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抑的湍急与战栗——我论113开端至124启幕中所谓的情节慢或情节平淡
昨晚有时间,回头重复看了几遍由开端至启幕这十二章,又一个一个看了评论区的内容,不由有梗骨在喉不吐不快之感。今天回到自己家换了常用键盘,第一时间准备写出来一吐为快。
这十来章,诟病中普遍的评论就是推动情节慢、内容杂乱或者没有内容以及不进入主题,但是我所感到的却恰恰相反,我一遍一遍的看这十几章,却一遍比一遍更真实的感觉到了一种战栗,因为恐惧压抑而战栗,因为血脉贲张而战栗,因为未知而战栗。
实际上,香蕉这十来章依然在布局,但是可以说,这十几章被普遍诟病的布局,个人感觉才是这本书迄今为止最精彩的部分,最经典的布局。前面的布局也好,点睛也好,情节高朝也好,都无法与这十几章的布局相比,套用乌启隆的一句话,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经过这十来章的布局,才能真的把这本书的第一个大高朝推到浪尖,表达的酣畅淋漓。这一切,其实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写作手法——对比。
不错,仅仅是最不起眼的对比而已。苏家的处境,如临万丈深渊,退而无路,进则粉身碎骨,头顶之上,黑云压抑,雷声隐隐,阵阵可见的闪电光芒一闪即逝,蓄势待发,狂风骤雨随时将至。苏府内部,色厉内荏,二房三房焦头烂额,老太公四处奔走,各大掌柜无所适从。苏府外部,群狼环伺,所有昔日的同行,眼睛都紧紧的盯着,带着冷嘲热讽笑看苏家徒劳的挣扎,薛家准备充分随时准备落井下石,乌家更是赤膊上阵准备刺刀见红一击绝杀,苏家的朋友(好吧,是宁毅的女朋友们)愁眉不展却也无力回天。苏家看不到希望,是的,无论如何看不到一点希望,这种令人压抑的绝望让人疯狂,让人恐惧。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曾在雷雨前夕登上过悬崖,我上去过并且侥幸没被雷劈(平日积德的缘故啊,恩恩),感觉是相同的,雷云似乎就在你的面前,云中隐藏的雷声就在你的身边回响,嫉妒潮湿压抑的水汽就在你身边环绕,但是你脚下只有悬崖,没有路,没有希望,在这个时刻,在这个地点,你看不到未来,只能看到绝望,令人绝望的绝望(不是语病)。香蕉在这十几章里,用他的笔,刻画了一个如此令人绝望的环境,也许文字功底不足刻画的不够到位,但是发动想象,还是能把这一切如临其境的感受到,感受到压抑,感受到疯狂。
但是同时,他刻画了另外一幅画面。在苏府中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四个叽叽喳喳的小女孩,一个躺在床上,三个凑在床前,偶尔下棋,偶尔玩闹,偶尔看账本,偶尔相互调笑,房间里温暖如春。外屋,则是一位青衫男子,偶尔在院子里闲逛,偶尔在城中漫步,偶尔看书,偶尔喝茶,但是他做的最多的,还是端着茶杯,嘴角噙着笑容,似是嘲弄,似是淡漠的看着窗外的乌云,看着窗外的隐雷和电光,看着窗外的群狼环伺群魔乱舞,优雅、淡然、从容,甚至端着茶杯的手指,都没有一丝抖动,一如元夕节踏上旧雨楼而挥毫的手,一如城外杨家船坞还缠绕着没有被完全磨断的绳子却迅速而无声的夹住杨家幼子头颅的手,一如一只燃烧着火焰另一只却拿着刀没有一丝犹豫的手,稳定的令人感到恐惧,对人心的恐惧,却又充满期待。
如此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在这十二章中反复的闪现,一幕接着一幕,支离破碎,却又连贯无比,这本应是属于电影的拍摄手法,却被香蕉用在了小说里。效果不好说,但是,起码我感受到了这种令人震撼令人战栗的对比,可怖,却又妖艳,令人充满期待。
至于之后的情节,其实个人感觉反而意义不大了,无非是收官而已。我所喜爱的收官,是淡淡的,比如,在暴雨初降的那刻,面对乌云,面对倾盆的大雨,轻轻说一句:天该晴了,于是天就晴了。但是个人认为香蕉不会是这种风格,香蕉刻画的宁毅,套用我之前评论心如猛虎时候写的“不得不说,这两章写的很经典”里的结尾的评论,那个从基层走向巅峰,任何挡路的事物都毫不犹豫的消灭的宁毅,正附在新的身体上,微微的露出自己的獠牙,冷静的含着冷笑,看着周围的一切敌人,牙尖泛起的,是一抹血腥而妖异的光。