不该由他们来说,就连心里都不该有。

    吹捧的越高,往往最后摔得就越狠。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