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248节
    江海潮听得心动的不得了,一个劲儿撺掇伯格老师在广播里千万得着重说说,他们公主日记卖的衣服就是外国杂志的同款。

    那些看到杂志上的衣服怦然心动的小姐姐们,别再满世界的跟没头苍蝇一样乱撞了,也不用遗憾没个外国亲戚帮忙带货了。来吧,直接上我们公主日记来,保准让你满意。

    可小学生能不懂事,完全不知道什么叫知识产权,抄人家的版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不能装傻充愣,也拉不下这个脸啊。

    所以他坚定地拒绝了小老板的建议。

    他也没浪费时间跟人谈什么知识产权之类的。

    谈个屁呀,有啥好谈的。

    他自己在节目里放的歌,一半是盗版,一半是打口磁带,再跟人说知识产权,既当又立,他还没修炼出那样的脸皮。

    他的同行多半如此。

    甚至连中央台使用各种歌曲,也没给人付版权费呀。

    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有什么脸要求小孩?

    伯格老师给出的拒绝理由是:你们只有几款衣服是照搬杂志的,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原创呀。难道这件衣服你们都不打算在省城卖了吗?

    如果你打着日本同款的旗号把顾客给吸引来了,结果人家发现名副其实,那感观会非常差。口碑坏了,后面再打gg效果都好不起来。

    江海潮十分惋惜,开始狐疑:“那你准备怎么打gg啊?”

    大冬天的,伯格老师满头冷汗。

    如果不是试衣间里的大学生闹这么一出,首先搞出了动静。那他还可以徐徐图之,慢慢发功,展现出广播传媒的巨大影响力。

    现在,别想什么润物细无声了,赶紧上大招才是重点。

    于是礼拜六晚上大家再听广播的时候,便大大开了回眼界。

    伯格老师花了好几分钟的时间谈论公主日记。

    但他说的不是衣服究竟有多好之类的,而是着重将发力点放在服装店的店长身上。

    在他的嘴里,冯妈妈是他的忠实听众,一直非常关心他的节目。

    啧啧啧,他可真够敢吹了呀。

    冯妈妈压根就不听他的节目。

    怎么可能跟他掰扯的那样,因为欣赏他的节目,所以主动赞助。甚至等到节目挪窝,她也把赞助送到了省台。

    叫不明所以的人听了,还以为冯妈妈是疯狂追星族,专门追他这个电台dj呢。

    不过小学生们顾不上吐槽,因为伯格老师满嘴跑火车,直接放大招。

    他说冯妈妈之所以欣赏《星夜私房歌》,是因为他分享的一些音乐正戳她的心。她回国以后,很少能听到这些音乐了。

    没错,据伯格老师所言,冯妈妈曾旅居海外多年,为了照应家人,近年才回国。

    大家目瞪口呆,集体扭头看冯雪。

    12月天黑的早,本地人也没顶着冷风过夜生活的习惯,所以他们才能在礼拜六晚上九点一刻便顺利关门。

    但不意味着他们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听伯格老师胡说八道上呀。

    还旅居海外多年?

    真欺负小学生没文化吗,海外的意思就是国外。

    冯妈妈啥时候在国外生活了?大家一个镇上呆着,彼此知根知底。

    起码江海潮清楚地记得,冯雪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是冯妈妈一手照应了。

    这样非得镀一层洋金,好羞耻啊。

    他们可记得他们镇上有个从小专门坑蒙拐骗的,因为长相比较东南亚,伪装成外商在广交会上招摇撞骗。结果后来被警察抓了,关到现在还没放出来呢。

    冯雪用力瞪他们,为妈妈背书:“别说是瞎讲的,我妈去过欧洲呢,在荷兰生活了大半年!”

    啊?

    所有人都惊呆了。

    冯妈妈竟然还经历过如此波澜壮阔的人生。

    他们真的一点都不知道哎。

    “那时候我爸被派出去的,在欧洲呆半年,在国内再待半年。我妈跟他一块去的,他们跑过好多国家呢。”

    小学生们一个个眼冒金光,羡慕得简直要淌口水。

    高强迫不及待地问:“那你妈为什么要回来啊?”

    别看《北京人在纽约》上台词说的:如果你爱一个人,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也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现在真要谁扯一嗓子,哪个想出国?

    保准哗啦啦跑光一片。

    都已经出国了,怎么还跑回来呀?

    “我妈怀了我呗,回国来安胎。”

    哦,大家都明白了。

    高强说了句大实话:“那你可影响了你妈自由飞翔。”

    “滚蛋!”冯雪高傲地抬起下巴,“我妈说我的到来让她获得了内心的安宁。”

    结果小伙伴们个个嘴巴都抹了砒-霜,毒得不得了,异口同声:“那时阿姨在自我安慰。”

    气得冯雪直接放弃淑女形象,要捋袖子揍人。

    江海潮赶紧打圆场:“哎,你们还听不听啊?这可是我们掏了钱的。”

    伯格老师在播放音乐的间隙闲聊一般说起:“昨天节目播出之后,有听众朋友打热线电话询问公主日记的衣服在哪里可以买到?”

    杨桃迫不及待地追问:“真有人问啊,那他节目还是很受欢迎的。节目放完都晚上10点了。”

    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甚至连余凯和海军都用充满同情的目光看着她。

    摆明的是鬼扯淡啦。

    没听到这家伙还说,因为听众的好奇,所以他紧急和冯妈妈商量之后,在省城临时开了家试衣间,好让大家一睹衣服的风采。

    骗鬼啦。

    省文艺台还没开播的时候,他们的试衣间就已经开始卖货了。

    才不是因为广播听众呢。

    不过伯格老师说话还是很有水平的,他打了个比方,正如他在万千音乐中精挑细选精品,冯妈妈也在众多时尚单品中,以她独特的品位挑选出别具一格的时尚单品,让人见之惊喜。

    可见为了留住唯一的赞助商,他真是使出了洪荒之力。

    虞凯抓抓脑袋,转过头来满脸困惑地询问:“大姐,他这么说有用吗?”

    江海潮也不知道啊。

    她甚至不晓得究竟会有多少人去听这一档崭新的节目。

    为此,她还特地问过海音。

    谢天谢地,妹妹给她的答案充满了乐观精神:肯定有人听的。

    因为晚上躺在床上听广播,大家更加喜欢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不管是什么节目,只要放的歌好听,那就肯定有人听。

    只是聚集忠实听众的时间究竟是多久?谁也没有答案。

    江海潮只好自我安慰:“不管啦,反正阿姨都上市电视台了。听不到的人也能看得到,肯定能吸引来更多顾客。”

    县电视台的主持人姐姐,哦不,现在人家已经是市台的主持人了,动作麻利得让人眼花缭乱。

    大家都不清楚这短短的一个礼拜究竟发生了什么。

    反正昨天下午,主持人姐姐来到服装店,就通知冯妈妈,以后《公主变身日记》的播放平台要变成市电视台了。

    冯雪立刻白了江海潮一眼,没好气道:“就我妈上电视吗?明明你也上了电视。”

    啊,说起这件事好气哦。

    市台真是事多,非得说节目只拍妈妈给人变身太单薄了,要再加点内容。

    江海潮这家伙肯定早等着了。人家一说这事儿,她立刻说可以模特走秀,衣服是现成的,拉几个人当模特儿就行。

    她都这么讲了,就凭她的脸蛋就凭她的身高,人家瞧见了怎么可能不让她当模特上台走秀?

    江海潮大呼冤枉:“我那是为了省钱,一个模特要50块钱呢。”

    前后总共走了还不到一个小时。

    她觉得这钱她能够左手交右手。

    冯雪用力瞪她:“那你为了上电视,还逃了今天上午的课。”

    江海潮抵死不承认:“我才没逃课呢,我跟陶老师请假了。再说了,今天上午讲的内容,我昨晚已经带高强预习过了。”

    冯妈妈被小家伙们吵得头疼:“行了行了,几点钟啦?你们还要不要睡觉?明天一个个都很闲吗?”

    小学生们立刻蔫巴了,赶紧乖乖听话。

    等钻进被窝里睡觉时,杨桃才忐忑不安地问大姐:“你说,节目放完之后会不会有效果呀?”

    江海潮打着呵欠,声音含混不清:“谁知道呢,尽人事安天命吧。”

    她真的已经把能想的招都想了个遍,要是衣服还卖不好的话,她也只能认栽,大不了下回少下点订单。

    一夜无梦,等到天亮,所有人都跟打仗一样,赶紧爬起床忙碌不休。

    今天冯妈妈要去省城指导更衣室的工作。

    说来也真是一言难尽。生意都开张了,到目前为止,冯妈妈这个店长还没摸过省城更衣室的边呢,更加别说培训员工之类的。

    要不是礼拜天江海潮放假,杨桃他们去市里卖衣服又驾轻就熟了,所以不用她像老母鸡一样带着。冯妈妈甚至还抽不出空跑这一趟呢。

    因为要赶车,冯妈妈起的比孩子们都早,她只简单地喝了杯牛奶,抓起自制的三明治就要出门。

    换鞋子的时候,她还叮嘱小家伙们:“吃早饭啊,不准偷懒,都吃饱肚子才准出门。”

    江海潮还在打呵欠呢,看她换鞋子,突然福至心灵:“不行,阿姨你今天不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