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159节
    朱元璋看向乖孙,正欲开口。

    前头孙狗儿则是走了进来:“启禀陛下,朝中部堂们到了。”

    ……

    锦衣卫衙门今日收到浙江道锦衣卫传回的奏报。

    同样的,在应天城里的朝堂各部司衙门,在今天也如同雪花一片的收到一封封来自浙江道的奏章。

    上面无一例外,都是在说浙江道正在经历雪灾,地方发生民变,宁波府遭遇倭患。

    詹徽等人走进偏殿内,躬身低眉看向神色忧虑的天家三人,心中微微一紧。

    “臣等参见陛下、太子爷、皇太孙。”

    朱元璋微微抬头,扫了一眼这些部堂官员们。

    “浙江道的事情,都知道了?”

    “臣等已知晓。”

    “嗯。”朱元璋点点头:“来的路上,可都商量了,有何办法现在该拿出来了。”

    众人顿生疑惑,皇帝没有一开口就训斥他们无能,浙江道无能,致使地方生变。反倒是直接跳过了训斥,直接征询他们的意见。

    作为朝堂文官总领,詹徽小心翼翼的上前一步,躬身抱拳开口道:“回禀陛下,臣以为当下要行文浙江道,安抚地方,开仓赈济,给米给衣,还要建造棚屋,不可令遭了雪灾的百姓冻在野外。

    朝廷亦要调拨钱粮运往浙江道,用于赈济百姓。兵部、都督府需行文浙江都司,出兵严防各处,镇压乱民,清缴宁波府内倭患。”

    朱元璋点点头,这都是历来赈济的惯例。

    他又说道:“可算出,这次朝廷要拿出多少钱粮。”

    户部尚书赵勉立马出列:“回禀陛下,户部已经算过,这一次浙江道雪灾涉及甚广,除严州、衡州两府,浙江道境内几乎尽都遭了雪灾。浙江道地方官仓之中本就没有多少存粮。朝廷这次大概要花费钱钞三十万两,粮食五十万石。”

    闻言,朱元璋眉头一凝:“三十万两银子,五十万石粮食……朝廷现今可有这么多存余?”

    朝廷这些年一直都是捉襟见肘,唯恐一年里地方上多生几场灾害。

    赵勉这时候却是笑了笑,不忘看向朱允熥一眼:“回陛下,今岁秋粮都已解送入库,五十万石的粮食朝廷也能拿得出手。至于钱钞,本来库里也是寥寥无几,幸好前段时日有皇太孙献出的驿站改制事。

    目下已在直隶全境推行数月,浙江、山东、河南、湖广、江西、福建六道也推行了半月有余,户部倒是也积攒了不少钱钞。”

    难得听到朝廷不缺粮不缺钱,能够从容赈济灾情。

    朱元璋脸上的忧虑不由一松,又见赵勉这时候提到乖孙弄出的驿站改制之事,为朝廷赚了那么多银子。

    他不由的轻笑着看向朱允熥:“没成想,你小子倒是又立下一功。”

    詹徽适时的开口附和夸赞道:“皇太孙于国建工,臣等如今遇灾情,才可从容应对。有皇太孙,实乃我朝之幸!”

    然而,刚刚还笑着夸赞皇太孙的朱元璋,却是忽的脸色一变。

    他这一变,詹徽等人也立马脸色紧张起来,不知道皇帝又想到了什么。

    就在众人惶恐不安的时候。

    朱元璋却是森森开口:“浙江道布政使司无能!赈济不力,迫使民变。

    浙江提刑按察司无能,不察地方士绅商贾乔装倭寇劫掠地方。

    浙江都指挥使司无能,宁波府卫所无能,贼人劫掠侵犯却无力镇压清剿!”

    一番话,皇帝直接将浙江道上上下下都给骂成了无能之辈。

    就在詹徽想要说,如今赈济灾情为重,不可擅动浙江道官场的时候。

    朱元璋却是已然幽幽开口:“烂了!都烂了!朕不相信他们了!”

    闻言,朱允熥眉头一挑,不由侧目看向一旁的老爹。

    老爷子这是已经决定,要在浙江道推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监管商税。

    老爷子这是在打铺垫!

    詹徽等人则是脸色急变,皇帝的话很有深意,在皇帝不相信浙江道官场的前提下,这一次朝廷赈济浙江道,恐怕要有变动了。

    也算是詹徽机灵,他立马小声试探道:“启禀陛下,此次浙江道受灾严重,涉及过广,朝廷是不是该派出钦差督办赈济之事?”

    皇帝不相信浙江道官场,那肯定就是有意让朝廷直接担起赈灾的事情来。

    詹徽说完之后,身边的赵勉便立马淡淡的看了他一眼。

    詹老倌儿倒是嘴快,每每都能抢先了顺着陛下的意思说话。

    朱元璋则是点点头:“咱确有此意,只是钦差人选……”

    朱允熥噗通一下就跪在了老爷子面前。

    “爷爷,孙儿身为大明皇太孙,肩负监国之责。此次浙江道有我大明百姓万千,正在忍饥挨饿、经受寒冬。孙儿愿自请,前往浙江道赈济灾情!”

    皇帝老爷子这么心疼皇太孙,定然是不可能让皇太孙这个时候去生了民变的浙江道。

    詹徽心中一想,立马开口道:“陛下,皇太孙乃国之根本,此时浙江道灾情不明,臣以为当在朝中另选老成之人,前往浙江道督办赈灾。”

    朱允熥还想抢下这份差事,好亲自去浙江推行改革试行之事。

    却不想朱元璋已经是快了一步开口:“咱亦是如此想,朝中当派重臣震慑浙江道,严防宵小作乱。”

    说到这里,朱元璋余光瞧了眼身边跪请出京的乖孙。

    随后看向詹徽等人:“咱想着,咱家老二现在就在京中,让他去浙江道,尔等觉得如何?”

    秦王?

    让他去浙江道为朝廷赈灾?

    詹徽等人不由的迟疑了起来。

    而这时候,朱元璋又道:“老二虽然咱瞧不上眼,但震慑浙江道足用也。在让皇太孙、汤醴也一并作为副手过去吧。”

    还跪在地上的朱允熥,不由的长大了嘴巴。

    老爷子这么一说,到并没有反对了自己的请求。

    他不由的嘴角一扬。

    自己的那位好二叔,这回儿又得要替自己背锅了。

    第一百八十一章 统统拿下

    “阿嚏……”

    皇城太庙里,虽然撤了跪在列祖前自省的惩罚,但还要日日抄写经文思过的大明秦王朱樉,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喷嚏。

    他眼神茫然的抬头看向一旁烧的通红的火炉,脸上露出疑惑。

    ……

    殿内,詹徽等人倒是有一次没有想到,皇帝在让秦王作为此次督办浙江道赈济灾情之事后,还是让皇太孙也一并过去。

    至于汤醴,他早已奉诏回京,自曹国公李景隆成了镇倭大将军,领兵出海之后,他就执掌中军都督府了。

    让汤醴去浙江,大概是有着要坐镇浙江都司的意思。

    朱允熥则是喜盈盈的叩拜领旨:“孙儿领命!”

    朱元璋淡淡的看了一眼乖孙,对着詹徽等人挥挥手:“都下去办事吧,朝廷的钱粮要尽早运到浙江去,莫要让百姓们忍饿挨冻。”

    詹徽、赵勉等人躬身退下。

    等到詹徽等人都走了之后,朱元璋瞧着还跪在自己面前的朱允熥,不由抬起脚就踹了过去。

    “咱这回可是听了你的,莫要办砸了!”

    朱允熥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容,趴着坐了起来:“爷爷放心,孙儿知晓国朝大事不能轻举妄动,万事当要稳重,不可致使百姓生乱。”

    朱元璋见自家乖孙说的郑重,也就满意的笑着点头。

    朱标在一旁嘴角微扬,淡淡开口:“你爷爷的话都听到了吧,这一回是你二叔主办浙江道的赈济之事,万事你都要听你二叔的。万事也只有他能担得起。”

    遥远的太庙之中,没有人能听到,又响起了一个喷嚏。

    朱允熥连连点头:“儿晓得,万事二叔说话。”

    应了一声之后,朱允熥却是看向老爷子:“爷爷,孙儿以为这一次赈济浙江道的钱粮,该是从京中走水路海陆送过去。此时江南大雪,官道难行,若照常运过去,恐怕平添耗费。”

    朱元璋这会儿还在想着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商贾纳税之事。

    见乖孙儿又有进言,目光淡淡的扫过来。

    “说吧,你小子又有什么打算。”

    朱允熥笑了笑:“孙儿是想着,为免有人对赈济钱粮上下其手,不如让锦衣卫从水路运粮。温州府并处州府、台州府并金华府、嘉兴府并湖州府,杭州、绍兴、宁波三府则可直接分别水路运过去。”

    “六路人马啊……”朱元璋目光幽幽的看着朱允熥,面有深意的算了算。

    朱允熥点点头:“如此也能快些将赈济钱粮发到百姓手中。不然从官道送入浙江,还要从杭州府分别送往各地,不但平添耗费不说,还拖延赈济时间。”

    朱元璋没有立马给出回答,反而是看向一旁已经在默默点头的太子。

    如此之后,他在笑道:“你是监国皇太孙,又是此次赈济浙江道副手,自己拿主意,去找你二叔分说。”

    朱允熥笑吟吟的应了一声,拍溜着屁股就出殿去太庙找能抗事的好二叔。

    殿内,朱元璋则是看了眼先前点头的太子。

    “这小子稳重了,知道地方推行改革,要有把刀镇着。”

    朱标苦笑着摇摇头:“浙江还是要先以赈济灾情为要,而后才能徐徐图之改革。倒是今年宫中过年节,那小子要不在了。”

    朱元璋却是一挥手:“家国天下,天下百姓不宁,我家何以敢团聚圆满!”

    这话是真。

    朱标看了看为自家儿子要推行改革撑腰的老爷子,转口道:“倒是驿站改制之事,若不是今日赵勉说出口,儿臣还不知晓,仅仅是直隶加上六道,便能有这般多的收入,竟然能足足供给赈济浙江灾情之用。”

    “推行下去吧,已经见到成果了,天下诸道驿站都要办下去。这小子办事愈发稳重,知道一步步的来,这次浙江道也就让他拿去试行吧。咱替他盯着,若有成效,咱看说敢跳出来冒头反对!”

    忽的,殿内气温一降。

    ……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