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277节
    以城主府前的主街为主杆,延伸向主街两侧的街道。

    合共一万六千太孙部兵马,以八面硕大的将旗为首,整齐均匀的聚集在城主府前。

    入眼之处,除了八面将旗,便是一面面各色各式的军旗。

    当然,在城主府前,由朱允熥亲兵队拥护着的,是一面巨大的帅旗。

    远在大罗城的常升是南征大军的主帅,自持中军大櫜。

    而朱允熥作为偏师,则也有一面统帅一军的帅旗。

    在帅旗后,才是表明朱允熥身份的皇家宗室旗帜,以及整个大明独属于他一人的监国皇太孙之旗。

    清化城中,战马低鸣,金戈阵阵。

    虽为夏日,却满城萧杀肃穆。

    明明身为国朝侯伯的张温、曹震、陈桓、胡海、朱寿、何荣、桑敬七人,并秦世子朱尚炳,合共八人,便是这一次太孙部前出大罗城的八名军中主将。

    每人分得兵马两千上下。

    这是一直奢华无比的军队。

    仅仅从统兵将领们的地位上而言。

    此刻,八名主将已经御马齐聚城主府前。

    朱允熥接过亲兵送来的长刀,坐上马夫牵来的披甲战马。

    不曾拔刀。

    立于马背之上的朱允熥,只是目光静静的扫过面前的八名主将,再看向眼前密密匝匝的军中官兵们。

    “大明!”

    “万胜!”

    “众将士马上封侯!”

    随后,整座清化城齐声嘶吼。

    “大明万胜!”

    “万胜!”

    “万胜!”

    铁甲阵阵,震裂天地。

    军司马朱高炽亦是在官兵的帮扶下,爬到了一匹战马上。

    披盔戴甲的朱高炽,今日倒也有了几分悍将的模样。

    只见他目光锋利的扫过全场,大手向前一挥:“出发!”

    前锋将朱尚炳怒吼一声,身下战马前蹄悬空嘶鸣。

    随后前锋将便化作一枚箭羽,统带着前锋营官兵,踏出了太孙部围剿大罗城的第一步。

    随后,便是左右前护营,左右护军营。

    中军大营。

    左右后军营。

    大军由清化城北城门而出。

    至城外十里马河畔,河面上早已架设了三座浮桥。

    大明钦赐清化府一众官员,在知府高仰止的带领下,穿戴着最正规的朝服,带着一众城池周边的百姓,捧着浆果茶汤面饼,等候着大军到来。

    “臣清化府,恭送太孙大军出征。大军此去,一往无前,将士俱还,战功彪炳,威震交趾。”

    高仰止的声音很响亮。

    随着他说完话,前锋营已经踏上浮桥,在前开路。

    前护营,护军营也纷纷开始走向浮桥。

    这时候在知府带领下的百姓们,便开始涌向大军两侧,投送带来的乡野之物。

    军司马朱高炽深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的腹腔收起,挥舞着马鞭高声道:“大军可取百姓食,回赠钱财以谢之。”

    随后,原本还不曾接过清化城百姓一粒粮食的太孙部官兵,便开始满脸笑容的放缓了脚步,接过乡亲们送过来的吃食,又从怀里掏出早就准备好的钱钞,塞进乡亲们的怀里。

    场面顿时就变得和睦了起来,大军出征的萧杀感也就少了些。

    不远处左侧的浮桥前,更是传来了一阵躁动。

    军中众将观望过去,却是哭笑不得。

    只见一群清化城待字闺中的小女娘们,竟然是向着年轻且模样俊俏的官兵们,献上了火热真挚的香吻,留下了家中的住址,只盼君早归。

    另一侧浮桥前的一片高土坡上,几名军中文书,则是一手捧着书册,一手拿着墨笔含在嘴里。

    瞧着眼前出征的场面,稍稍思定,便开始奋笔疾书。

    “洪武二十六年,镇交趾道清化府,太孙部出,知府相送,百姓夹道,民女表情,乃民风致,无关礼制,官民一体,谓之佳话。”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太孙勇可夺城

    六月的交趾道只有一个热字可以形容。

    就连空气,都被烈日灼烧的如同滚滚巨浪,在微风的推动下,以肉眼可见的模样向着人们席卷而来,夹杂进来汹涌热浪之中,催人发汗,状若雨下。

    整个大罗城已经彻底变成了战场。

    大罗城西,是由大明宁王、南征大军前锋营主将朱权统帅的五千兵马,抵近大罗城十里处便安营扎寨。

    而在城北,一座坐拥三万多明军的偌大军营,就以大罗城外的红河对面,以河岸为营墙,三万明军在主帅开国公常升的统帅下埋锅造饭。

    大罗城四门紧闭,终日无人能够进出。

    两丈半高的城墙上,有无数的官兵昼夜不歇的值守警戒,防备红河对岸的明军主力跨河攻城。

    为了防止被明军趁虚而入,大罗城对城西方向的五千明军直接采取了视若不见的态度。

    此时,整个交趾道田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成熟。

    然而明明占据大罗城,拥有城外土地名义拥有权的大罗城,却不敢有一人出城收割粮食。

    收不了粮。

    明军又整戈待战,独坐红河对岸。

    于是,如今作为大罗城最高军政权力者的陈元旦,便下达了一条几乎是任何人都想要反对的命令。

    焚城外田野,阻绝明军补给粮草。

    几乎所有人都想要反对,但又因为明军在侧,同样没人愿意让明军吃的肠胃饱满。

    在接连数日的点火下。

    整个大罗城外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无数已经成熟的粮食,还长在田地里,就被一把火焚之。

    然而出奇的是,不论是大罗城西的朱权还是红河对岸的常升,都没有采取派人灭火的举动。

    哪怕是有胆大的陈元旦部,跨过红河,将中军大营周围数十里外所有的庄稼都焚毁,也不见一个明军前出阻止。

    “陈元旦很谨慎,三十里内的田地都留了下来。”

    红河北岸的明军大营外,一处高地上,南征大军的主帅和一众将校齐聚于此。

    军中的副将望着大营周围三十里地内,正在被官兵们收割的庄稼,脸上带着一抹微笑淡淡的说道。

    如今正处阵前,常升穿戴着一身的甲胄,甚至就连头盔上都能放下来面甲。

    他回首看了一眼官兵、战旗无数的大罗城城墙,冷哼一声。

    “陈元旦很稳重,他想拖死我们。”

    啪!

    说着话,人群中传来了一声轻响。

    副将转头看了过去,只见一名暴露着手腕的将领,掀开的手掌上已经粘着一只被拍碎的蚊子,殷红的鲜血将掌心染红,手腕处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蚊子叮咬的地方红肿了起来。

    于是,副将脸色渐渐阴沉了下来:“粮草并不是我们最需要担心的问题,不论是谅山城、太原城还是宣化城,都可以为我军供应今岁最新的粮食。唯有这里的蚊虫……”

    说着话,副将似乎是觉得刚刚那只被将领拍死的蚊子,是叮咬在了自己身上,甲胄下的身体不由的扭动了一下。

    常升脸色倒是平静的很,只是沉声询问道:“如今营中将士们,情况如何?”

    副将止住了脑袋里疯狂催生出来的被交趾道蚊虫叮咬的瘙痒感,低声道:“这两日,又有近百名将士因为遭了蚊虫,被出现了反应。目前已经被送往谅山城,交由太医院的医师们医治,加以缓和。”

    交趾道的蚊虫像是防不住的一样。

    哪怕营中每日每时每刻都在燃烧着太医院调配出来的驱赶蚊虫的药物,可那些蚊虫却像是刀枪不破、无孔不入一样。

    哪怕是防备的严严实实的营帐,都能被这些小东西给钻进去。

    常升点点头,对目前这个数字已经算是很满意的了。

    要知晓,他们之前从镇南关南下,夺下谅山关之后,正式进入交趾道的范围,虽然有太医院的警告,但头一晚,仅仅是一晚上的时间,就有不下千名军中将校官兵,因为被蚊虫叮咬而出现了各种症状。

    浑身瘙痒算是最轻的症状了。

    重者呕吐不止。

    即便是广东道抽调的南兵,也有不少人出现了这些状况。

    若不是太医院的人当时当着常升的面发了火,加强了军中防治蚊虫的要求和规定,常升觉得自己可以直接带着人躲在谅山城,等到冬天的时候再和陈元旦开战。

    副将见大将军正在思考着事情,便小声道:“其实……大罗城算不得险城,我军……”

    这个问题是困扰在副将心中长久的疑惑,尤其是随着大军驻扎在大罗城外的时间越久,困扰就愈发的浓郁起来。

    常升抬头看了副将一眼,又看向面前同样露出不解目光的军中将领们,默默一笑。

    他背起带着皮布手套的双手,转身看向红河对面的大罗城。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