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95节
    两人眼神交流,一切尽在不言中。

    太子病疾,至今昏迷不醒。

    陛下尽管悲痛不已,但却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应天城被强行按下,任何人不得擅动。各卫军马也由朝中功勋节制,防备有居心不良之人趁机生事。

    随后又让直隶周边地方卫所军队,及北边塞王安分,这更是直白的告诉那些人,不要有不该有的想法。

    至于召回皇孙。

    其中的含义,大概要在应天城里引起好一阵的动静了。

    正在两人琢磨着,他二人该如何行事的时候。

    朱元璋已经不知什么时候转过身子,目光平静的注视着他二人。

    解缙和夏原吉赶忙反应过来,挪转过身子,伏地道:“陛下圣体重于泰山,万望陛下保重龙体。”

    朱元璋轻叹一声,挥挥手,一手扶腰,一手拉着孙狗儿,方才能慢慢的盘坐下来。

    他目光平静的注视着面前的两人。

    这是皇孙在离京之前,观政之初,和自己提出的辅佐之人,还有一位礼部给事中,如今被他派去中都随行了。

    这些日子,朱元璋几乎是无所保留的,替皇孙培养起这二人来。

    他们很聪明,很机敏,也很有能力。

    这让朱元璋很满意。

    如果一些不出错的话,将来大明朝堂之上,必有他们施展才华的时候。

    只是眼下,太子爷突然病重,且一直昏迷不醒,这彻底的打乱了朱元璋的安排。

    他忧心忡忡的面对着解缙和夏原吉道:“先前咱的安排,都知晓意思?”

    解缙、夏原吉赶忙点头,如同城中学堂里进学的孩童一般乖巧。

    朱元璋嗯了一声:“不要慌张,不要害怕,有咱在,大明朝便什么事都不会发生!”

    这句话,与其说是对解缙和夏原吉二人说的,倒不如说是朱元璋对自己说的。

    解缙和夏原吉还是乖顺的点着头。

    朱元璋则是露出疲倦之色,摇摇手:“乏了,你们下去吧。”

    解缙和夏原吉听到这句话,终于是浑身一松,赶忙起身作揖告辞。

    待两人沉默的走出中极殿,还未走出多远。

    便听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之后就看到孙狗儿已经站在中极殿外。

    孙狗儿看了两人一眼,脸上一片担忧。

    在两人的注视下。

    孙狗儿高声喊着:“陛下圣体有恙,传令太医院院使山永年即刻入宫!”

    旋即,便有候在殿外的内官领命,赶忙绕过解缙和夏原吉二人,往宫外赶去。

    解缙和夏原吉两人心神一震,不由自主的对视一眼,望向已经丢给自己二人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的孙狗儿,躬着身子折返回中极殿内。

    解缙有些不安的低声道:“陛下这是……”

    夏原吉赶忙抬手止住了他的声音,摇摇头,满脸担忧的深深望了眼已经紧闭殿门的中极殿。

    随后才心惊胆战的收回注意,压低了声音道:“一切等殿下回京再说!这时候,我们不能乱!”

    ……

    “乱了乱了!”

    “彻底乱了!”

    中军都督府里,已经领旨,一身戎装的曹国公李景隆,双手合在一起,来来回回的在今日忽然之间彻底乱作一团的白虎堂前踱着步子。

    同样身着戎装的凉国公蓝玉、开国公常升,则是手抵刀柄,面色凝重的看着堂前走个不停的李景隆。

    他们在等着禁军亲卫那边的指挥使们过来。

    只是李景隆这般的举动,惹得他两人心中一阵烦躁。

    蓝玉直接操着大嗓门呵斥道:“天下还没乱呢!便这般毛躁,何以统军!”

    李景隆停下了脚步,回首看向蓝玉,脸色几度变化,最后还是安耐下来,站到一旁。

    这是,朝中勋贵、诸卫指挥使、诸禁军亲卫指挥使,也都纷纷赶来。

    常升见人大致到齐,瞧了眼正在沉眉深思的蓝玉,只得自己开口道:“诸位,如今太子病重,陛下圣体有恙,朝政必定不宁,社稷动荡。但大明开国二十四载,陛下还春秋鼎盛。

    我等身为开国功勋武将,代天子统领军马,当领旨节制诸卫军马,以国事为重,坐镇军中,莫使军心动乱,莫要丢了我等大明武人的脸,莫要让陛下失望!”

    “虎!”

    “虎!”

    “虎!”

    堂前,一众开国功勋,侯伯将军们,齐声嘶吼着。

    蓝玉终于是一挥手,直指中军都督府外。

    众将纷纷领命而去。

    待所有人离去之后,蓝玉则是忧心忡忡的走到了常升面前,若有所思的看了一旁的李景隆一眼。

    他低声道:“允熥还在中都,陛下如今圣体有恙。而陛下的旨意送去还要些时日,你我在京中节制禁军亲卫,万不可掉以轻心,这些日子就坐镇禁军营中,物件让家里送来。”

    常升点点头,亦是默默的看向一旁的李景隆。

    被两人盯得有些不自在的李景隆,低哼一声。

    走上前,抱拳拱手,遥敬皇城方向。

    “我李家深受皇恩浩荡,如今领旨,与二位节制禁军,绝不会令宵小作乱!”

    有了李景隆这番话之后,蓝玉和常升这才放下心来,三人联袂往皇城周边各处禁军亲卫营中赶去。

    ……

    “母妃要去哪里?”

    东宫太子妃寝宫里,朱允炆面露紧张的看着坐立不安良久后,站起身的母妃。

    吕氏带着当初陪嫁的老嬷嬷,掩去脸上的慌张,尽力露出温柔的一面:“允炆,母妃去宫中各处安抚一二,你就在这里等着母妃。”

    朱允炆有些迟疑:“可是母妃……”

    吕氏上前拍拍朱允炆的额头:“傻孩子,你父亲绝对不会有事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吕氏的野望

    朱允炆仍是面露忧虑,仰着头望着母妃,低声道:“可是父……可是老三……”

    听到朱允炆提起朱允熥,吕氏的眼色顿时一变。

    在朱允炆不曾察觉到的地方,吕氏眼底划过一道狠厉。

    随后轻柔的微笑着上前,张开双臂将朱允炆抱在怀里,手掌轻轻的在朱允炆的脑袋上抚摸着。

    “允炆,便是出了天大的事情,母妃也绝不会让你出任何事情!”

    因为太子病疾昏迷,朱允炆今日得了消息之后,一直心中忧虑焦急不安。

    此时被母妃抱在怀里,好似是回到了孩童时,自己跌倒摔伤受了委屈,哭个不停的时候,被母妃抱在怀里一样。

    感受着母妃身上那熟悉的气味,朱允炆终于是渐渐的安心下来。

    吕氏则是趁机松开朱允炆,拍拍他的脑袋,便带着那老嬷嬷转身离去。

    吕氏只带着这位当初陪嫁入宫的老人,一路避过宫中大多数人的注意,悄无声息的出了东宫。

    两人一路走向东宫后。

    等到了无人的地方,吕氏这才小声开口道:“消息传过去了吗?”

    那老妪低声道:“回娘娘的话,周护卫已经在前边等着您了。”

    吕氏点点头,却是忽然停下脚步。

    她轻咬樱唇,有些欲言又止,脸色颇有些纠结。

    老妪瞧着吕氏的表情,出声道:“娘娘是犹豫了吗?”

    吕氏说:“我知晓若是什么都不做,允炆这辈子将会永远活在那人的阴影下。可……可若是踏出这一步,我便再无回头之路,便是允炆也可能……”

    老妪脸色一沉,进言道:“娘娘,事已至此,便是今日娘娘不走出这步。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若是之前娘娘所做的事情被察觉出来,娘娘与二爷便能安好了?”

    吕氏面上仍是有些迟疑。

    老妪继续道:“娘娘忘了自己一直梦想的事情了吗?”

    “我没有忘!”

    吕氏一回头,瞪着老妪,随后叹息一声:“允炆必须要坐在那个位子上!大明朝的皇后、皇太后,还有太皇太后,只能是我!允炆也必将成为大明朝的盛世之主!”

    这一刻,吕氏的野望暴露无遗。

    老妪默默一笑,上前推推吕氏:“娘娘,如今太子爷情况不明,陛下圣体有恙,那老三又远在中都。这是娘娘最后的机会!”

    说着话,老妪便推着吕氏转向前面。

    只见在重重绿荫后面,隐约有一道身着禁军亲卫装束的武将,正焦急不安的藏在后面。

    吕氏目光闪烁的看了过去,心中多了些慌乱,在老妪持续不断的安抚下,这才深吸一口气,迈出了脚步。

    “末将参见太子妃!”

    “太子妃万福金安!”

    江夏侯之子、禁军亲卫周骥,单膝着地,双手抱拳,高昂着头颅,目光痴迷炙热的从吕氏身体上扫过。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