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n5小说网 > > 一姐还是小学鸡 > 第130节
    好贵呀,在湖港镇交500块钱就能摆一年摊子了。到了县城连两个月都管不了。

    但他们来都来了,总不能什么都没做就铩羽而归吧。

    江海潮只好咬咬牙,就当是交学费吧。

    可惜钱交了,门神走了,却没人客似云来。

    江海潮只好指挥虞凯带着三个弟弟一人手里捧一碗西瓜,跑到这夜市的入口,向人推销西瓜。

    靠着这一招,他们今晚的生意才勉强开张。但是摊子上的客人一直不多。

    江海潮猜测跟他们的位置不好有关系。路灯照不到这里,他们的摊子又太简陋了,不像别人还装了灯,灯光一照,五颜六色,想看不到都难。

    但是他们上哪儿找灯去呢?况且有灯还得有电线才能点亮啊。线路又从哪里接过来?

    唉!好难啊。

    可10块钱的摊位费都交了,这可得卖50碗西瓜呢。

    江海潮实在没辙,只能让杨桃看着摊子,自己端西瓜碗去别的摊子上推销。

    比方说刚嘬完螺蛳的,刚吃过炒粉的,她就上前问人要不要吃碗西瓜,省得嘴巴干。

    还真有人要了。

    卖的最好的地方是烧烤摊上,基本上没叫啤酒的人都要了西瓜。尤其是吃辣口的,辣的嘶啦嘶啦的时候,还有人一口气要了三碗呢。

    江海潮每卖出去一份,都会小心翼翼地看人家摊主,生怕惹毛了人家,把她赶走。

    好在摊主懒得跟光长了个却满脸稚气的小孩计较,完全无视了她的推销。

    甚至还有个卖铁板鱿鱼的阿姨主动指点客人:“要是怕辣怕咸的话,那个小妹头手里有西瓜吃。”

    卖了一圈,江海潮发现这样太傻。因为她一次手里只能拿一碗西瓜,每回卖完了还得跑回摊子上,来来回回太耽误事了。

    于是她毫不犹豫,张口跟杨桃说了一声,拔脚就往租的房子跑。

    虞凯跑回来拿西瓜时,没看到大姐还奇怪:“大姐,人呢?”

    “大姐说她回去一趟。”

    虞凯急得跺脚:“你怎么能让大姐一个人去呢?大晚上的!”

    旁边摊子上卖各种小首饰的姐姐都乐出了声。这小孩还没那个妹头个子高呢,还一副小男子汉的模样。

    杨桃无奈:“我要看着摊子呀。”

    他还想再说话,大姐已经回来了,而且她不是一个人,后面还跟着姑奶奶。

    老人絮絮叨叨:“哪有大晚上一个人瞎跑的道理?就在家门口也不行!”

    卖小首饰的姐姐心里嘀咕,你们家这么讲究,还让小孩出来摆什么摊子呀?

    江海潮被念的头疼,只能一个劲求饶:“好了好了,婆奶奶,我下回再也不敢了。虞凯,拿着。”

    虞凯看见塞到自己手上的菜篮直接满脸懵。他又不去地里摘菜,他抓个菜篮干嘛?

    江海潮已经将西瓜碗放进菜篮里,叮嘱他:“你小心点,别翻了。”

    但菜篮其实是半圆形的,最下面的平底小的可怜,所以西瓜碗根本摆不了几个。

    卖首饰的小姐姐已经旁观了半天,就想看这小妹头到底还能怎么折腾。

    换篮子吗?像卖冰棍一样,弄个箱子装西瓜碗。

    那除非这小男娃是大力士,能够始终把箱子背在身上。否则但凡他放下来,夜市顶头的摊子肯定要翻脸。那里可是黄金地段,叫你这样抢的先怎么行。

    不曾想江海潮看了一眼,跟婆奶奶说:“把塑料砧板拿过来吧,卡在这上面。”

    婆奶奶皱眉毛:“你做个事情啊,要把七八十个人指挥的团团转。”

    江海潮理直气壮:“你又不让我一个人回家拿。”

    婆奶奶带着眼睛呢,两个菜篮,当然不可能只拿一个塑料砧板。

    她家确实只有一个,可住同一个院子的房东家有啊,立刻借了个给她。

    别说,塑料砧板确实实用,往篮子里一卡,一碗碗的西瓜摆上去,稳稳当当。

    虞凯迫不及待地拎着篮子就跑到夜市入口处,又接着卖西瓜碗了。

    江海潮则继续在各个摊子之间推销篮子里的西瓜。她卖完一篮以后就跟杨桃换着来。

    别以为干站在摊子后面就省心。大夏天的晚上,一直站着不动,蚊子都能把你给抬走。

    杨桃卖完一篮回来,一边往篮子里继续装西瓜,一边懊悔:“应该让奶奶在这儿的,她可以切西瓜。咱俩一块卖,能卖得更快。”

    江海潮摇头:“婆奶奶绝对不肯,她还要等县中放晚自习,卖夜宵呢。”

    杨桃双眼亮晶晶,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我感觉在这里卖西瓜比卖宵夜更挣钱。”

    包括在学校门口也是,进进出出的学生可乐意买西瓜了。

    毕竟现在天这么热,又不会天天都像今天一样暴雨过后清爽一阵。

    江海潮摇头:“那不一样。”

    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她说不清楚。

    她只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对婆奶奶来讲,西瓜碗卖的再好,也也比不上卖饭。

    因为饭铺才是婆奶奶的主场。

    他们一直卖到晚上10点,夜市依然热闹。但是婆奶奶喊他们回去睡觉了。往常这个点儿,他们早睡的四仰八叉。

    三个大的还兴奋呢,很有冲动继续撸着袖子干到夜市收摊。

    可是三个小的已经撑不住了,一个个在打哈欠。

    江海潮有心让婆婆奶奶先带他们走。

    婆奶奶却发火了:“行啊,明儿一个个都不起来了?”

    三人只好放弃,灰溜溜的跟着回去。

    进了屋,他们才看见家公爷爷和修远大大已经洗完澡,换了衣服,正在院子里乘凉。

    瞧见几个小孩,他俩立刻催促:“赶紧洗澡睡觉。”

    三个大的还想犟犟嘴,结果人往澡盆里一泡,疲惫就铺天盖地而来。等到洗完澡上床的时候,几乎头一挨上凉枕,眼睛就立刻跟沾了胶水一样,黏的再也睁不开来。

    陷入黑甜乡之前,江海潮还想:这房子只有两间摆了床,一间是4个男孩睡,另一间就是她俩再加上婆奶奶。那修远爷爷和修远大大睡哪儿啊?

    可她实在太困了,脑子里才刚刚冒出念头,下一秒钟就睡得人事不知了。

    等到她被尿憋的睁开眼,外面太阳都已经挂到窗户上了。

    婆奶奶看她披头散发地到院子里上公厕,跟害眼睛疼似的催促了一句:“赶紧起来吃饭吧。”

    家公爷爷和修远大大早走了,他们还得忙着卖西瓜呢。

    孩子们也不能闲着,他们匆匆忙忙喝完了晾凉的绿豆粥,就得出去帮忙卖早饭。

    怎么卖?当然是拎着早饭到校门口去卖了。

    早上时间最宝贵,县中的学生才不会专门转到他们这边来买早饭。那只有他们主动送上门。

    在县城,没有春英嬢嬢,自然就卖不成摊煎饼。

    姐弟几人本来以为婆奶奶会做烧卖。结果看见堆在盆里的早饭,他们才深切地认识到什么叫做事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婆奶奶竟然学会了做饭团!

    她用的还不是那种黑黑的糯米,而是加了面粉的大米,里面放的咸菜是酸腌菜炒豆干丁。因为婆奶奶不会炸油条,所以她换成了锅巴,就是那种自家炸的金灿灿的油炸锅巴。

    江海潮试吃了一口,感觉味道跟前两天他们买的好像不太一样,但也真的不难吃。相反的,她觉得这是就着酸腌菜吃大米饭,更对她的胃口,饭团里的锅巴很有味道。

    只不过他们都不知道县中的学生会不会喜欢。

    她现在唯一想感慨的是:“婆奶奶,你到底几点钟起来?”

    这么一大盆饭团,一个个装在塑料袋里,都要堆成小山了,要多早才能做好啊。

    “我又不是你们,小孩才贪睡。快点吧,他们上去早的很。”

    6个小孩跟地下党似的,小心翼翼靠近县中门口,看到一个学生过来就问人家:“要不要吃饭团?”

    三个人当中起码有两个人直接拒绝。

    好在县中班级多,光是初三高三的学生加在一起都过千了。他们当中半数以上不住校,所以一早过来的人并不少。

    陆陆续续的,他们还是卖掉了几十份饭团。

    只是这个过程当中,6人都紧张的要命,生怕学校里会冲出老师,直接把他们赶走,不许他们在这里卖早饭。

    江海潮还考虑过备选计划,如果校门口不许卖,那他们就往前面挪,反正学校的位置是t字型的,上面的一是大街,下面的丨是林荫道,两边全是梧桐树,丨的底端就是县中校园。

    他们站在横竖交接处卖早饭,学校的老师总不会跑过来赶他们走了吧。就是要小心会不会被工商所的人逮到。

    没想到学校从头到尾都没管,门卫大爷倒是看了他们几眼,但也只是看看而已。

    江海潮琢磨了半天,估计是因为早上学生都赶时间,只要不是住校的,几乎不可能一大早再跑去食堂吃早饭。

    所以,在早饭这件事上,县中中食堂压根就没打算做走读生的生意。

    既然不是抢生意,那人家当然懒得管。

    杨桃直叹气:“卖早饭好像不行啊,他们肯定在家里吃过早饭过来的。”

    虞凯信心十足:“那是因为他们今天不知道有早饭卖,所以都在外面买好了。你看他们好多人都带了鸡蛋饼和饭团,绝对在家没吃过早饭。”

    杨桃瞪他:“人家有地方买呢,干嘛非得找我们?”

    江海潮倒是胸有成竹:“他们赶时间就会找我们。在外面买,起码得等做好了。在我们这里,直接送到他们手上,多省事。”

    杨桃瞪大了眼睛:“这才几分钟啊!”

    不说饭团了,就是摊鸡蛋饼,那也最多一两分钟就能做好。

    他们就缺一两分钟的时间吗?

    江海潮叹气:“你不晓得他们,李磊哥哥说他从进县中开始,在教室里累了想睡觉,最多只眯三分钟,然后就让同桌把他喊醒了。”

    妈呀!

    三个弟弟还不明白这究竟有多恐怖,杨桃和虞凯已经吓得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