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7节
    “殿下,这出来的想必就是大蒜素了吧!”

    几人看着滴流口不断低落下来的橙黄色液体,看着大蒜素滴落进瓶中,几人目光炙热的似是七月流火,火热无比。

    山永年转身将几个老伙计扒拉开,眼睛凑到了滴流口前。

    “这便是大蒜素吗?”

    他沉声低吟着,眼睛里满是不可置信。

    朱允熥点头上前:“山老,这便是大蒜素了。”

    “祥瑞啊!祥瑞啊!”

    “我国朝何其有幸,能得如此宝物。”

    山永年穷尽一生翻阅的那浩如烟海的医书,都不曾见识过世间还能有如此神物,顿时满目狂喜。

    朱允熥笑笑:“山老若是有意,可将这套蒸馏器带回太医院,至于山老所说的医治风邪伤寒之症,还请山老费心,求得真假。”

    山永年念念不舍的收回视线,激动感激的看向朱允熥:“殿下,此乃国之大幸,殿下功在社稷,臣下今日便去求见面圣,为殿下表功。”

    朱允熥赶忙拉住山永年,真诚道:“山老,此物不过现世少许时日,其中功效必是要查验妥当,往日里我只当寻常物,让孙成这厮送去羽林卫使用。

    如今有山老和太医院诸老,定是要将此物查验清楚,而后梳理成册,才好送到皇爷爷面前呈阅,最后推行天下,利我大明百姓。”

    山永年压住心头的激动,沉吟思索,点着头赞同道:“还是殿下想的周全,倒是老臣思虑不周,有失妥当。既然殿下赐予这蒸馏器,今日制取之法,老臣等亦是看得清楚,待回到太医院便开始自行制取,定是能查验妥当其中功效的。”

    朱允熥善意点头:“有山老及太医院诸位杏林妙手,想必这大蒜素,终是能发扬光大,推行天下。如此,也不忘列祖显灵,上苍庇佑我大明江山。”

    山永年附和:“列祖显灵,上苍庇佑,大明万年!”

    而后,山永年转身痴迷的看向桌案上的蒸馏器:“殿下,今日老臣多有叨扰,还请见谅。老臣目下便携此物返回太医院,来日梳理成册,定会送来一份交于殿下。”

    朱允熥便让孙成收拾起蒸馏器来。

    他则是拉着山永年出了屋子:“您老可让人去宫中匠人处,那边如今是会打造这蒸馏器的。日后太医院若是有制取手艺改善,自可再做改良。”

    说着,他又示意院中的宫人,依着此处太医院的老太医数量,各自准备了一份冰食。

    等到都准备妥当,这便有了孙成收拾好蒸馏器带出屋子。

    朱允熥吩咐道:“带几个人,拎着东西,送山老等回太医院。”

    孙成领了命,召集了人手提着东西。

    山永年等人又是一番躬身施礼,如此方才心满意足,如释重负的欣然离去。

    站在廊下,朱允熥目光灼灼的盯着山永年等人离去的背影。

    大蒜素如今算得上是推销出去了。

    制取简单的大蒜素,在太医院手上想必也用不了多少时日,便能研究清楚了功效,届时山永年等人呈阅老爷子,必然会得到重视。

    自己那份功劳不用说,便是细究起来,也有老朱家的祖宗们顶着。

    倒是能将这无任何副作用的大蒜素推广到天下间,才是最为紧要的事情。

    他要开发南疆那广袤肥沃的土地,如今那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最为头疼的问题。

    有了大蒜素,病菌和虫害的威胁将会肉眼可见的被削弱。

    山永年说大蒜素的出现功在社稷,是大功德,是国之祥瑞。

    他清楚知道抗生素在这个时代出现,意味着什么,对山永年的感叹心有所同。

    想到广阔的未来,朱允熥心中一动,目光在眼前热闹嘈杂的人群中扫过一遍,看到额头冒汗不断忙前忙后的小宫娥彩蝶。

    嘴角微微一扬,径直上前。

    “彩蝶,我瞧着你这两日怎胖了些?”

    ……

    “你说,太医院的人都去三爷那边了?”

    东宫太子妃寝宫内,吕氏仍是坐在那张绣台后,表情平静的问着面前回来的宫娥。

    宫娥颔首低眉小声道:“奴婢看得清楚,为首的是那太医院院使山永年。”

    吕氏咦了一声,皱眉看向宫娥:“下去吧。”

    “奴婢告退。”

    等到宫娥离去,吕氏满目狐疑。

    “太医院寻他作甚?是又要折腾什么了吗?”

    她的脸上带着重重的阴霾和猜忌,一时间竟然是乱了心,手下针线嘣的一声断开。

    ……

    此般身段,当真是极好,分外妖娆!

    若是能闺中一叙,便是石榴裙下死,也是心满意足了!

    教坊司里,今日花魁艳娘正在献舞。

    她换上了一身胡衣,叮叮铃的好不悦耳。

    雪玉羊脂般的肌肤,光洁细滑如那细泥珍珠粉。平坦带着弧线,凹凸有致的小腹,随着每一下的扭动,都好似钻进了人的心里面去。

    坐在厅里一角,一身青衫儒服的兰苗,举着空荡荡的酒杯,痴痴的望着眼前舞动的艳娘,不禁浮想联翩。

    他是国子监学生,今日里国子监休课,他便一早来到这教坊司中吃酒。

    一来观舞寻艳,二来等人。

    只是等的人未到,他的心已经是被台子上的女人给勾走了三魂六魄。

    “如此美人,当不负韶华。”

    兰苗望着已然跃起旋舞的艳娘,双眼直了。

    “清香泻下琼珠溅。”

    “若是能一亲芳泽,此生无憾哇!”

    就在他幻想着,拥着艳娘这小娘子的腰背,敲开那红艳艳粉嫩的樱唇,二人缠绵于床笫之间时。

    耳畔传来了一声熟悉的叫喊声。

    “守礼兄!”

    “守礼兄这是被那艳娘勾走魂儿了吗?”

    兰苗一晃脑袋,呆呆的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见到来的三人都是自己在国子监的同学,当下露出笑容,起身相迎:“诸位兄台怎来的如此晚,可是被家中妻妾缠身,难以自拔?”

    说着话,兰苗眉头上扬挑动。

    几人顿时默契的笑出声来。

    忽的其中一人率先收敛笑容,张目四望,拉着兰苗到了面前,低声道:“守礼兄,今日便要定下计量了吗?”

    第七十五章 四君子

    摸样长得颇有些俊秀的国子监监生兰苗,看向赶来的三人。

    三人都是国子监监生。

    檀明明,何芒,程昊。

    他们四人在国子监中算得上是至交好友,平日里多的是出入相伴。

    加之他们四人平素里课业学识又都出类拔萃,在国子监课业几年,倒是也混出个四君子的名头来。

    兰苗看向先前问话的檀明明:“我等当年都是受了吕先生的授业之恩,今日能齐聚于此,当是要先追忆遥敬先生一番。”

    说着话,兰苗拉着几人落座。

    三人见兰苗点了题目,露出了然的笑容。

    蜀地出身的何芒端着茶杯,直身邀着三位好友一同举杯。

    “吕先生大才也,于我等有授业之恩,若无先生,我等今日恐怕还是浑浑噩噩,不知先贤浩海学识。今日之局,亦是为了吕先生血脉,诸兄与我共敬先生一杯。”

    四人举杯,面色庄严肃穆,遥祭一番之后,方才同饮茶汤。

    出身直隶庐州府的檀明明,侧目看向不远处停了舞蹈,换成吹箫的花魁艳娘,目光之中流露出一丝向往和期待。

    收回视线后,檀明明压着声音开口道:“如今先生至亲后人的处境,诸兄想必都是知晓了的吧。”

    兰苗长叹一声:“吕先生啊……先生膝下无子,独女入宫做了太子妃。那些年,先生对我等恩情颇多,太子妃与那……处境,我等断无理由不管不顾!”

    这四人,当年都是在太子妃吕氏父亲吕本的手上开蒙的。

    吕本平生钻研儒学,在朱元璋还没有创立大明朝的时候,便已经投身在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麾下,充任中书掾史。

    随后大明创立,入朝为官。

    又与皇室联姻,女儿吕氏当时入宫成了太子侧妃。

    只不过在洪武十四年,这人便没了。

    三人见此间年岁最长的兰苗如此说,齐齐的叹息一声。

    久不曾开口的程昊说道:“我等近日方才得知那消息,可曾稳妥?”

    兰苗目光一缩,当下便紧张的扫视周围,见无异样,这才看着几人,沉声道:“消息已经证实了,黄子澄先生之所以被贬黜到宣府镇开平卫,皆是因为如今的淮……三爷,与子澄先生争论引起。”

    檀明明和何芒几乎是同时,一左一右伸出手抓住了兰苗的手臂。

    “守礼兄还请快快说详细了,其中究竟生了何事?”

    兰苗冷哼一声:“三爷当时言称,我大明要行穷兵黩武之事。子澄先生好言相劝,却不能使其悔改。二人争论起来,却不想那时候……”

    “陛……那位当时在场?”檀明明迟疑的问着。

    兰苗重重点头:“谁能想到,那位当时会出现在学堂外面。这边被听去了争论,大抵是三爷口舌犀利,竟然是蒙蔽了那位,方才让子澄先生祸事加身,以儒学文官之身,去了开平卫那等边塞苦寒之地。”

    嘭!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