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228节
    同一时刻,所有在脑海中都冒出了几个字。

    报应来的太快!

    终于到了这个时候,内宫总管孙狗儿开始高呼退朝。

    少顷,陛阶上传来了太孙离去的脚步声。

    直到此刻殿内的文武百官才敢缓缓抬起头站起身,心神不宁,各怀心事的退出到了中极殿外。

    正当众人复盘今天朝局的时候。

    内官雨田却是出现在了百官面前。

    这是皇太孙的贴身内侍,百官这些日子都认得。

    而上一次被雨田给狠狠的打了脸,今天又被太孙给训斥罚俸罚铜了的刘三吾,见到雨田后不由的冷哼了一声。

    雨田冷冷的瞥了一眼刘三吾,而后笑着脸越过众人,到了今天啥也没做的解缙面前。

    这小太监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拜到底。

    “解学士,太孙有请,偏殿说话。”

    解缙愣了一下,淡淡的看了眼周围的同僚,拱拱手侧身从人群中随着雨田离去。

    等到两人离开之后。

    人群中响起了一阵骚动。

    有人猛然醒悟过来:“原来今天太孙的手笔是落在了此处!”

    还有人懵懂不知,茫然开口:“甚手笔?难道不是……”

    说着话,这人眉头冲着不远处黑着脸的刘三吾挑了挑。

    很明显,这人对于并非坚定的理学门徒,也非是刘三吾他们那一帮人。

    今天被提溜出来的詹徽,与兵部尚书茹瑺,从后面走到了正在议论的两人身后。

    詹徽淡淡开口:“文华殿行走。”

    两人立马躬身:“尚书大人。”

    还不等两人抬起头,便见詹徽和茹瑺已经是远远的朝着宫外离去。

    两人不由对视一眼,那原先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官员,立马眼前一亮,拉着同伴低声道:“此后不入行走,不成六部?”

    同伴点点头,却又迟疑的摇摇头:“或许,但咱以为,往后说不得是要调换一下顺序。”

    于是,那反应过来的人,眼睛就瞪得如同牛眼一样。

    “断不至于吧!”

    偏殿内,朱允熥看着被喊回来的解缙,摇着头到:“咱不至于如此想,但若是外头当真这般以为,或许对你往后的处境会有所改善。”

    解缙眨着眼,盯着解释的朱允熥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松了一口气。

    “臣本微末,若因加文华殿行走,便凌驾于六部之上,微臣惶恐,当要与殿下请辞回乡。”

    朱允熥默默的笑着,对如今的文华殿行走一事,并没有再给出更多的解释。

    他仅是轻声道:“今日只算得上是一次敲山震虎,你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弘扬知行合一,想来今日之后,那些人断不会再无端生事了。”

    解缙点点头,俯身为太孙斟茶。

    等两人新泡的茶汤还未曾弱了茶味的时候,如今的锦衣卫副千户孙成,便从殿外赶了进来。

    到了朱允熥面前,孙成看了眼正在吃油炸冰淇淋的解缙。

    而后便低声道:“三爷,锦衣卫那边传出去的话,昨日书报局前千人私斗,于律法不容,当严惩。自今日起,每日杖责十人各十杖于白虎街上。”

    朱允熥闻言之后,仅仅是一个愣神,而后便看着面前的解缙,默默的笑出声来。

    “你看,咱是否不曾说错?”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锦衣卫

    解缙有些说不出话了。

    即便他明知道锦衣卫如此处置这么一件事情,并不符合规矩,但自己却没有任何的理由和借口,更没有办法,去说这件事是不应该的。

    千余名士子如今被关押在锦衣卫诏狱中,依着刚刚得到的消息,锦衣卫每日于锦衣卫衙门外的白虎街杖责十人。

    那么这千余人就需要锦衣卫持续不间断的打上一百多天。

    一百多天,算上来刚好三个多月。

    三个月多应天城的会试也应当是要开始了的。

    解缙对着前来禀报的孙成拱拱手:“烦请孙千户告知与某,那些学子们杖责之后还要关在诏狱中吗?”

    孙成点点点:“自是如此,指挥使吩咐下来了,杖责的数目要一样,关的天数也要一样。锦衣卫是公平的,断不会叫哪个人受了冤屈。”

    说及此事的时候,孙成竟然表现的一片崇敬,脸上露出又是维护了大明律法公正的一天的高尚表情。

    解缙张着嘴,腹腔无声的颤抖了几下。

    锦衣卫要是当真如此公平,这些年下来也不会落得现在,仅凭那一身飞鱼服绣春刀的装扮,就能叫小儿止啼。

    朱允熥却是说道:“每日十人杖责,这便是一个警告,打的虽然只是那十个人,但真正却是打在那些理学之人心中的。”

    解缙无奈的笑笑:“三个月的时间,这是殿下为臣留出来的吗?”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锦衣卫每天都会在衙门前杖责十人,这势必是让那些理学之人心中惶恐不安,也将会让他们暂时的偃旗息鼓。

    那这三个月就该是到了心学高歌猛进的时候了。

    解缙看向面前的皇太孙,觉得这件事情大概也是对方交代锦衣卫去办的吧。

    朱允熥摇摇头:“此事并非是咱吩咐蒋瓛去做的。”

    “不是殿下?”解缙脸上露出疑惑:“如果不是殿下您的安排,锦衣卫此举……”

    朱允熥挥挥手:“锦衣卫里都是人精。”

    说罢,他便起身,瞧了眼桌上堆满的案牍,撇撇嘴露出笑容:“咱去大本堂那边,此处还是要交由解行走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已经是扬长而去。

    留下解缙一人茫然的面对着面前成堆的案牍,只得是长长的叹息一声。

    不用翻开这些案牍,他也能知晓,最近朝中大半呈上来的奏章都是在抨击心学知行合一。

    说起来,自己这个文华殿行走倒也是沾了些便宜。

    让解缙不由想到去岁夏原吉和铁铉两人不曾离京前,几人聚在一起的时候,太孙说的一则笑话。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想到此处,解缙脸上露出了笑容,伸手翻开案牍最上方的一本奏章,果然可谓是罄竹难书的抨击心学。

    没做多想,解缙就将这本奏章给放在一旁属于留中的位置上。而后在那繁杂的奏章之中,去寻常真正需要他给出处理意见的奏章,审阅奏章,抄纸批注意见,最后由太孙亲阅定夺允否。

    且说从中极殿往大本堂赶的朱允熥。

    身后一左一右陪着他的是内宫总管孙狗儿和自己的贴身内侍雨田,至于孙成已经是在禀报完锦衣卫的事情时候,便再一次出宫办事去了。

    朱允熥一路走的很慢,等离了三大殿的范围后,才转头对着躬身跟在自己身后的雨田问道:“听说,昨日你在宫中挤兑了刘三吾那老倌儿?”

    雨田顿时停下了脚步,心中带着些不安的抬头看了眼皇太孙,随后又立马低下头。

    来不及多想,仅仅只是问题从脑袋里划过,雨田便念头一动,低声开口道:“奴婢是太孙的人,心里想的也只有太孙,刘舍人虽为国事,但奴婢不懂,只知晓不能落了太孙的脸面。”

    一旁的孙狗儿淡淡的转头瞧了一眼这个年轻的太孙贴身内侍。

    朱允熥顿了顿:“你倒是个乖巧懂事的。”

    雨田赶忙低声道:“奴婢不敢。”

    朱允熥笑笑:“既然是个乖巧懂事的人,往后也当记住,尔与外朝官员,当敬而远之。”

    淡淡的说了一句,朱允熥便抬起脚继续赶着路,累着落在后面抬着滑竿的内侍们,也只能是慢悠悠的跟着。

    雨田应了一声,却是目光不解的看向了身边的孙狗儿,露出一抹求解的眼神。

    孙狗儿轻咳一声,低声道:“太孙说的话,你该记在心里,慢慢的悟。”

    老狗说的话云里雾里的,雨田眨眨眼,低着身子跟紧了对方的脚步:“大监教训的是。”

    孙狗儿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宫里头,出了姓朱的,争斗远比前朝更加激烈。今日他能是内宫的总管,那是仗着皇帝的信赖。若是等往后呢?

    孙狗儿悄无声息的盯着身边的雨田看了一眼,心中盘算着这小子怎得偏生不知晓,只要他开了口,自己就认了他当干儿子。

    看来还是要回头提点一二。

    却不说内官们的心思。

    朱允熥这会儿已经是赶到了大本堂,只见太子的贴身内侍宋诚正立在门外。

    见到太孙来了,宋诚立马上前:“奴婢参见三爷。”

    朱允熥摆摆手,外头瞧着紧闭着门的大本堂书房看了眼:“宋大伴,老爷子和父亲都在里头?怎今日还不曾下课。”

    宋诚低声道:“陛下今天亲自为皇子们授业开课,讲的时间便久了一些。太子爷前头出来吩咐,要奴婢让人送来午膳,大抵是皇子们用完了膳,晚间还是要讲课的。”

    朱允熥点点头,便见后头正好有成群的宫娥提着食盒走了过来,结成对排成排的站在了旁边。

    他轻步上前到了门口,侧耳倾听着屋子里的动静。

    只听里面当着是老爷子的声音,只是听到老爷子正在千叮咛万嘱托的重复着,要如今这些未曾就藩的皇子们,往后当亲近农事,万事求真,脚踏实地,朱允熥便无声的笑了起来。

    还不等他敲门,门却已经从里面被打开。

    朱标挑着眉看着弯腰躬身侧耳站在门口的儿子,不由意外道:“你怎么来这里了?”

    有种听墙根被人抓了个正形的意思。

    朱允熥嘴角抽抽着,转过身低声道:“儿子见过父亲,前头下了朝,儿子与解缙谈了一会儿,留下他在中极殿那边审阅奏章,儿子才赶过来的。”

    等他说完话,屋子里便传出一阵欢呼声。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