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69节
    “请问他们究竟是犯了何事,要被指挥使如此刀兵相向,甚至是意欲镇压他们?”

    于马皱眉看向为这些监生求情的刘三吾,心中不由纠结起来。

    在远处,更多的朝中官员已经赶到。

    他们只是瞧着现场的情形,便纷纷对于马怒目相视。

    在场这上百名监生,又有几人是在场官员家中的子弟,又有多少人是与他们有干系的。

    岂能容了羽林卫这般肆意妄为的围堵镇压。

    于马瞧出了这些到场官员的怒意,正欲开口解释。

    却不想身后,传来了兰苗的声音。

    “刘舍人,诸位大人。”

    “我等国子监监生,今日全因国朝社稷之事,全因不忍陛下遭人蒙蔽,心中忧虑国朝社稷,方才前来西安门前,奏请陛见。”

    “今日我等尚未曾见到陛下,却被这些军中兵士阻拦,更扬言我等若是执意留在此处,便要将我等问罪。”

    “还请刘舍人与诸位大人,为学生们做主!”

    一直观察着到场的刘三吾等人言语和反应的兰苗,好似是看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拼了命的想要抓住。

    他沉声解释完之后,心中念头一动。

    当即便跪了下来。

    “刘舍人,诸位大人,还请诸位前辈,为我等做主!”

    在他身边的檀明明等上百名监生,眼看着兰苗这般举动,亦是有样学样的跪了下来,高呼乞求做主。

    刘三吾何曾经历过这些,只看到这些莘莘学子们的悲愤,顿时愈发愤怒起来。

    在他身后的一众官员,也是愤愤不已。

    刘三吾疾步走到了兰苗面前,想要将其拉起来,却不想兰苗好似扎根在了地上,不愿起来。

    刘三吾气的是牙痒痒,只能是捶胸顿足的询问道:“你说,今日究竟是为了什么来这里的!只要不是你等的过错,老夫今日便要入宫弹劾羽林卫加罪我朝士子!”

    兰苗眼前一亮,旋即抬起头,已然是满脸楚楚,一番低鸣悲切,便将今天的缘由一一道来。

    刘三吾听到了前些日子那黄子澄被贬黜到宣府镇的真正原因后,几乎是感同身受的又是一阵怒火冲冲。

    他立马追问道:“当真如此?”

    兰苗重重的点着头:“回禀刘舍人,事情确是如此!”

    刘三吾自觉知晓了事情真伪,立马转身回到了众官面前,沉声道:“诸位同僚,可都曾听清了?”

    一众官员忙将点头。

    刘三吾也点点头,随后转身看向于马:“指挥使,此事老夫已然知晓,他们并未犯错,今日你却带兵围堵,更意欲镇压他们,这件事老夫定要在陛下面前弹劾!”

    随着刘三吾的开口,在场那一众朝堂官员,亦是同声一起的开口职责起了于马来。

    被这么多官员架在现场的于马,一时间脑袋发蒙。

    即便他明知,今日在场的这些监生所做之事,已然是有违律法,但面对这么多的文官,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哪里能找到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的。

    看着一时哑然的于马。

    跪在后面,一直察言观色的兰苗,嘴角微微扬起:“刘舍人,诸位大人,学生们今日并未犯事,羽林卫却意欲刀斧加身于学生等,学生们不计较此事,只愿大明社稷太平,请陛见!”

    今天的正事还没有办成,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陛见。

    兰苗高呼之后,冷眼看着背对着自己的亲军羽林卫指挥使兰苗。

    然而就在这时。

    一阵脚步声却是再次传入场中。

    面色冷冽的孙成一马当先:“淮右郡王到,尔等让出路来!”

    亮出东宫腰牌的孙成,一言便让面前的羽林卫官兵退下。

    而他的一声高呼,也引来了于马、刘三吾、兰苗,及一众官员、监生的注视。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朱允熥脸色平静的走到了场中。

    他不曾看向那厢在见到自己之后,目露震惊的刘三吾等官员,而是淡淡的扫向在场以兰苗等四君子为首的国子监监生们。

    看着这些人脸上的各种神色,朱允熥淡淡的笑了一声。

    “你们犯法了!”

    “知不知道?”

    第九十一章 孤的孩儿何曾做错了事

    “你们犯法了知不知道。”

    步入场中的朱允熥用最平缓的语调,最温和的声音,说着最有威慑力的话。

    在场的国子监监生,哪怕是如兰苗等人,都未曾见过朱允熥的长相。

    但不妨碍他们先前听得清楚,孙成在前面开路的时候爆出的名号。

    这就是淮右郡王吗?

    与朱允熥隔着在场上百名监生的兰苗,看着朱允熥投过来的目光,不由的心中一颤,赶忙低下了头。

    颇有些做贼心虚……

    不!

    是撞见正主的感觉!

    只是在兰苗的心头,却是泛起了一阵狐疑。

    他藏着自己的身形,看向一旁的檀明明等人。

    只见三人的目光也看向了自己,几人的脸上同样带着一丝不解。

    这淮右郡王,也就是今天事件的正主,为何会突然出现在现场,又是为何会是从后面走出来的。

    被正主撞见的滋味,让兰苗等国子监监生一时间再也不敢胡乱开口说话。

    那头被刘三吾等人顶的支支吾吾的于马,好似是看到了救命星一样,匆忙赶到朱允熥面前。

    “末将亲军羽林卫指挥使于马,参见淮右郡王殿下!”

    看着朱允熥出现在这里,于马的心中同样有些疑惑,但更多的却是激动。

    先前兰苗等国子监监生所说之事,他又如何猜不出,那是奔着眼前这位国朝新晋改封淮右郡王的皇孙。

    不说如今这位淮右郡王在陛下那里是何等的受宠,单说这位弄出来的大蒜素,这段时日在他的营中就挽救了不少手足将士们的性命。

    那是活命无数的大恩德,于马身为一军主将,这份恩情早已记在心下。

    朱允熥颔首点头,姿态从容的开口道:“于指挥使忠心国事,护卫宫廷禁地得力,办事从容不迫,有昔日开平王之遗风!”

    开平王常遇春,淮右郡王外公,大明军中猛帅也!

    朱允熥的这份夸赞,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给了于马一击重重的鼓励。

    等到于马再看向朱允熥的时候,他的眼中已经尽是感激和动容:“末将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马革裹尸,誓死效力!”

    那可是开平王啊!

    开平王的外孙说自己有其外祖父之遗风!

    这份厚赞,于马回想军中百万同袍,竟无一人得到过。

    朱允熥却是依旧面色平静,他伸手拍拍于马抱在一起的拳头,将其按下,目光则是移向那边带着人走过来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刘三吾等朝中官员。

    刘三吾与一众官员到了跟前,先是叉手躬身作揖:“臣等参见淮右郡王殿下。”

    这是礼,不能废,更不能懈怠。

    朱允熥淡淡点头,对刘三吾等人投注审视查询的目光。

    刘三吾瞄着朱允熥脸上的反应,又侧目看向一旁还跪在地上的上百名国子监监生。

    “殿下,今日诸位监生并无过错,殿下辅一到来,便言称他们犯法,老臣不曾知晓,还请殿下开释。”

    跟随在刘三吾发问之后,是在场百官抱拳躬身,无声的要求朱允熥给出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何要说在场诸监生犯法了。

    瞧着眼前这群仪态得体,纷纷躬身面朝自己的百官。

    朱允熥目光不由一沉,原先波澜不惊的脸色终于是变了。

    国朝不过二十四载,这些人便学会了纠合在一起了吗!

    哪怕,他们眼下只是无声的表态。

    站在朱允熥身前的于马,同样是眉头皱起,看着眼前这些以翰林学士刘三吾为首的百官,心头已然是流淌过百种念头。

    而护卫在朱允熥身边的孙成,已经是目露怒火,手掌已经搭在了腰间雁翎刀上。

    就在孙成将要动的时候,朱允熥却是微微抬起手,示意对方停下。

    而他则是冷哼一声,眉目带着不善之色。

    “国朝二十四载,煌煌大明,洪武皇帝早有训令告诫,张贴凿刻于天下学堂书院门前。”

    “一十二则训令,若是本王未曾记错,其中便有一则写的清清楚楚……”

    说到这里,朱允熥停顿了一下,他在观察着这些官员的反应。

    他想看看,如今不过二十四年,应天城的血迹方才刚刚洗干净,这些朝堂官员们当真是要纠合在一起了吗。

    官员中有了一些异动。

    躬身低头的刘三吾,心中更是警钟长鸣,他是多年的翰林学士,对洪武皇帝早些年给天下学子立下的规矩自是清清楚楚。

    然而下一刻,朱允熥已经开了口:“大明洪武皇帝有令:军民一切利病,并不许生员建言。果有一切军民利病之事,许当该有司、在野贤才、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诸人毋得阻挡。惟生员不许!”

    这是老爷子当年一早就给天下读书人立下的规矩。

    总结就是一句话,天底下任何人都可以议论国事,哪怕是田间老农也可以指着他的鼻子骂。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