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78节
    朱允熥收回注视,苦笑道:“爷爷您怎么到这来等着孙儿了。”

    朱元璋哼哼了一声:“咱当你是有多少话要与你老子说的,光留咱在这里等着你小子了。”

    说着话,朱元璋甩甩衣袖,显得颇有些不在意的哼哼着转身向皇极门前的午门走去。

    朱允熥看着老爷子的背影,微微一笑,他哪里还不知道老爷子这是因为什么。

    这是吃自家太子爷的醋了。

    他赶忙小跑着跟上前去,凑到老爷子身后,探着头小声的道:“爷爷,咱们这会儿去太医院是因为大蒜素的事情?”

    朱元璋闻声回头瞪了朱允熥一眼,随后愤愤不平道:“你小子还知道这事啊!列祖显灵这般大的事情,倒是你小子全须全影的从头瞒到尾,是不是山永年不梳理出来交给咱,你就打算一直不说?”

    大明的开国皇帝也开始耍小孩子脾气了?

    朱允熥愣神片刻,再如同哄小孩一般的解释着:“爷爷,孙儿这不是为了稳妥起见嘛,谁知道那东西真的这么奇妙,要不是老院使他们下了功夫,孙儿都不知道这大蒜素还有那般多的功效呢。”

    啪!

    一声轻响从朱允熥的后脑勺上发出。

    朱元璋目光不善的瞪着他:“你小子如今倒是学会了要稳妥?”

    骂了一声后,朱元璋语气一软,声音也小了一些:“列祖显灵那会儿,你都见到什么人了?”

    问完之后,朱元璋的眼中流露出一丝期待。

    已经整整十年了!

    十年了啊!

    这位大明朝开国皇帝的眼底,不由的流露着一抹回忆和期待。

    朱允熥亦是心下一沉。

    他看出了老爷子这时候在想什么。

    老爷子在想已经薨逝十年了的皇后,在想陪着他一路走进应天城,陪着他坐上中原皇帝位的大妹子了。

    老爷子对马皇后的深情,在如今的大明算得上翘楚第一!

    朱允熥重重的点着头:“孙儿看到了很多人,模模糊糊的,有位面容虽然朦胧,但却很慈祥,离着孙儿也是最近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浑身一颤。

    顷刻间,他的眼底已经红了起来,脚步也停了下来。

    朱元璋急促的询问着:“看清了吗?她说了什么吗?都对你做了什么?”

    “她……”朱允熥迟疑了一下,然后摇摇头:“孙儿不曾听到有说话,只是觉得她在对着孙儿点着头的笑,然后孙儿就醒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悄悄的抬头注视着老爷子的反应。

    朱元璋目光烁烁的看着朱允熥。

    这一刻,他的眼中包含着数不尽的情愫和回忆挂念,只是到了最后终究是化为一息无声的长叹。

    随后,朱元璋挥挥手:“你是好孩子,才能得了我大明列祖显灵,好孩子啊……”

    幽幽的念道着,朱元璋背起了双手继续向着前方走去。

    ……

    “陛下,这便是那件能提取大蒜素的蒸馏器了!”

    位于应天城东南角,坐落在六部后面,詹事府南边的太医院中。

    衙门里随处可闻说不上名字的药草味,无数身穿白麻布衣的老人、中年人、年轻人,手中握着书卷或草药或各样工具,穿搜在衙门里。

    浑身带着大蒜味的太医院老院使山永年,双手搓在一起,满脸欣喜的向朱元璋介绍着面前的蒸馏器。

    原本今天没有求得将大蒜素推广天下,尽管有皇上和太子爷的解释,但山永年的心中终究是有些遗憾的。

    如今,他人生最后时光里的目标,已经是致力于将大蒜素全面应用到大明社稷上去。

    现在,不过短短时间,皇帝就带着皇孙亲自前来。

    如何不让山永年激动和期待。

    朱元璋这时候背着双手,弯着腰伸着头,目光来来回回的在太医院专门设立的大蒜素制取处巡视着。

    看了半响的功夫,朱元璋伸手指向那明显是太医院后来放大制造的蒸馏器。

    “允熥,只要用此物,就能从大蒜里头弄出来那大蒜素?”

    朱允熥小步快跑的上前:“爷爷,就是将大蒜放进这个蒸馏锅里面,然后就能制取出大蒜素了。”

    太医院院使山永年在一旁,目光幽幽的盯着这对爷孙两。

    自己堂堂太医院院使,大明朝医学地位最高的人说的话,陛下都不听,还非得要皇孙再解释一遍。

    山永年当下招招手:“你们几个,制取一遍大蒜素,让陛下看清楚些。”

    朱元璋听到自己也能亲眼目睹一番,立马是点着头肯定的赞许着。

    少顷。

    太医院里年轻的学徒们,便抬着一大桶捣碎了的大蒜,灌进那口蒸馏锅里面。

    架上火便蒸馏了起来。

    少顷,满堂蒜香。

    朱元璋兴高采烈的来回踱着步子,盯着这新奇玩意。

    山永年却是默默的走到了朱允熥身边:“皇孙,这大蒜素究竟何时才能推行下去?”

    朱允熥看着已经将鼻子凑到滴流口的老爷子,嘴角微微一扬,转头看向老院使:“陛下和太子爷的担忧,我也知晓,当时也确实是我不曾考虑到的。”

    垄断,由来已久。

    商人们不会因为一件东西有利于天下,就放着数不尽的钱钞不赚。

    山永年听到最先弄出大蒜素的朱允熥,这时候也持反对立马推行天下的意见,脸上不由一急。

    “那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还请殿下开释。”

    朱允熥笑笑,安抚道:“山老莫急,我近来也在思索,即便如今制取了大蒜素,亦或是将此法推行到地方,百姓总不可能都备着这蒸馏器吧。”

    山永年想了想蒸馏器的制作耗费,不由的点点头。

    朱允熥瞧着对方,又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只能在地方州府制取,可若是现在这种似油似水的样子,似乎也不方便长久保存,不比那些药材存储方便。”

    山永年点着头,叹息一声:“殿下所言甚是,这几日太医院也发现,这些制取出来的大蒜素,不论如何放置储存,过几日数量总是要少上一些,就是药效也似乎会有些减弱……”

    第一百零三章 皇家制药厂

    见山永年面带愁容,朱允熥却姿态轻松。

    “这是不可避免的。”

    在没有更好密封性的玻璃容器之前,液体的挥发性是不可避免的。

    山永年则是长叹一声:“可若是不解决了此事,恐怕老臣是看不到大蒜素推行天下的那一天了……”

    “这个……其实也不难解决……”朱允熥瞧着愁容满面的山永年,幽幽的说了一句。

    山永年顿时面露动容,眼角狂跳不住的瞪大了眼睛看着朱允熥:“殿下,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若是您连这件事也能办妥,便是天下百姓都要念着您的好!”

    朱允熥笑着摇摇头:“我为大明宗室,不论做何都是为了大明社稷和黎民百姓。”

    其实对大蒜素的进一步推广运用,朱允熥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想法。

    今天倒不过是借着这个场合,提前说给眼前这位掌管太医院,总领大明天下杏林的老人听的。

    在山永年急切的注视下,朱允熥不急不缓道:“山老,我近来时常在想,若是如今这似油似水的大蒜素难以保存。那么我们如何让其更容易保存?若是将这似油似水的样子,变的坚硬起来,是不是能更好保存?就比如和面粉混合在一起?”

    将大蒜素固化成药丸!

    朱允熥心中想到的主意就是将这大蒜素,进一步改善成为固体药丸。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控制大蒜素的生产和推广,也能防止民间商贾为了利益,将天下间的大蒜都给搜刮了干净。

    而更重要的是,只要将大蒜素做成药丸,就代表着大蒜素会一直掌控在朝廷或者说是他朱允熥手上。

    往后不论如何去运用,他也会有着更加充足的腾挪空间。

    便是除此之外,未来有一天大明朝开拓南疆,大军出动也只需带上足够的大蒜素药丸即可。

    而山永年在听到朱允熥的引导后,则是不断的低声念道着:“让大蒜素变得坚硬?似乎是个办法……只是和面粉混合在一起?和成面团嘛?这样是否也会让药效减弱?”

    朱允熥点着头,同样有些不确定道:“或许,山老还可以继续将制取出来的大蒜素,二次蒸馏,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奇效出现。若是不行,我们只能通过添加些什么东西让大蒜素变硬……”

    这一刻,朱允熥无比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一次。

    眼下,他也只能确定,加面粉之类的固化剂肯定能让大蒜素固化,但又无法保证大蒜素是否会继续挥发,又或者是药效减弱。

    而二次蒸馏,他是想着能否进一步提纯大蒜素,使其结晶。

    添加固化剂,或蒸馏结晶。

    眼下他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两种办法,将大蒜素固化成药丸。

    山永年则是彻底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他发现自己这几十年里所学到的医术,在这一刻竟然显得如此的渺小,便是阅尽过往那无数本前人总结积攒下来的医术,也找不到一条办法能够解决眼前的问题。

    “好!”

    “好哇!”

    “咱终于知晓这祥瑞是怎么来的了!”

    正在朱允熥也如山永年一般,为了固化大蒜素而陷入沉思的时候,前面朱元璋却是发出了一连串的喝彩叫好声。

    被这一阵叫声唤醒,朱允熥面带微笑的看向围着蒸馏器手舞足蹈的老爷子。

    “爷爷,往后您也是会制取大蒜素的了。”

    一击小小的马屁送上。

    朱元璋顿时开怀大笑起来,连连拍着朱允熥的肩膀,砰砰作响的:“好啊!咱也没有想到,咱也能当一回大夫?”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