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236节
    锦衣卫今天是要办大案的,没必要横生变故。

    高仰止则是喘着粗气道:“书报局,高仰止。”

    他毫无遮掩的自报家门。

    倒是让两名锦衣卫官兵不由对视一眼,而后收回横在双方之间的绣春刀。

    一名锦衣卫官兵则是轻声道:“高先生莫要过去,今天锦衣卫拿人,是要案。”

    书报局如今是解学士在管着的,是那什么他们不懂的心学的传播之地,这些事情两名锦衣卫不懂。

    但他们懂解学士是太孙身边的人,是大明朝独独三位文华殿行走之一,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明朝的天子近臣。

    这样的理由,足以让他们对高仰止这位书报局里的人保持一定的尊重。

    高仰止也不再凑近,就站在路边上踮着脚看向青龙街上那一座座衙门。

    少顷,便见一队队的锦衣卫从衙门里压着人出来。

    在这些人的身后是各部司衙门的其他官员。

    此刻站在青龙街上的高仰止,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却还是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孙青书和胡文海等人急急忙忙的从后面赶了过来,从左右将高仰止扣住。

    “你……你……你没事吧?”

    孙青书跑的是满头大汗,又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冤。

    明明自己也是今科落榜的举子,却还要来安慰同为落榜生的高仰止。

    然而还不等他继续安慰下去,便看到户部衙门里一名官员,被两名锦衣卫给押了出来。

    孙青书脸色一变:“这这这……这是今科会试十八房制里的同考官!”

    而这时,也已经有锦衣卫的官员站在青龙街上,高声的喊出这些被缉拿的官员的罪名。

    于是,孙青书也开始动容了起来。

    “恩科舞弊!”

    “恩科舞弊!”

    “好啊!好啊!好啊!”

    一时间,孙青书状若先前的高仰止。

    两名守在前面的锦衣卫不得不回头瞪了孙青书一眼。

    高仰止在确认了今科舞弊案已经开始,便摇摇头转过身拉住孙青书:“走吧,回书报局,这一期的文报明天就要通过驿站发行诸道。”

    洪武二十五年的恩科会试发生舞弊案,那么这一科被录了的举人必然是要被重新黩落的。

    余下的,就要看太孙,还有一只隐藏在幕后的陛下和太子要如何抉择了。

    高仰止觉得,陛下的脸面是不可能丢的。

    那么,朝廷在今科最后还是要取材选官任用的。

    目下,就看太孙到底要将这件事情推到何等程度。

    夫子庙最高的塔楼上,凭栏便可眺望因为锦衣卫的冲入而变得乱作一团的贡院街。

    朱允熥脸色自始至终都不曾有过改变。

    凡今科考中六百六十六名举人一个都不曾被放过,统统都在锦衣卫的缉拿名单之上。余下,则是以刘三吾为首的会试主副考官,十八房制同考官,及以下所有官吏。

    如何处置这些人,准备将这件事情推到何等地步,朱允熥心中已经有些腹稿和计划。

    贡院街上在名单内的人已经被拿下,贡院也被锦衣卫控制,官员皆在抓捕范围内。

    这一月的应天城是不可能安宁下去的了。

    朱允熥收回视线,转身看向塔楼顶层内部。

    只见一张张书案早已摆放好,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正杀气腾腾的站在正中间的位置。

    在他的周围是一名名朝中御史、言官,正在奋笔疾书有关今科会试舞弊案的弹劾奏章。

    詹徽感受到了一缕注视,当即抬头,便看到太孙正盯着自己,当即微微拱手弯腰。

    只是心中却已经是一团乱麻。

    自己不光光是点头确认了今天的抓捕名单,如今还在组织这些御史和言官发起对恩科会试舞弊案官吏、举人的弹劾,更要对这些人的家族、江南理学发起弹劾。

    自己终有一天,是要被丢在神烈山东麓那些乱坟岗里的!

    詹徽心中无奈的低鸣着。

    暗卫田麦,却是蹬蹬蹬的从塔楼下爬了上来。

    田麦径直到了朱允熥身边,躬身作揖。

    “启禀太孙,狮子山上的人尽数畏罪自缢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 逼宫

    这些日子,位于应天城西边的狮子山,始终都存在于朝廷文武百官的注视之中。

    尽管从来都没有提及过,但谁都知道狮子山上有好几位江南士林大儒,已经在那座山顶住了好几个月。

    这些人来应天的目的是什么,朝中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书报局传播出来的心学知行合一的道理,已经开始重现前宋的儒家学问之争,这些江南理学大儒,是来应天为理学站台的。

    只是现在,这些人竟然全都自缢了。

    就连原本还留在塔楼内,审核御史、言官们已经写好的奏疏的詹徽,也不禁浑身一颤,猛然抬头看向门外栏杆后的皇太孙。

    而塔楼里的御史和言官们,也皆是脸色凝重的停下手中墨笔,转头看向门外。

    此刻的朱允熥已经脸色一片铁青,阴沉的好似要滴下水来。

    田麦亦是脸颊紧绷,小心翼翼的抬头看向太孙。

    “他们这是在逼宫……我们还要继续下去吗?”

    田麦压着声音询问。

    朱允熥瞬的一下目光锁住田麦,对方便立马低下头。

    嘭的一声。

    朱允熥的手掌已经是拍在了身边的栏杆上。

    他们就是在以死胁迫,逼宫朝廷!

    田麦没有说错。

    狮子山上的那些老东西自缢而死,并不是因为他们知晓事发,所以畏罪自杀。

    不论是今科会试舞弊案,还是理学和心学的道统之争,朝廷都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他们目下自缢,仅仅只是为了用他们的死来取得大义,获得道德的制高点。

    詹徽已经神情凝重的从屋内走了出来,躬身抱拳到了朱允熥身边。

    老倌儿亦是担忧道:“太孙,他们是在以死明志,用他们几人的死,来让朝廷退步。”

    “以死明志?”朱允熥缓缓回头,幽幽的念道了一声。

    詹徽立马眼角一抖:“以死胁迫!他们是为了逼迫太孙对今科舞弊案之人从轻发落,对理学也网开一面。”

    朱允熥森森道:“詹尚书觉得,孤会更改心意吗?”

    躬着身双手抱拳的詹徽愣住了一下,随后抬起头深深的望向自己眼前的太孙。

    当这个问题从太孙的嘴里被问出的时候,詹徽就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回答了。

    太孙是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改变自己的抉择。

    或者说,从一开始由燕王他们兵围狮子山开始,这件事情就已经是木已成舟。

    别看朝廷从始至终对理学和心学都没有做出圣裁。

    但是,这又何尝不能理解为,从一开始陛下他们就在等着心学的发展呢。

    如今不过是所有的事情和矛盾淤积在了一起,终于是借着今科会试舞弊案一并爆发了而已。

    朱允熥审视着詹徽的表情,默默一笑:“既然大家都做出了抉择,直至此刻,为何还要做那改弦更张的事情?”

    詹徽颔首点头。

    理学做出了选择,太孙做出了抉择。

    同样的,今天出现在这里的他,又何尝没有做出最后的选择呢。

    “只是……”詹徽迟疑道:“如今狮子山上的人自缢,消息定然是禁不掉的。知晓几日便会传扬的到处都是,到时候朝廷和民间不会认为他们此举是为了什么,只会认为这是在以死谢罪,替今科舞弊案的人以死向朝廷求情。”

    朱允熥低声道:“江南士林啊……江南士林……”

    江南士林又如何?

    江南承平日久,从隋唐科举开始,这里就一直重视应试。

    无数的状元村、进士村,一门两状元,一门三进士。

    层层叠叠,父子同朝。

    可谓是根深蒂固。

    但是……

    詹徽忽的轻笑道:“其实,微臣如今想来,倒是觉得,天下士子数不胜数,便是有顽固之人又如何?”

    朱允熥顿时眉头一挑,轻声道:“詹尚书此言何意。”

    詹徽觉得自己已经打开了思路,彻底的觉悟了。

    便昂首挺胸从朱允熥的面前走到了栏杆出,他的双手轻轻的拍在了栏杆上,而后朱允熥就见他伸出一只手指向前面贡院街上正在被锦衣卫抓捕的无数举人。

    詹徽回头看向朱允熥:“太孙,此情此景,不知您可曾看到了什么?”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