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217节
    那些人不一定是为了去上林苑监做事,而仅仅是为了上林苑监正印堂官的品级。

    等到朱允熥再抬起头,就看到老爷子已经是钻了前面不远处的一个院子里。

    他眉头顿时一挑,连忙迈出脚步冲了过去,嘴里更是大喊道:“爷爷,不要进去!”

    然而,这时迟那时快。

    已经自顾自循声溜到前头这边院落里的朱元璋,手掌已经是放在了屋门上,轻轻一用力。

    伴随着咯吱声,屋门就被朱元璋给推开。

    旋即。

    “啊啊啊啊啊……”

    “老流氓!”

    “快滚出去!”

    “来人啊……”

    一阵女人们惊慌失措的刺耳呼喊声,从那座院落中的屋子里传了出来。

    朱允熥冲到了屋门前,赶忙将门给合上,拉着还没有反应过来的老爷子走到一旁。

    被骂作老流氓的朱元璋,直到这个时候才渐渐的气愤起来,伸手指着面前的屋子,瞪大了双眼:“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朱允熥看着一个女人的脑袋趴在窗户上,对着外面看,便轻咳一声,低声解释道:“这里面都是妇人们在做活,出力气,又闷在屋子里,难免会更热。若是再不让她们穿的少一些,人真的待不下去,事情也做不成了。”

    朱元璋咬着牙哼哼道:“满屋子一片白,咱甚也没看清,一把年纪还要背上个老流氓的骂名,真真可恶!”

    可是呢,屋子里又都是他的治下之民,还是一帮子的妇人。

    这就让朱元璋有种有气无处撒的憋屈。

    朱允熥如同哄着老小孩一样,轻声说道:“都是爷爷您教化的好,妇人们都是知礼的,若是放在前元那些个元人女子,被看了也就看了,说不得还得要给您拉进去。”

    骂前元,骂元人,是大明朝如今一以贯之的政治正确。

    朱允熥将元人提溜出来做对比,果然就看到朱元璋脸色瞬间缓和了下来。

    老爷子更是冷哼一声:“元人之女如何能与我明人相提并论!不过是应有的规矩而已。”

    见到老爷子不再追究这件事情,朱允熥暗自松了一口气。

    而朱元璋却是忽的反应了过来,拉住朱允熥问道:“你小子放了这么些妇人在这些屋子里,到底是在做什么?”

    朱允熥默默一笑,领着老爷子到了一旁另一间屋子里。

    这件屋子里没有光着膀子,露着大腿,腰上露着肚脐眼弹棉花、做棉被、棉衣、棉甲的妇人们。

    有的是堆积如山的已经做好的成品。

    一进到屋子里,朱元璋就开始拿手到处触摸着。

    “是浙花?”

    看着那洁白如雪的棉丝,还有那独属的触感,朱元璋眉头一挑,却又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朱允熥点点头,拿了一件棉衣到了老爷子面前。

    朱元璋看了一眼,便张开双臂。

    随后,就由朱允熥为其穿上那件鼓鼓囊囊的棉衣。而后朱允熥又取了两张棉被放在地上,手掌煞有其事的拍了拍。

    随后,他便躬身站在一旁:“爷爷,您试试。”

    穿上棉衣的朱元璋,身体显得有些臃肿,然而他的双手却是不停的在自己的身上拍打着。

    软!

    太软了!

    身子也开始热了起来。

    听到乖孙儿的声音,朱元璋点点头,慢悠悠的弯腰屈膝,缓缓的坐在了棉被上。

    还是软!

    随后,朱元璋轻轻的躺在了整张棉被上。

    朱允熥则是跪坐在一旁,拿了另一床棉被:“这些都是用棉花做出来的棉被棉衣,爷爷您试试如何。”

    说完之后,朱允熥便将手上的棉被盖在了老爷子的身上。

    时间滴答滴答的,在隔壁屋那一声声弹棉花的声音下流逝着。

    如此夏日,朱元璋穿着棉衣,垫着棉被,盖着棉被,瞪大了双眼看着屋顶,额头上片刻后就开始出现了汗水。

    忽的,他猛的掀开身上的棉被,将身上的棉衣脱下。

    “乖孙,爷爷是不是在做梦?”

    第二百四十章 泰山崩于前,吾亦往!

    堆满了棉织品的屋子里,朱元璋脸上尽是困惑和不解。

    坐拥整个中原二十五年的他,除开蚕丝被褥,从来没有躺在这般柔软的被褥上。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虽然现在已经是盛夏,但他不过是穿上棉衣须臾的时间,就已经觉得浑身燥热,汗水从后背和大腿内侧,不断的渗出来。

    而这一点,则是他没有在其他任何地方经历过。

    看着跪坐在边上的朱允熥,正在收拾着被自己掀翻的被褥。

    朱元璋伸手为自己扇着风,问道:“这里竟然有这般多的浙……棉花之物,你小子是早就让人在这边操办此事了吧。”

    朱允熥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把凉扇,叫了赶过来的孙狗儿进屋收拾好地上的棉被,他则是扇着凉扇为老爷子降温。

    而他也开始解释道:“前些日子回京后,孙儿去了一趟上林苑监,瞧见了有栽种棉花,便想着这东西明明长出来很是柔软,往常却只能做成硬邦邦的白叠布,属实不应该的。”

    朱元璋眉头跳动道:“所以,如今这些还能如长出时一样柔软的棉花织物,也是你想出来的法子解决的?”

    朱允熥当即摇摇头:“说不上尽是孙儿一人想出来的,毕竟人力有穷时。孙儿提了几个想法,而后有宫中的匠人还有将作监的人试了不少次,最后才算是找到了法子。”

    朱元璋点点头,回想到自己先前被那屋子妇人骂作老流氓的时候,自己出了看到满眼白花花的棉花外,就是那一个健壮妇人背着一个长杆子,一根长长的好似弓弦一样的东西。

    随着妇人们的敲动发出梆梆梆的响声,而随着那些颤动的弓弦弹在棉花上,一团团的就会被击碎,然后纠缠在一起。

    想来,那就是能让棉花变得柔软的法子吧。

    朱元璋轻声道:“好啊,爷爷方才不过是穿上棉衣片刻,盖上被子盏茶不到的功夫,就已经浑身冒汗。这是好东西哇!”

    这时候,袁素泰等人已经是从后面赶了过来。

    几人进到屋子里,一看到满屋子的棉织品,还有洁净的堆放在一旁已经处理过的棉花,脸上顿时一喜。

    袁素泰拱手上前:“太孙竟然已经解决了棉花的难点。”

    朱允熥挥挥手:“不过是侥幸,加之有匠人们夜以继日的去解决问题,方才求得法子。”

    袁素泰点点头,当即转身对着朱元璋就是一拜:“陛下,可否容臣一试这些东西?”

    朱元璋如今正对上林苑衙门欢喜的紧,自无不可。

    少顷,坚持了比皇帝更长时间的袁素泰,顶着满头大汗,却又恋恋不舍的从棉被中爬了出来,又更加惊叹的将身上的棉衣取下。

    本来已经收拾好东西的孙狗儿,不免有些不满的看了袁素泰一眼。这些东西都是陛下刚刚用过的,按照规矩自己是要带回宫的,倒是被这人给用了一遍。

    袁素泰不知孙狗儿的心思,已经是转身到了皇帝和太孙面前。

    “臣为陛下贺,今日又得一宝物!”

    袁素泰此刻已经是说不上的激动,抱着双手,任由脸上的汗水滴下。

    朱元璋轻笑出声,同样是难以掩饰心中的欢喜。

    他压压手点点头道:“咱知晓,咱也知晓啊。衣食住行,向来都是百姓的头等大事。其中衣食住又是最最重要的。今日出趟宫,却不曾想到,咱能瞧见两样事涉民生大计的好事!”

    说完,老爷子不免宠溺的看了眼拱手站在一旁的朱允熥。

    袁素泰则是长叹一声:“粮食增产,如此便可徐徐图之,解决百姓们能否吃饱肚子的问题。而如今又有这些棉织物,只要用上几年,大明就再也不会有寒冬腊月忍受风雪刺骨的人了。”

    旋即,袁素泰便拱手请奏道:“陛下,上林苑监这些年存下不少棉花种,臣请陛下下旨,于应天府及直隶各处旱地、山地,种植棉花,臣愿以粮种增产、棉花栽种为终身之事,勠力奋进。”

    “好!”

    随着上林苑监右监正袁素泰的请命,朱元璋当场大喝一声。

    随后,他大手一挥背到身后,郑重道:“着令,上林苑监左右监正,予从三品,增补缺员,掌中原农桑事,改良事,朝堂各部有司当尽力协同,为我大明开盛世。”

    原本准备是等到回宫之后,再行定夺,往朝中颁布将上林苑监衙门拉高规格的朱元璋,在听到袁素泰的请命后,当机立断便将这则决意给说了出来。

    从三品!

    在京可以直接入主执掌光禄寺、太常寺,更进一步可为六部侍郎。

    外放,可为诸道参政,范马寺、转运司等衙门主官。

    虽然明知道上林苑监已经经过今日,已经算得上是简在帝心,事后也必有赏赐。

    但让袁素泰和一众衙门同僚没有想到的事,上林苑监竟然直接成了能够比肩五寺的大衙门。

    左右监正的官阶升到了从三品,那下面的人自然也一个个都要升官了!

    虽然还是干着一样的事情,但地位和权力却是不可同日而语。

    由不得袁素泰等人多想。

    众人纷纷跪拜在地,嘴里长呼万岁谢恩。

    似乎是已经看到大明的百姓,生活无忧,衣食不愁的场景,朱元璋的脸上露着一样畅想的笑容。

    朱允熥却是默默的走到了老爷子身边,低声道:“爷爷,其实这着棉花如今最要紧的作用,是被北疆的将士们提供足够御寒的棉甲。”

    北疆。

    军队。

    御寒。

    战甲。

    几个词组到一块,立马就让原本还沉浸在畅想之中的朱元璋眉头一抖。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