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140节
    便是再忙,都督府里那么多人,事情总是有人去办的。

    自己只要安心守住眼前这位,还用愁着未来?

    朱允熥轻笑着:“国公不忙?既如此,倒是有件事情,或许过几日,可以交给曹国公去办。”

    倭国是个好去处,也是个好安排。

    想到用不了几日,大明就要出兵倭国,但那边情形复杂,朝中总是要派一位得体的主帅过去。

    李景隆这等将门出身的人,精于人情世故,与倭国打起交道来,也最是方便。

    到时候只要再给他配上以为统兵的大将,倭国那边也就无虞了。

    李景隆不想,自己帝师的位子没有稳固下来,皇太孙竟然就要对自己委以重任了。

    他当下喜形于色,眼角余光却是不由的瞥向一旁今天没有达成目的的老倌儿,心中愈是喜悦起来。

    瞧见没有?

    咱老李这才讲做皇太孙的贴己放心人。

    他当下开口看:“皇太孙不论交代何事,臣保证办的妥当,绝不叫皇太孙忧虑!”

    对自己即将被发配到倭国去的李景隆,心中已经开始畅想着,朝中是不是要再起大战,自己是不是要领军出征了。

    朱允熥则是默默的笑着,目光已经是移向了面前书案上那些未曾看完的奏章。

    这是要赶人走的意思了。

    刘三吾今日不曾在东宫这边求得邮票之上留下墨宝,心中已然是沮丧之极。

    东宫这边的意思其实很明白了,说是自己可以去找那翰林学士解缙,但最后拍板子的还不是东宫这位。

    见到朱允熥已经不愿再往下说,他躬身施礼。

    “国事繁重,皇太孙监国,老臣不便打搅,老臣告退。”

    朱允熥低着头嗯了一声。

    站在刘三吾身边的李景隆犹犹豫豫,本还想再与皇太孙说些话,这时候也只能是躬身告退。

    两人亦步亦趋的就要走到门外。

    这时候,屋子里的朱允熥却是忽然开口:“曹国公还请留步。”

    皇太孙还要与我说话!

    听到留步的李景隆,不由的挺起胸膛,瞥向一旁神色黯然的刘三吾。

    随后也不再理睬这老倌儿心中是如何想的,便风风火火的转身再入书房。

    刘三吾这时候心中已经彻底的俱灭,摇摇头,只觉得自己这枯朽之身,到底是不如朝中勋贵来的亲近。

    这时,李景隆已经是折返回了朱允熥面前。

    他分外期待,接下来皇太孙会与自己说些什么。

    朱允熥望着面前神色不加掩饰的曹国公,轻声开口:“听闻,曹国公昔年是与宗室一起长大的?”

    原本以为是要说什么大事的李景隆,张张嘴,随后才反应过来:“是如此,当年父亲常年出征在外,陛下厚恩,赏了臣与宗室在一起玩耍。”

    朱允熥又道:“说起来,曹国公似乎是与四叔年岁相近,在一起的时间也最多。”

    皇太孙这是要让自己去北平?

    李景隆心头愈发疑惑不解,不知道这会儿皇太孙究竟是何意。

    他只得回道:“燕王平素最好武事,臣出身将门,年少时不免与燕王殿下走的更近一些。”

    朱允熥点点头,继续说道:“若是将曹国公调往宣府镇统兵,不知曹国公意下如何?”

    问完之后,朱允熥便目光淡淡的看向李景隆。

    皇太孙当真是要让自己去燕王手下!

    李景隆这时候心中却是犯难了起来,自己去了北平,那可就远离应天了呀。

    这帝师的位子……

    终于,李景隆抱拳躬身:“臣听凭皇太孙吩咐!”

    “听凭吩咐?”朱允熥幽幽的复述了一遍,随后爽朗的笑出声来:“有曹国公这句话,本王便放心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相亲相爱的大明朝堂

    越几日。

    虽然并未到了年节时,但应天城中已经是开始了张灯结彩,街道上也愈发热闹起来。

    此等非年非节的时候,能有这般热闹景象,皆是因为大明的洪武皇帝要过万寿节了。

    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秤。

    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心中都很清楚。

    洪武老爷子能因为贪官贪墨了几十两银子,就将其扒皮充草。能允许百姓入京告状,朝廷更是年年奉养那些孤寡老人,伤残阵亡将士及其家小。

    这便是十足十的大好人!

    皇帝老爷子今年要好好的办一场万寿节,应天城中百姓那是比自家有个好收成,自家过节还要高兴。

    皇帝老爷子勤恳了这么多年,也该是风风光光的办一场万寿节了!

    百姓们在等待着皇帝老爷子的万寿节,要普天同庆。

    朝廷里最近却是格外的繁忙。

    皇帝老爷子的万寿节要办,皇太孙的册封大典还没有办,也要时刻准备着。

    今岁燕王北征得胜,朝廷封赏、将士抚恤,各部司亦是在考功推行。

    在这一片繁忙之中。

    朱允熥却忽然显得格外的清闲了起来,倒是解缙、夏原吉、铁铉三人,已经好几日不曾见他们到自己这边来蹭饭噌酒了。

    今日,他刚从军器监交代了些事情。

    主要是弄出彩色烟花,顺带着认识一些这些执掌大明军械制造之人,熟悉下大明如今在火器制造上的工艺。

    忙活完之后,他便赶回东宫。

    只是他前脚刚回来,后脚礼部乌泱泱一大帮的人,便抬着一箱箱的物件,到了东宫。

    来的是如今的礼部侍郎任亨泰,身后则是礼部的一众官吏。

    正欲让汤鹊清伺候着换下衣裳的朱允熥,只得来见这帮人。

    领着汤鹊清还有彩蝶彩莲,以及二妹、三妹、小二十三叔、朱允熞几个看热闹的小家伙。

    朱允熥看向眉宇带笑的礼部侍郎任亨泰。

    “不知任侍郎这般兴师动众的过来,是为何事?”

    他瞧了一眼礼部的人抬到东宫的那些箱子。

    任亨泰满面红光,躬身作揖,随后解释道:“回皇太孙,前番陛下册封皇太孙,朝中事急从权,如今朝局渐渐稳定下来,皇太孙的册封大典也该是要办上了。”

    说着话,这位礼部侍郎侧身抬手,指向那一口口的箱子。

    “礼部会同宫中典衣局,这些日子赶出了几件皇太孙册封大典时,需要穿戴的衣物配饰。臣想着,还是要让皇太孙试穿一些,若是不合尺寸,便再让人修改一下。”

    “另外,皇太孙册封大典上,有些事情,臣等还要禀告皇太孙商议。”

    原是为了这件事情。

    朱允熥心中明悟,还未开口。

    一旁的小二十三叔朱桱已经是抢先开口:“允熥要办册封大典了呀!到时候会不会有很多好吃的啊?”

    一旁人小鬼大的三妹朱清宁立马扯了一下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二十三叔。

    “二十三叔,你能不能不要整日里想着吃的,看你这些日子住在咱们东宫,都胖了多少了?”

    朱桱一撇嘴:“这是允熥侄儿孝敬我的!”

    怕不是你整日里缠着三哥哥,弄得三哥哥没有办法了,才拿出吃的填饱你那填不满的肚子!

    几个小的一时间,闹作一团。

    朱允熥则是上前,掀开了几口箱子。

    任亨泰便在一旁小声的解释着,册封之典上的礼仪规矩,声称礼部是废了老大的功夫,从一堆旧书里面翻出来历朝历代的规制,一路追溯到了周礼,才定下了一整套的流程。

    这是自表功劳。

    朱允熥笑吟吟的附和称赞了几声,随后又试了几件典礼之用的礼服。

    等到定下合适的后,任亨泰又说道:“礼部问了钦天监,选了几个日子,不知皇太孙要不要看看?”

    朱允熥沉吟片刻,便说道:“等爷爷万寿节办完后,选个近些的日子就好,一切从简,不必铺张浪费。”

    年前到出兵倭国这段时间,自己还有一阵忙活,一个典礼只是必须要存在的形式和流程而已。

    任亨泰躬身应下。

    这才领着人,又抬着箱子离去。

    “你们几个,去后头玩去!”

    瞪了一眼已经彻底乱作一团的几个小屁孩,朱允熥沉声驱赶。

    乌泱泱一片,顿时奔逃而走。

    这时候一旁的汤鹊清方才得以上前:“总觉您每日都有忙不完的事情。”

    “那今晚也留在本王屋里?”朱允熥握住汤鹊清的双臂。

    闻声,汤鹊清脸上一红。

    没个正经!

    她低着头小声道:“不许胡来!”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