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54节
    见着躺在床榻上的将士,那不过三日便已渐渐有愈合迹象的大腿。

    山永年心头一阵阵的热切,当下发问:“你且仔细的说,老夫静静的听着,莫要说漏了详细!”

    羽林卫军中医师连连点着头。

    在这位山老面前,他就是杏林之中的稚子。

    “回山老的话,是那大蒜素起了作用……”

    第七十章 殿下功在社稷

    生自前元的山永年,是亲眼目睹着这中原天下如何分崩离析,百姓是如何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乱世之下,村口尸骸遍地,路边病弱不绝。

    他那时便已学医多年,然而任凭他如何竭尽全力,死去的人永远都要比他救活的人多。

    从那时起,山永年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医学中,不断的增进自己的医术。

    他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让前元那乱世景象下,百姓痛病缠身的场面再一次降临。

    后面的故事便很简单了。

    他因医术被大明招入宫廷,任职太医院太医,随后一步步的走到了如今大明太医院院使的位子上来。

    “大蒜素。”

    听着面前的羽林军医师说出此物之名,山永年沉声复述了一遍。

    这是能让所有使用者伤口消除炎症和腐烂之症,并能加快伤口痊愈速度的奇物。

    今日正是因为太医院听到了这个消息,才会整个都炸开了锅。

    以至于他这平日只在太医院里整理编纂医书,培养弟子的院使,亲自赶到羽林卫来。

    羽林卫医师点头道:“军中使用那大蒜素已有不少时日,平日里都是营中将士操练摩擦的一些小伤,我等也不甚在意,随意使用了一些。”

    说着话,他低头看向躺在病床上的官兵。

    这员官兵是前两日在一场操练之中,骑马不慎坠落,好巧不巧的大腿整个儿撞在了一处兵器堆放的地方。

    整个大腿上面几乎是被削下去一层掌厚的皮肉,青筋暴露,血脉蓬勃。

    当时任谁都觉得,这人大抵是活不下去了。

    本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态度,他将所有能用上的药材都给用上了。

    尤其是还求着如今的羽林卫百户孙成,弄来了大量的大蒜素,一股脑的全给抹在了这官兵的伤口上,而后混着草药包扎了起来。

    山永年皱眉看向如今面色仍是有些苍白的官兵:“然后呢?你们是如何医治的,效果如何?”

    医师说道:“那时我等用光了所有的大蒜素,和往常一样清理包扎之后,便只能是等着见效。当夜是最危险的时候……”

    山永年点点头,大明创立二十多年,前些年他也是随军出征过的。

    军中将士身体上有了大面积的伤口后,当天都会出现冷汗和发热的症状,一般情况下能扛过去便也就好了。

    抗不过去的,大多都会出现伤口腐烂的症状。

    等到那时,或是下重手挽救,或是只能祈祷上苍保佑。

    “想来,当晚并没有出现什么反应?”山永年看着病床上闭目沉睡着的官兵,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医师点点头:“山老所言不错,当夜风平浪静,并没有出现任何异样。等到第二日换药的时候,伤口处已经渐渐有结痂的迹象,并没有出现腐烂的情形。”

    山永年愈发满意,不禁弯腰伸手,轻轻的掀开官兵腿上的绷带一角。

    里面是被清理干净,呈现着粉红色的血肉,只是如今整片伤口上已经逐渐的结痂凝固起来,在不剧烈活动的前提下,用不了多久就能让整个伤口封闭愈合起来,随后便是静养恢复。

    山永年已经满意到了挑不出任何毛病的地步。

    他开口再问:“那大蒜素营中使用多久了?又是何人所作?那药师现在何处,若是方便,老夫现在便去拜谒对方,好生请教一番。”

    “是营中新晋百户孙成。”

    “百户孙成?”山永年看着医师不假思索的将孙成的名字说出来,脸上顿时露出质疑的表情。

    一介区区百户,军中杀才,又是如何能有这等可以称之为神迹的手段。

    那医师觉得山永年大抵是误会了,当即又开口解释道:“孙百户如今在东宫当差,跟在淮右郡王身边,这大蒜素也是从郡王那边弄来的。”

    “淮右郡王殿下?”

    听着医师的解释,山永年脸上愈发的狐疑起来。

    宗室里诸王诸皇孙,或许学识颇多,但他从未听说过有谁是精通医术的。

    他不由的侧目看向一旁面色姗姗的羽林卫指挥使于马。

    于马见山老看向自己,连忙是恭敬乖巧的点着头:“山老,他未曾说错,这大蒜素当真是我营中孙百户从郡王那边弄来的。”

    “走!去找殿下!”

    山永年高呼一声,七老八十的年岁,忽然之间竟是腿脚异常麻利的就往外走去。

    他领着人已经是走到了营帐门口,却是忽然又停了下来,转过头看着还呆在原地的羽林卫几人。

    “看护好此人,过几日老夫还要亲自过来查看伤口!”

    丢下一句交代,山永年再不停留,领着一帮同样是七老八十,却杀气腾腾的太医院太医们,就往宫里头赶。

    这帮轻易不能得罪的老头都走了,营帐里就留下了羽林卫的人。

    那医师看看营帐外,看看病床上的官兵,又看看指挥使于马。

    “指挥使,这……”

    于马愤愤的一跺脚:“山老的话没听见?给本将看护好了,若是出了差错,本将唯你是问!”

    说完之后,他也领着人赶了出去。

    这时候,这位执掌亲军羽林卫的指挥使,已经在想自己给孙成提到百户的位子上,是不是赏的抠门了些。

    而已经一路马不停蹄当皇宫赶的山永年等一帮太医院的老头,这时候走的是气喘吁吁。

    速度也渐渐慢了下来。

    落后的一位老者一手撑着膝盖,张着嘴伸着手:“院使!院使!慢些走,老朽撑不住了……”

    同样是走的面红耳赤的山永年停了下来,回头看着身后一帮情形相差不了多少的老兄弟们,面上带着焦急:“这是天大的事情啊!老夫如何能不急。若是当真无错,那淮右郡王此番举动,便是功在社稷,功在天下黎民,我等务必要查验清楚了。”

    几名已经彻底停下来的太医,无奈的看向山永年。

    “院使,您这般急切,去了可不一定能寻到那淮右郡王。”

    山永年这些年在太医院,可以用两耳不闻窗外事来形容。

    见到这帮人如此说,他当下狐疑道:“难道这淮右郡王还有什么大不同?”

    第七十一章 祖宗显灵

    山老果然是这般的一心只在杏林,两耳不闻窗外事。

    几人看着山永年露出的茫然,不由面露微笑。

    “便是前日,宫里设宴,正是为了这淮右郡王和广陵郡王。”

    山永年微微皱眉:“老夫还说,为何前日宫中会忽然嘈杂了起来,原来是因为这事。但此事,又与老夫要找的淮右郡王有何干系?”

    几人顿时哄笑起来,伸手掩着嘴脸。

    好一阵之后,方才停下了笑声。

    “我说山老呀,您是真的不染尘世。如今这淮右郡王允熥殿下,已然是一鸣惊人,宫中的大本堂便是在他的推动下,重建起来的。”

    “每日里,在京的诸王诸皇孙都要入学。”

    “除此之外,大本堂下了课,殿下还要出宫去曹国公府学习兵事。”

    山永年听着这几位同僚的介绍,满脸的诧异,不由嘀咕道:“这淮右郡王老夫过往也曾听说过……那秉性可是……”

    他迟疑了一下,终究是不好将皇孙秉性懦弱的话给说出口来。

    倒是有人直接道:“秉性内敛?那山老可是要开眼了,如今这位皇孙,甚至是得了陛下麒麟子的赞扬。”

    “啊?”山永年当真是吃惊一整年,长大了嘴:“陛下竟对淮右郡王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几人哼哼了两声。

    “要不然?这时候想来殿下刚从曹国公府下了课,往宫中赶,咱们大可走的慢些,也不妨着这一时半会儿。”

    山永年张张嘴,想要接着说甚,却又化作一声长叹,看了眼周遭,指着前头的玄武门城门洞,领着几人走进去乘凉歇息。

    这时他才又说道:“非是老夫急切,而是这大蒜素事关紧要,此物之重要,不必老夫细说,诸位也应当知晓的。”

    “谁说不是,要是有了此物,我大明戍边将士,日后再战负伤,往日伤口腐烂、截肢、病死之数目,必将会大为减少!”

    “若是制造简便,甚至我太医院下御药房、生药库、安乐堂、典药局等司大力生产,推行天下,也方便医治我大明百姓。”

    说到专业上的问题,这帮太医院的老太医,便立马是众口不歇,纷纷讨论了起来。

    山永年招招手,示意众人停下来。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山永年环顾众人,沉声道:“诸位可曾想过,此大蒜素还有何旁的用处?”

    “……”

    几人沉吟了起来。

    稍后缓声道:“依照今日所见,对伤口愈合,防止腐烂有奇效。”

    山永年点点头,说道:“老夫今日观那官兵,虽因伤气血不足,但中气不缺。平素受员多有因伤患而感染风寒或邪气入体,今日竟然是分毫不见,若是如此,老夫推断……”

    随着山永年这番颇具建设性的发言之后,在场几人纷纷一震,瞪大了双眼。

    “可镇风邪!”

    与促使伤口痊愈,避免伤患处腐烂,镇风邪才是真正能起大作用,功绩滔天的大事情。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